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22 17:0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选择性必修三 第一章 第三节
1.结合资料分析,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综合思维)
2.通过实例分析,总结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分布。(区域认知)
3.运用资料分析,理解环境问题的主要危害及应对措施。(人地协调观)
学习目标
目录
环境问题的产生
环境问题的危害
2
1
1
环境问题的产生
材料一:科罗拉多河它发源于落基山脉,最终流入加里福尼亚湾。雨季洪水泛滥,旱季涓涓细流。胡佛水坝是美国综合开发科罗拉多河水资源的一项关键性工程,在1931年4月开始动工兴建,1936年3月建成。位于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之处,具有防洪、灌溉、发电、航运、供水等综合效益,大坝形成的水库叫米德湖。胡佛水坝也是当时最大的水电站,充足的电力给西南部注入了活力,洛杉矶满血复活,拉斯维加斯脱胎换骨。大坝还造就了超级人工湖米德湖,为太平洋沿岸的城市提供了清洁的淡水,并浇灌着亚利桑那和南加州那些富饶的土地。科罗拉多河三角洲地区从此变成了美国著名的蔬菜和水果基地。
思考:胡佛大坝建立之初为什么没有形成比较明显的环境问题。
米德湖
胡佛大坝
思考:
1.在物质和能量的来源、流动方向、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有什么不同
2.你认为哪种系统能维持稳定状态 请说明理由。
物质和能量的来源 流动方向 生物多样性
自然系统
人类系统
太阳能
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
循环流动
单向流动
丰富
多样性遭到破坏
自然系统能够维持稳定状态。
原因:自然系统能形成物质的循环与能量的流动,自然环境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来维持稳定。
自主学习
环境问题:一般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损害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稳定状态,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问题就是由于人类对环境采取了不恰当、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
总结:环境问题的产生
全球气候变暖
生物多样性减少
臭氧层破坏
酸雨
森林面积锐减
土地荒漠化
资源短缺
水环境污染严重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全球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材料二:科罗拉多河是美国最早进行水资源开发的河流,1936年胡 佛大坝的修建标志着河流大规模开发的开始,米德湖是全美国最大的人造水库,位于内华达州与亚利桑那州交界之处。这一水库为美国7个州供水,其中加州洛杉矶、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等大型城市40%的用水均由米德湖水库及科罗拉多河供应。
西部一直执行农业补贴政策,每年的补贴额达10亿美元,以鼓励农民耕种。由于没有了经济收入的压力,农民们对耕地的成本毫不关注,随意用水。每年由于水库、池塘和漫灌等蒸发损失掉的水多达几十亿立方米。1998年以后,河流几乎再没能成功注入大海。
结合案例思考: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增加,所需资源和废弃物数量增加;
总结:环境问题的影响因素
2.人均资源消费量:人均资源消费量越高,对环境影响越大;区域差异显著。
3.技术水平:一方面,技术越发达,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程度越大;另一方面,通过研发环境友好技术,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处理能力从而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要限制在自然环境的可承受范围之内,不能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2)工业革命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压力有限。
(3)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失常,会降低人的舒适感、审美体验等。
(4)许多贫困地区生态脆弱,发展经济容易导致自然环境退化。


×

当堂练习
2
环境问题的危害
材料二:科罗拉多河是美国最早进行水资源开发的河流,1936年胡 佛大坝的修建标志着河流大规模开发的开始,米德湖是全美国最大的人造水库,位于内华达州与亚利桑那州交界之处。这一水库为美国7个州供水,其中加州洛杉矶、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等大型城市40%的用水均由米德湖水库及科罗拉多河供应。西部一直执行农业补贴政策,每年的补贴额达10亿美元,以鼓励农民耕种。由于没有了经济收入的压力,农民们对耕地的成本毫不关注,随意用水。每年由于水库、池塘和漫灌等蒸发损失掉的水多达几十亿立方米。1998年以后,河流几乎再没能成功注入大海。
(1)分析科罗拉多河下游地区沙漠广布的原因。
(2)简述胡佛大坝修建后过度的灌溉可能导致哪些问题,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有什么影响?
(3)胡佛水坝建设后,随着大规模的开发,分析科罗拉多河河口三角洲面积的变化及原因。
探究:环境问题的危害
材料二:科罗拉多河是美国最早进行水资源开发的河流,1936年胡 佛大坝的修建标志着河流大规模开发的开始,米德湖是全美国最大的人造水库,位于内华达州与亚利桑那州交界之处。这一水库为美国7个州供水,其中加州洛杉矶、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等大型城市40%的用水均由米德湖水库及科罗拉多河供应。西部一直执行农业补贴政策,每年的补贴额达10亿美元,以鼓励农民耕种。由于没有了经济收入的压力,农民们对耕地的成本毫不关注,随意用水。每年由于水库、池塘和漫灌等蒸发损失掉的水多达几十亿立方米。1998年以后,河流几乎再没能成功注入大海。
(1)分析科罗拉多河下游地区沙漠广布的原因。
探究:环境问题的危害
科罗拉多河下游地区地处33° N附近,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燥,蒸发量大;东西两侧均为高大山脉,冬季西侧山脉阻挡了来自于太平洋的水汽,降水稀少,因而其下游地区沙漠广布。
材料二:科罗拉多河是美国最早进行水资源开发的河流,1936年胡 佛大坝的修建标志着河流大规模开发的开始,米德湖是全美国最大的人造水库,位于内华达州与亚利桑那州交界之处。这一水库为美国7个州供水,其中加州洛杉矶、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等大型城市40%的用水均由米德湖水库及科罗拉多河供应。西部一直执行农业补贴政策,每年的补贴额达10亿美元,以鼓励农民耕种。由于没有了经济收入的压力,农民们对耕地的成本毫不关注,随意用水。每年由于水库、池塘和漫灌等蒸发损失掉的水多达几十亿立方米。1998年以后,河流几乎再没能成功注入大海。
(2)简述胡佛大坝修建后过度的灌溉可能导致哪些问题,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有什么影响?
探究:环境问题的危害
过度灌溉导致地下水位增高,在地表蒸发的作用下,在灌区土地盐碱化;下游水量减少,蒸发旺盛,沿途农业灌区多余盐分汇集到下游,沿途下游土地盐碱化越来越严重。
破坏了自然环境的供给和调节服务
材料二:科罗拉多河是美国最早进行水资源开发的河流,1936年胡 佛大坝的修建标志着河流大规模开发的开始,米德湖是全美国最大的人造水库,位于内华达州与亚利桑那州交界之处。这一水库为美国7个州供水,其中加州洛杉矶、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等大型城市40%的用水均由米德湖水库及科罗拉多河供应。西部一直执行农业补贴政策,每年的补贴额达10亿美元,以鼓励农民耕种。由于没有了经济收入的压力,农民们对耕地的成本毫不关注,随意用水。每年由于水库、池塘和漫灌等蒸发损失掉的水多达几十亿立方米。1998年以后,河流几乎再没能成功注入大海。
(3)胡佛水坝建设后,随着大规模的开发,分析科罗拉多河河口三角洲面积的变化及原因。
探究:环境问题的危害
变化:河口三角洲面积缩小。原因:河流下游泥沙量减少,入海口处泥沙沉积减少;海浪侵蚀作用使三角洲面积缩小;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下降
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失常
自然环境的文化服务功能降低
自然资源稀缺甚至枯竭
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加剧
降低舒适感、审美体验等
环境问题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关系
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
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环境问题的危害
出路?谋求人地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
你能为保留大坝提供意见吗?
水资源分配
开放洄游通道
发展节水农业
产业转型
污染治理
内容回顾
环境问题
物质
循环流动
能量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环境问题
的产生
工业革命前:环境稳定,环境问题小
工业革命后:环境稳定性被破坏,出现环境问题
自然生态
系统特点
环境问题
的危害
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
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人口数量
人均资源消费量
不同时期人类
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影响环境的因素
技术水平
正相关
课堂小结
读人口增长与环境问题关系图,回答1~1题。
1.图中①②所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①为生物多样性减少;②为环境污染B.①为环境污染;②为资源短缺C.①为生态破坏;②为生物多样性减少D.①为生态破坏;②为环境污染
2.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保持零增长,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B.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规模,成为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C.人口增长必然会带来环境问题
D.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人口问题
D
B
当堂练习
当代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读材料完成3~4题。
3.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①环境污染 ②人口增长过快 ③生态破坏 ④资源短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加剧水土流失 ②诱发地质灾害 ③增加酸雨频率 ④影响生态群落 ⑤增加地表水的下渗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A
A
当堂练习
再生水指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应急供水指在非常情况下,城市常规供水不足或受阻中断时,快速启用的城市安全供水方式。读我国某城市部分年份供水情况统计图。完成5-6题。
5.该城市目前的供水结构可能引发的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 B.水污染加剧 C.地面沉降 D.河流断流
6.再生水供水量的变化反映出该城市( )A.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 B.水资源需求总量有所减少C.产业结构成功转型升级 D.水资源利用率有所提高
C
D
当堂练习
活动探究
历史上,许多地区的发展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有学者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概括这一过程。该曲线显示,环境质量在前期会随着经济增长而逐渐恶化,但到达某个临界点之后环境污染的程度会逐渐降低。
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出现拐点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 环境“先污染、后治理”是不是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必然经历的过程?
3 区域经济发展如何避免经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
讨论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活动探究
历史上,许多地区的发展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有学者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概括这一过程。该曲线显示,环境质量在前期会随着经济增长而逐渐恶化,但到达某个临界点之后环境污染的程度会逐渐降低。
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出现拐点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环境质量在前期会随着经济增长而恶化,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水平后会带来技术进步、发展模式的变化,到达拐点之后环境污染的程度会逐渐减缓,环境质量会逐渐得到改善。
活动探究
历史上,许多地区的发展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有学者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概括这一过程。该曲线显示,环境质量在前期会随着经济增长而逐渐恶化,但到达某个临界点之后环境污染的程度会逐渐降低。
2 环境“先污染、后治理”是不是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必然经历的过程?
讨论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不是。当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后,充分利用自然规律,转变传统发展模式,采用可持续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进行环境保护,就可以做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合作探究
历史上,许多地区的发展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有学者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概括这一过程。该曲线显示,环境质量在前期会随着经济增长而逐渐恶化,但到达某个临界点之后环境污染的程度会逐渐降低。
3 区域经济发展如何避免经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
讨论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采用可持续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控制废弃物排放,使资源的获取与废弃物的排放控制在自然环境的承受范围之内,就能避免。
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开发利用沼气等新能源;开展资源的综合利用。
具体
措施
影响
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废弃物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总结:发展生态农业的具体措施及影响
小积累
优化产业结构;使用清洁能源;综合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
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工业“三废”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延长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拉动基础设施建设。
具体措施
影响
总结: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措施及影响(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