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式的加减(3个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3分式的加减(3个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1-08 14:4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1分式的加减
一、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同分母分式加减运算法则,理解其算理;
2.会进行简单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具有一定的代数化归能力;
3.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
二、学习重点: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三、学习难点: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
四、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五、知识衔接:
计算: + - 
总结: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式子表示则为±=______.
六、学习过程:
1.创设情景,导出问题
星期天,小明从家骑车到3千米处的新华书店,然后以同样的速度骑车到距新华书店2千米处的姥姥家。设小明骑车的速度是v千米,那么
小明从家到新华书店用了多长时间?
小明从新华书店到姥姥家用了多长时间?
(3)小明从家到姥姥家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2.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想一想:
(1)同分母的分数如何加减?
(2)你认为应等于什么?
(3)猜一猜,同分母的分式应该如何加减?
???归 纳:
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类似,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法则是:
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 ,把分子 。
做一做:

3.练习巩固,促进迁移
计算:(1) (2) (3) (4)

4、拓展延伸,灵活运用
+ +
5.回顾联系,形成结构
该如何进行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在运算时应注意些什么?
6、当堂检测:11页习题1(1)、(3),2 (1)、(3)
七、教后反思:
1.3.2分式的加减2
一、学习目标
(1)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法则
(2)分式的通分
(3)经历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和通分的过程,训练学生的分式运算能力,培养教学学习中转化未
知问题为已知问题的能力。
(4)进一步通过实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二、学习重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三、学习难点:灵活计算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
四、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五、知识衔接:计算 + -
总结: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学习过程:
1.创设情景,导出问题
想一想:
(1)异分母的分数如何加减?
(2)比如应该怎样计算?
类比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学生容易想到,解决异分母分式的加减问题,其关键是化异分母分式为 分式的过程。
2.填空:
(1)=____.
3.把分母不相同的几个分式化成分母相同的分式叫做________.
4.三个分式的分母是3ax2y,4a3xy,2xy,则它们的最简公分母是______.
议一议:
小明认为,只要把异分母的分式化成同分母的分式,异分母分式的加减问题就变成了同分母分式的加减问题。小亮同意小明的这种看法,但他俩的具体做法不同。
??????
你对这两种做法有何评论?

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异分母的分式可以化为同分母的分式,这一过程称为分式的 。为了计算方便,异分母分式通分时,通常取最简单的公分母(简称 )作为它们的共同分母。
做一做:尝试完成下列各题:
?
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类似,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法则是:
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 ,化为 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4.练习巩固,促进迁移
例2?计算

??
例3计算(1)? (2)+ (3)—
变式练习:通分(1) (2) (3) (4)
拓展练习
当堂检测:课本13页习题第2题。
课后反思:
1.3.3分式加减法3
学习目标:
1、明确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2、在分式的混合运算中体会算理,能正确进行计算,提高准确率。
3、 在活动中培养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 “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难点:熟练地进行分式的混合运算.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衔接:
分数、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学习过程:
你能用不同方法计算吗?
小结:分式的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式与数有相同的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然后加减,最后结果分子、分母要进行约分,注意运算的结果要是最简分式.
巩固练习
1、用两种方法计算: (2)
2、计算:
班级: 学生姓名: 使用时间:
拓展练习
(2)计算,并求出当-1的值.
(3)
4.回顾联系,形成结构
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是什么?分式的混合运算需要注意什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当堂检测: 课本15页习题第1题。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