第五章 原子核 复习与测试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原子核 复习与测试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2 15:3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复习与测试
一、选择题(共14题)
1.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贝克勒尔提出了光电效应方程
B.卢瑟福通过对天然放射的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
C.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并首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密立根用油滴实验测量出了电子的电荷量
2.2020年我国完成了探月工程三期任务,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为应对月球夜晚的低温,“嫦娥五号”的电池除了太阳能电池板之外,还配有一块“核电池”。“核电池”利用了的衰变,其衰变方程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92,n=4,比的中子数少4
B.HHHen为α衰变方程
C.Pu发生的是α衰变,α射线具有很强的电离能力
D.改变压力、温度或浓度,将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3.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A.光电效应实验 B.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C.粒子散射实验 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4.氚核发生β衰变成为氦核。假设含氚材料中发生β衰变产生的电子可以全部定向移动,在3.2104 s时间内形成的平均电流为5.010-8 A。已知电子电荷量为1.610-19 C,在这段时间内发生β衰变的氚核的个数为(  )
A. B. C. D.
5.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的基本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15O注入人体,15O在人体内衰变放出的正电子与人体内的负电子相遇湮灭转化为一对γ光子,被探测器采集后,经计算机处理生成清晰图像。已知15O的半衰期为2.03min,正、负电子的质量均为m,光速c,普朗克常量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辐射出γ光子的动量为2mc
B.正、负电子相遇湮灭过程的质量亏损为mc2
C.15O在人体内衰变的方程是
D.经过4.06min剩余15O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6.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
B.玻尔推翻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并提出了半经典的量子化原子模型.
C.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存在质子和中子.
D.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发现了原子并非不可再分.
7.有关核反应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U→Th+He属于α衰变
B. N+He→O+H是β衰变
C.核反应方程 Po→ X+He中的y=206,X的中子个数为128
D.铀核裂变的核反应为U→ Ba+ Kr+2n
8.在核反应方程中,X表示的是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α粒子
9.在测定年代较近的湖泊沉积物形成年份时,常利用沉积物中半衰期较短的,其衰变方程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衰变方程中的X是电子
B.升高温度可以加快的衰变
C.与的质量差等于衰变的质量亏损
D.方程中的X来自于内质子向中子的转化
10.科学家发现银河系中存在大量的放射性同位素铝26,铝26的半衰期为72万年,其衰变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是氦核
B.Y是质子
C.再经过72万年,现有的铝26衰变一半
D.再经过144万年,现有的铝26全部衰变
11.用粒子加速器加速后的质子轰击静止的锂原子核,生成两个动能均为8.919MeV的粒子(),其核反应方程式为:。已知质子质量为1.007825u,锂原子核的质量为7.016004u,粒子的质量为4.00260u,1u相当于931MeV。若核反应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粒子的动能,则入射质子的动能约为(  )
A.0.5MeV B.8.4MeV C.8.9MeV D.17.3MeV
12.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α 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B.β 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γ 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D.γ 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13.我国核能发展实施“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战略,将聚变作为解决能源问题的最终一步。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装置在成都建成并已经实现放电。某核反应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核反应为聚变反应 B.该核反应为裂变反应
C. D.
14.如图所示是我国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2018年11月,该装置实现了1×108℃等离子体运行等多项重大突破,为未来和平利用聚变能量迈出了重要一步。关于核聚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聚变又叫热核反应
B.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热核反应堆
C.高温能使原子核克服核力而聚变
D.对相同质量的核燃料,轻核聚变比重核裂变产能多
二、填空题
15.钍232经过6次衰变和4次衰变后变成一种稳定的元素。这种元素是___________,它的质量数是____________,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_。
16.(1)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方程中、表示释放的能量,相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下表: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原子核
质量 1.0078 3.0160 4.0026 12.0000 13.0057 15.0001
(2)一个原子核中含有的中子个数是___________;具有放射性,现有元素16g,经15天,该元素还剩2g,则该元素的半衰期为___________天。
17.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开了人类研究原子核结构的序幕。如图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电场中分成、、三束。
(1)三种射线中,穿透能力最强,经常用来对金属探伤的是___________射线;电离作用最强,动量最大,经常用来轰击原子核的是___________射线;当原子核中的一个核子由中子转化为质子时将放出一个___________粒子。
(2)请完成以下与上述粒子有关的两个核反应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目前,我们学习过的核反应有4种类型:衰变、核裂变、核聚变和人工核转变。请在下列方程后的括号内填写正确的类型。
( )
( )
( )
( )
三、综合题
19.热核反应在宇宙中时时刻刻地进行着。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热核反应堆,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太阳的中心温度使氢核聚变成氦核的反应不停地进行着,不断地放出能量。太阳在“核燃烧”的过程中“体重”不断减轻。
(1)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中4个质子聚变为1个氦核He,请写出核反应方程。
(2)若质子、氦核、正电子的静止质量分别为mp=1.6726×10-27kg,mα=6.6425×10-27kg,me=0.0009×10-27kg,则4个质子发生上述热核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多少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已知太阳每秒释放的能量为3.8×1026J,则太阳每秒减少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太阳现在的质量约为2×1030kg,科学家预测太阳质量减少万分之三,热核反应将不能继续进行。请你计算推导太阳还能存在多少年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0.天文学家测得银河系中氦的含量约为25%,有关研究表明,宇宙中氦生成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在宇宙诞生后3分钟左右生成的,二是在宇宙演化到恒星诞生后,由恒星内部氢核聚变反应生成的。
(1)把氢核聚变反应简化为4个氢核()聚变成氦核()。同时放出2个正电子子()和2个中微子(νe)。请写出该氢核聚变反应的方程式,并计算一次反应释放的能量(计算结果用焦耳表示,取两位有效数字)。
(2)研究表明,银河系的年龄为t = 3.8 × 1017 s,每秒钟银河系产生的能量P约为1.0 × 1037 J,现假定该能量全部来自上述氢核聚变反应。试估算银河系中由上述氢核聚变所产生的氦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根据你的估算结果,对银河系中氦的主要生成途径作出判断。
(可能用到的数据:银河系质量为M = 3 × 1041 kg,原子质量单位1 u = 1.66 × 10 27 kg,1 u相当于1.5 × 10 10 J的能量,电子质量me = 0.0005 u,氦核质量mα = 4.0026 u,氢核质量mp = 1.0078 u,中微子(νe)质量为零,阿伏加德罗常数NA = 6.02 × 1023 kg/mol。)
21.已知氘核的质量为,中子的质量为,的质量为.
(1)试写出两个氘核聚变生成的核反应方程.
(2)计算上述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3)若两个氘核以相等的动能做对心碰撞即可发生上述核反应,且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则反应中生成核和中子的动能各是多少?
22.一个粒子融合到一个核中,写出这个核反应的方程式。这个反应式左右两边的原子核相比,哪边具有较多的结合能?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电效应方程,故A错误;
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的研究,发现了放射性元素,故B错误;
C.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卢瑟福首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C错误;
D.密立根用油滴实验测量出了电子的电荷量,故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
A.的衰变方程为,根据质量数守恒与电荷数守恒可知
238=234+n
94=m+2
解得
m=92,n=4
可知发生的衰变为α衰变,衰变方程为

即比的中子数少2个,故A错误;
B.HHHen是核聚变方程,故B错误;
C.发生的是α衰变,α射线具有很强的电离能力,故C正确;
D.半衰期与环境条件无关,压力、温度或浓度不能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故D错误。
故选C。
3.C
【详解】
A. 光电效应证明光具有粒子性,故A项与题意不相符;
B. 查德威克发现中子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故B项与题意不相符;
C. 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粒子能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中绝大部分质量和全部正电荷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卢瑟福就此提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学说,故C项与题意相符;
D. 氢原子光谱的发现是玻尔模型提出依据,故D项与题意不相符.
4.B
【详解】
根据
可得产生的电子数为

因在β衰变中,一个氚核产生一个电子,可知氚核的个数为1.0×1016个。
故选B.
5.D
【详解】
A.据题意可知,正负电子的能量转化为一对光子的能量,即
2mc2=2hν
一个光子的能量
单个光子的动量
故A错误;
B.根据质能方程可得
故B错误;
C.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15O人体内衰变的方程是
故C错误;
D.4.06min为2个半衰期,剩余15O为原来的四分之一,故D正确。
故选D。
6.D
【详解】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研究,证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中存在原子核,故A错误;玻尔在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半经典的量子化原子模型,选项B错误.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选项C错误;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发现了原子并非不可再分,选项D正确.故选D.
7.A
【详解】
A.α衰变是重核自发地放出α粒子的天然放射现象,其中α粒子是He,故A正确;
B. N+He→O+H是发现质子的原子核人工转变,故B错误;
C.根据质量数守恒:y=210-4=206,X的中子个数为206-82=124,故C错误;
D.铀核裂变属于重核裂变,不能自发进行,铀核裂变的核反应为U+n→Ba+Kr+3n,故D错误.
8.A
【详解】
设X为:,根据核反应的质量数守恒:,则:
电荷数守恒:,则,即X为:为质子,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核反应方程式,要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得出X的电荷数和质量数,从而确定X的种类.
9.A
【详解】
A.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是电子,A正确;
B.半衰期非常稳定,不受温度,压强,以及该物质是单质还是化合物的影响,B错误;
C.与和电子X的质量差等于衰变的质量亏损,C错误;
D.方程中的X来自于内中子向质子的转化,D错误。
故选A。
10.C
【详解】
AB.根据核反应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该核反应是
即Y是正电子,选项AB错误;
CD.因72万年是一个半衰期,可知再过72万年,现有的铝26衰变一半;再过144万年,即两个半衰期,现有的铝26衰变四分之三,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C。
11.A
【详解】
该反应放出能量
入射质子的动能
故选A。
12.AC
【详解】
A.α 射线是原子核内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弱,故A正确;
B.β 射线是原子核内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放射出的高速电子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故B错误;
CD.γ 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是高频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强,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13.AC
【详解】
AB.该核反应为聚变反应, B错误A正确;
CD.根据反应前后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知
D错误C正确。
故选AC。
14.ABD
【详解】
A.聚变又叫热核反应,选项A正确;
B.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热核反应堆,选项B正确;
C.要使轻核发生聚变,必须使它们的距离达到10-15m以内,核力才能起作用,那么热核反应时要将轻核加热到很高的温度,使它们具有足够的动能来克服核力而聚变在一起形成新的原子核,即高温能使轻核克服核力而聚变,但不是能使所有的原子核克服核力而聚变,选项C错误;
D.对相同质量的核燃料,轻核聚变比重核裂变产能多,选项D正确;
故选ABD。
15. 铅 208 82
【详解】
钍232的衰变方程为


质量数为208,原子序数为82,所以该元素为铅。
16. 大于 127 5
【详解】
(1) 中质量亏损为
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知中的电荷数为2、质量数为4,故为粒子即,质量亏损为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可知

因为,则。
(2)一个原子核中含有的中子个数为。
根据

所以

17.
【详解】
根据电荷所受电场力特点可知,为射线,为射线,为射线。
(1)三种射线中,穿透能力最强,经常用来对金属探伤的是射线;电离作用最强,动量最大,经常用来轰击原子核的是射线;当原子核中的一个核子由中子转化为质子时将放出一个粒子。
(2)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则有:

18. 衰变 核裂变 人工核转变 核聚变
【详解】
原子核衰变释放一个粒子,形成新核,属于衰变。
原子核经中子撞击后形成两个中等质量的核,属于核裂变。
和结合成新的原子核,属于人工核转变。
氘核和氚核结合成,属于核聚变。
19.(1)HHe+e;(2)4.15×10-12J;(3)4×109kg;(4)5×109年
【详解】
(1)根据质量数与电荷数守恒,其核反应方程为
HHe+e
(2)由核反应方程可知
ΔE=(4mp-mα-2me)c2=4.15×10-12J
(3)太阳每秒释放的能量为E=3.8×1026J,则太阳每秒减少的质量为
Δm=
解得
Δm=4×109kg
(4)太阳还能存在的时间为
t==s=1.5×1017s=5×109年
20.(1)4.14 × 10 12 J;(2)6.1 × 1039 kg;(3)银河系中的氦主要是宇宙诞生后不久生成的
【详解】
(1)由质量数与核电荷数守恒可知,核反应方程式为
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
释放出的核能
(2)核反应产生的氦的质量
氦的含量
(3)由估算结果可知,k ≈ 2%远小于25%的实际值,所以银河系中的氦主要是宇宙诞生后不久生成的。
21.(1)(2)3.26Mev (3)0.99Mev 2.97Mev
【详解】
(1)
(2)核反应中质量亏损
释放的核能:.
(3)设核和中子的质量分别为、,速度分别为、,则由动量守恒定律及能量守恒定律得:

解方程组可得:
22.;右边结合能较多
【详解】
原子核发生核反应时,反应前后的质量数守恒,核电荷数守恒,核反应的方程式为:
根据反应式两边原子核质量关系即可判断,核反应释放能量,右边结合能较多。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