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石钟山记》优质课教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文档属性

名称 12.《石钟山记》优质课教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2 16:4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石钟山记》优质课教案(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课标要求:梳理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等文言现象;阅读古代散文佳作,涵咏品味,理解文意,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及其承载的文化观念;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特有的语言形式去抒发情志,形成独特的美感,领会不同作者在审美上的独特追求,品析章法之妙和细节之美。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常用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文言句式等文言现象。
2、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3、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深沉价值
教学重点:
1、积累掌握常用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文言句式等文言现象。
2、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深沉价值
教学方法:诵读、点拨、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回顾苏轼及相关常识,了解本文写作背景
2、诵读课文,读准字音。
3、积累掌握第一段的文言现象,理解该段内容并背诵该段
教学重难点:
积累掌握第一段的文言现象,理解该段内容并背诵该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南边的叫上钟山,北边叫下钟山。千百年来,关于名山的来历众说纷纭。宋代散文家苏轼曾亲自到石钟山考证其得名的原由,并写了一篇被清代桐城派代表方苞、刘大魁等人赞誉为“坡公第一首记文”的《石钟山记》。
二、关于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
(一)关于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 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 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二)写作背景:
本文是他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写下了这篇文章。
三、诵读文本,读准字音
蠡(lǐ) 郦(lì)磬(qìng) 聆(líng) 桴(fú)铿(kēnɡ) 硿硿(kōng) 莫(mù)栖鹘(qīhú) 磔磔(zhézhé)鹳鹤(guànhè) 噌吰(chēnɡhónɡ) 罅(xià)窾坎(kuǎnkǎn)镗鞳(tānɡtà)识(zhì) 无射(wúyì)
四、引导学习第一段
(一)重点词语及特殊文言现象
1、重点词语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2)是说也,人常疑之
(3)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4)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
(5)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6)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7)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词类活用
(1)微风鼓浪 (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而此独以钟名
3、特殊句式
(1)得双石于潭上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二)结合课下注释和老师讲解翻译课文
(三)内容分析
1、概括第一段内容:
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
2、层次划分:
第一层,引《水经注》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
第二层,提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
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
3、完成表格,进一步理解第一段内容
得名由来 作者态度 作者依据
郦道元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李渤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小结:对于石钟山名字的由来,苏轼对郦元和李渤他们的观点表示了自己的疑惑,说明他在知晓前人的观点时,并不是盲目的相信,而是有了一定的思考,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质疑精神。
五、背诵第一段
六、布置作业:1、背诵第一段 2、预习第二、三段
郦元:水石相搏说 人常疑之
板书设计:石钟山得名由来李渤: 质疑
扣石发声说 余尤疑之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第二段的文言现象,理解该段内容并背诵该段
2、作者描写月夜绝壁之景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重点:
积累掌握第一段的文言现象,理解该段内容并背诵该段
教学难点:
作者描写月夜绝壁之景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上节课学习情况
二、引导学习第二段:
(一)重点词语及特殊文言现象
1、重点词语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2)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3)余固笑而不信也
(4)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5)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6)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7)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8)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
(9)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10)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2、古今异义词
(1)余方心动欲还
(2)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3、词类活用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4、通假字
至莫夜月明
5、特殊句式
(1)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2)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3)古之人不余欺也!
(二)结合注释和老师讲解翻译课文
(三)内容分析
1、概括第二段内容:
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2、层次划分:
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
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
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
3、画出作者着力描写月夜绝壁之景语句,思考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绝壁之景?
(1)阴森、雄奇、阴森恐怖、毛骨悚然、幽暗、恐怖
(2)作者描绘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
4、文中两次写作者的笑:“余固笑而不信也”“因笑谓迈曰”。结合语境思考作者为什么笑?
(1)“余固笑而不信也”,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作者笑“寺僧和小童”的行为,笑是对他们行为的否定和对李渤说法的怀疑,照应第一段的 “余尤疑之”。
(2)“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这里的“笑”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
5、苏轼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什么?课文是怎样表述的?
“山下皆石穴掣,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从这里可以看出,苏轼认为石钟山下有石缝,水从石缝进入,回旋激荡,撞击石头而发出钟一样的声音,因而命名为石钟山。 “舟回至两山之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也说明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小结:综合这两处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和郦道元的观点基本一致,都认为石钟山以声命名,只是作者的描述更加详细。作者认为空中而多窍的石头当中流,风浪出入石头的窟窿,发出噌吰与窾坎镗鞳之声,如钟鸣一样,因而命名为石钟山。作者和郦道元的观点基本一致,只是更加明确。郦道元认为“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苏轼则明确指出什么样的水与什么样的石相击,发出怎样的钟声。
三、背诵文章第二段
板书设计:
访山时间及缘由 小童扣石 绝壁下见闻
石钟山得名 察疑
原因 石穴罅的“噌吰”之声 大石中的窾坎镗鞳之声
四、布置作业:
1、背诵文章一、二段 2、预习第三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第三段的文言现象,理解该段内容并背诵该段
2、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深沉价值
教学重点:
积累掌握第二段的文言现象,理解该段内容并背诵该段
教学难点:
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深沉价值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二、引导学习第三段
(一)重点字词及特殊文言现象
1、重点词语
(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3)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4)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5)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6)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2、词类活用
事不目见耳闻
3、特殊句式
此世所以不传也
(二)结合课下注释和老师讲解翻译课文
(三)内容分析
1、概括第三段内容
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
2、层次划分:
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 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的心得。
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
第三层,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
3、苏轼为什么要笑李渤
笑李渤不实地考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这也是苏轼与儿子给我们的共同启示即要有质疑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自己的考察和体验。
4、苏轼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重视实践的思想。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李渤真的可笑吗 (学生讨论)
补充材料:
A.……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著,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节选自余樾《春在堂笔记》
B.经过今人全面的科学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应包括“主形派”所说的“形”和“主声派”所说的“声”这两个方面。
——涂宗涛《巴峡石钟山》
5、这样看来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看法也是错误的,那么同学们苏轼的结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是否没有意义呢?
明确:学习《石钟山记》的目的并不在于评判谁是谁非,而在于学习苏轼这种不迷信旧说,大胆质疑,而且敢于探索,通过实践得出结论的精神。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千变万化的,而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在已知事物中可以找出未知的因素,对于已知事物的描述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正如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说的那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的那样,任何认识都有它本身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因素。尽管这样,敢于质疑,并且去小心地求证的精神永远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肯定的,这就是《石钟山记》给我们的启示。
三、背诵第三段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同步训练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