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一、选择题
1.在下列力与运动的关系的说法中,表述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静止的物体一定没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2.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都消失,那么宇宙飞船将()
A.立即停止 B.减速飞行 C.匀速飞行 D.加速飞行
3.对生活中一些惯性现象的解释: ①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②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③小汽车配置安全气囊,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
④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是因为实心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以上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④
4.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如果受到的力全部消失,下列现象可能会发生的是( )
A.保持静止状态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继续来回摆动 D.做匀速圆周运动
5.如图所示,小球和小车先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相机先后拍下了甲、乙两张图片,拍照过程中小车可能( )
A.向南减速 B.向南加速 C.向北减速 D.向北加速
6.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关于小马同学骑共享单车上学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加速前进时,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B.下坡时不用蹬车,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C.骑车行驶过程,突然刹车,身体由于惯性会向前倾 D.刹车停止后,车的惯性消失
7.一架飞机水平地匀速飞行,从飞机上每隔1s释放一个铁球,先后共释放4个。若不计空气阻力,从飞机上观察4个球( )
A.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
B.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
C.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
D.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直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
8.如图所示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时,车内悬挂的小球和杯中水面在某一瞬间的情况,其中符合物理规律的是( )
A. B. C. D.
9.(多选)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 B.它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C.它表明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它表明要维持物体的运动,必须对物体施加力
10.(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甲与乙放在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木板上,随木板一起以水平向右的相同速度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木板突然停止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m1>m2,甲将与乙发生碰撞 B.若m1<m2,甲将与乙发生碰撞
C.只有当m1=m2,甲与乙才不会碰撞 D.无论甲与乙的质量关系如何,它们始终不会碰撞
二、填空题
11.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的.该定律具体表述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状态.
12.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自行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行至水平面时的初始速度______;此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
13.2020年疫情突降,消毒车活跃在各个城市,它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消毒车作业时,该消毒车 ___________惯性(选填“有”或“无”),消毒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将 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14.当汽车突然启动时,坐在公共汽车里的乘客由于具有______,他会向_______(选填“前”或“后”)倾。
15.如图所示,用尺子快速水平击打盖在杯口的硬纸片,鸡蛋由于具有______并未随纸一起飞出。假设纸片飞出后鸡蛋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鸡蛋将保持______状态。
16.如图所示,是某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标志牌,大型车比小型车的最高限速要低,这是因为大型车的总质量较大,_______也较大,导致运动状态较难改变。若汽车突然加速,驾驶员的身体将会________(选填“前倾”或“后仰”)。
17.投壶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如图所示,游戏时掷出的箭矢(用竹、木等制成)由于_____可以在空中继续飞行;为了将箭矢投入壶内,必须控制用力的大小和方向,这是因为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会影响力的____。
18.如图甲所示,运输液体货物的槽车,液体中有气泡,当汽车向右减速时,槽车中的液体由于_______向右继续运动,又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车中的液体会向右挤压使气泡向左运动;如图乙所示,汽车车厢中有个用细绳栓在车厢底部的氢气球,当汽车向左加速时氢气球向____ 运动。
三、简答题
19.斧头和锄头是常见的农用工具,正常使用时要使工具的头和柄紧套在一起。
(1)小明设计了四种方法将斧头套紧在斧柄上。如图甲所示,能更好地利用惯性将斧头套紧的方法是哪种?试说明理由。
(2)如图乙所示,安装新买来的锄头,要将一块大小合适的木头楔入锄头与锄柄的缝隙里,才能使锄头柄和锄头套紧。请说明理由。
四、实验题
20.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
(1)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_由静止释放,以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相同;
(2)让小车先后在铺有棉布、木板和玻璃板的水平面上滑行,最小车停止的位置分别如图中的小旗 1、2、3 所示,由此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______,小车运动的路程越______;
(3)分析实验现象可知,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速度减小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进一步推理得出∶若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则它的运动状态将会______;
(4)在初中物理学习中,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法,运用该方法的实验还有_______
2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______(选填“a”、“b”或“c”);
(2)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______;
(3)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______来实现的。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______;
(4)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运动。实验表明物体的运动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这样的实验方法叫做______;
(5)在大量类似实验基础上,牛顿概括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架运输机参加某次抗震救灾时,在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间隔相同时间先后从飞机上静止释放三个相同的物资。若不计空气阻力,且地面水平。那么,在地面上看,能正确表示物资在空中的排列情况和着地位置的图示(戊)组合是______。
A.①⑥ B.②⑤ C.③④ D.①④
22.端午假日,小华随父母体验了一次快乐的乡村游.见到如图25所示的一个老式风扇车,颇感兴趣,摇手摇杆产生的风,为什么能将从漏斗中漏下的谷粒与空壳分开呢?小华到家便进行了以下探究:
【自制器材】
(1)利用废旧塑料板制成条形漏斗,废旧塑料杯切去杯底并在杯壁栽出缺口;仿照老式风扇车,组装成如图26甲所示的装置;
(2)选用质量______的砂砾模拟谷粒和空壳;
(3)栽剪快餐盒盖用于收集砂砾.
【进行实验】
(1)把快餐盒盖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上述装置侧壁缺口朝下放在盒盖上方;
(2)取一小风扇正对进风口,再开启风扇并将砂砾倒入漏斗;
(3)待砂砾漏完,关闭风扇;
(4)观察盒盖上的砂砾,比较___________.
【收集证据】实验结果如图26乙所示,并记录在下表中.
【分析论证】
(1)由实验结果可知,在相同的风速的作用下,质量较大的砂砾不容易被风吹远,其运动状态_______发生改变(选填“容易”或“不容易”),即惯性较_______(选填“大”或“小”);
(2)由此也可以说明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有关.
【交流评估】为了使实验结论更科学,可以更换不同的物体或改变风速大小重复上述实验.
【拓展应用】
(1)如果使用风扇车来分离谷粒和空壳,则在图25中______口可收集到饱满的谷粒(选填“A”或“B”);
(2)如图26丙所示,在无风的情况下,农场工人用铁锹将混合谷物斜向上抛洒出去,饱满的谷粒将落在离工人更______处(选填“近”或“远”),从而将谷粒与空壳分离。
参考答案:
1.D 2.C 3.B 4.A 5.C 6.C 7.C 8.D 9.BC 10.ABC
11.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12. 相同 大小
13. 有 减小
14. 惯性 后
15. 惯性 静止
16. 惯性 后仰
17. 惯性 作用效果
18. 惯性 右
19.(1)为了使斧头套紧在斧柄,可以让斧头在上,斧柄在下,让斧柄撞击大石头,撞击的瞬间斧柄静止了,但斧头由于惯性仍然向下运动,所以斧头会套紧在斧柄上,故A很好的利用了惯性。
(2)当把合适的木头楔入锄头与锄柄的缝隙里时,增大了压力从而增大了锄头和锄柄的摩擦力,使得锄头柄和锄头套紧。
20. 同一位置(同一高度) 速度 越小 远 不变 理想实验 探究真空不能传声
21. b 速度相等 接触面粗糙程度 远 匀速直线 不需要 理想实验法 A
22. 不同 砂砾水平运动的距离 不容易 大 质量 B 远
答案第1页,共2页
第6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