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压强》综合训练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一、填空题
1.压强是表示______的物理量,一本60页的物理书平放在桌面上时,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 ______帕,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如果在平放的物理书上再叠放一本课本,压强将 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如图所示的四种河堤设计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__,最不合理的是______。
A.B.C.D.
3.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A容器中盛有50cm深的酒精,B容器中盛有30cm深的水,A、B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100cm2和300cm2,则A容器中酒精的质量为___________kg(ρ酒精=0.8g/cm3)。从A、B容器中分别取出质量均为m的酒精和水,剩余酒精和水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当质量m的范围为___________时,才能使pA
4.如图所示,质量为120g的平底烧瓶内装有300ml的水,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烧瓶底面积为30cm2,测水的深度为5cm,则水对瓶底的压强为______Pa,烧瓶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Pa。(水=1.0×103kg/m3,g=10N/kg)
5.生产和生活中处处蕴含着物理知识,人们利用_______原理在水坝上修筑了船闸;注射器吸取药液时,药液是在_______的作用下进入注射器的。
6.小华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中有适量的水,U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管口无风时U型管内液面相平。小华用电吹风机以风速v1向玻璃管中吹风,U形管内液柱的高度差如图乙所示;改变风速为v2后,U形管内液柱的高度差如图丙所示;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比较v1与v2的大小,则v1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v2。
二、单选题
7.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压力”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8.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B.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C.斧刃磨得很锋利 D.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9.生活处处有物理,人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与人走路时相比较( )
A.压力改变,压强改变 B.压力改变,压强不变
C.压力不变,压强改变 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10.装满水的容器侧壁上开有三个孔,水从小孔中流出,图中描绘正确的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装满不同液体完全相同的密闭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对桌面压强较大的( )
A.如果是甲,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一定较大
B.如果是甲,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一定较大
C.如果是乙,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一定较大
D.如果是乙,则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一定较小
12.如图所示,两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使甲、乙剩余部分的深度均为h,若此时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甲、乙抽出部分的质量m甲、m乙及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p甲、p乙的大小关系是( )
A.m甲<m乙, p甲>p乙 B.m甲>m乙, p甲>p乙
C.m甲=m乙, p甲<p乙 D.m甲<m乙, p甲<p乙
13.20世纪60年代,为控制疟疾疫情,屠呦呦尝试用加热青蒿水溶液的方法使其沸腾,从而去除水分以提取药物,但提取效果并不理想。她猜想: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药物被破坏掉了。对此。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微火加热使溶液慢慢沸腾
B.用旺火加热缩短沸腾的时间
C.减小容器内的气压
D.增大容器内的气压
14.如图,两同学在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此时吸盘在左右两侧拉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盘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B.吸盘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C.吸盘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D.两同学的拉力等于外界大气压对吸盘的压力
15.下列有关大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覆杯实验和“瓶吞鸡蛋”说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大气压的值总是等于1.013×10 Pa
C.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1.013m高的水柱
D.高压锅内气压越高,液体沸点越低
16.中国科学技术馆探索与发现A厅有个展品叫做“香蕉球”,描述的是足球比赛中罚任意球的场景。守方在离球门一定距离处用人墙挡住球门,而攻方隔着人墙将足球以旋转的方式发出,利用足球的自旋使足球两侧空气流速不同形成压强差,使足球走出一条香蕉状的路径,绕过人墙而射门。图给出了甲、乙、丙、丁四种足球自旋方向与飞行路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丙两图是正确的 B.甲、丙两图是正确的
C.甲、乙两图是正确的 D.甲、丁两图是正确的
三、实验题
17.如图所示,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聪将废弃的矿泉瓶装上水后分别放在海绵和砖块上进行实验。
(1)实验时,是通过观察______来比较瓶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用______两次实验(只填序号)。
(3)通过分析比较图中C、D、E三次实验。得出______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有关的结论。
(4)你认为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通过A、B两次实验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理由是______。
(5)同组的小丽在实验过程中又提出一个问题:在B、C两次实验中,瓶中的水对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大小相等吗?若在B、C两次实验中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B、FC,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B、pC,请你分析并比较:FB______FC,pB______pC(选填“>”、 “<”或“=”)。
18.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明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__ (选填“大”或“小”);
(2)小明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 (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否可靠?________,理由是_______;
(3)小明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________,表示液体的压强就越________(以上两空选填“大”或“小”)。
19.参加物理兴趣小组活动时,小明和小红在老师指导下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安全测量大气压强值,小红实验时玻璃管中不慎混进了一些空气。实验中他们的测量值如图甲和乙所示,已知水银密度13.6×103kg/m3,g取9.8 N/kg。根据他们的实验,可以得到:
(1)可知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___________ Pa;
(2)乙图中玻璃管内空气的压强相当于___________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3)若小明在甲图中管的A处扎一个孔,此时没有水银从A处流出,原因是___________。
20.在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后,同学们知道了当气流吹向机翼时,飞机会获得升力,并且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流速越大,飞机获得的升力也越大。为了探究飞机获得的升力与其他因素的关系,研究人员利用3D打印机制作出大小不同的纸机翼模型进行风洞模拟实验,如图甲所示。用传感器测量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1)研究人员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飞机获得的升力与机翼投影面积的关系时,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①分析数据,你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②此实验选用三组不同的风速分别进行是为了________。
机翼投影面积S/m2 风速为v1时飞机获得的升力F1/N 风速为v2时飞机获得的升力F2/N 风速为v3时飞机获得的升力F3/N
0.01331 0.032 0.027 0.023
0.00998 0.023 0.021 0.017
0.00665 0.015 0.013 0.011
(2)通过上述信息分析可知:v1___________v2(选填“大于”或“小于”)。
(3)研究人员又探究了飞机获得的升力F与迎角α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1.如图所示,容器重4.2 N,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上部是边长5 cm的立方体,下部是边长10 cm的立方体,若向容器内注入1.1 kg水,(取g=10 N/kg)求:
(1)这个装着水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多大
(2)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多大
(3)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多大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压力作用效果 40 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40N 变大
2. D A
3. 4 1.5kg4. 500 1400
5. 连通器 大气压
6.大于
7.A
8.C
9.C
10.B
11.C
12.D
13.C
14.B
15.A
16.D
17. 海绵凹陷(或形变)程度 B、C 受力面积 压力大小 不能 受压物体材料不同 > =
18. 小 不可靠 没有控制两容器中橡皮膜的深度相同 大 大
19. 9.996×104 10 A点上方水银柱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20. 见解析 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大于 见解析
21.
(1)水的重力:G水=m水g=1.1kg×10N/kg=11N;
装着水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水的重力之和:
F1=G容+G水=4.2N+11N=15.2N;
容器与桌面的受力面积:S=10cm×10cm=100cm2=0.01m2,
根据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
(2)容器容积为两个下方体的容积之和:
V容=10cm×10cm×10cm+5cm×5cm×5cm=1125cm3,
水的体积:,
可见注入水这些水时未灌满容器,水的体积表示为:
V=V下+S小h=10cm×10cm×10cm+5cm×5cm×h′=1100cm3,
解得:h′=4cm,
整个容器内水的深度:h=10cm+h′=10cm+4cm=0.14m,
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2=ρgh=1×103kg/m3×10N/kg×0.14m=1400Pa;
利用得,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
.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