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用图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北师大版
一、单选题
1.如图是某人骑自行车出行的图象,从图象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A.从起点到终点共用了 B.时速度为0
C.前速度为 D.与时速度是不相同的
2.在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 )
A.用水平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 B.用竖直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
C.用横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 D.用横轴或纵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
3.如图所示是某市月日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通过观察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天时温度最高 B.这天时温度最低
C.这天的温差是℃ D.这天时温度是℃
4.如图是某市一天的气温T(℃)随时间t(时)变化的图象,那么这天的( )
A.最高气温是10 ℃,最低气温是2 ℃ B.最高气温是6 ℃,最低气温是2 ℃
C.最高气温是6 ℃,最低气温是-2 ℃ D.最高气温是10 ℃,最低气温是-2 ℃
5.如图,直线l是菱形ABCD和矩形EFGH的对称轴,点C在EF边上,若菱形ABCD沿直线l从左向右匀速运动直至点C落在GH边上停止运动.能反映菱形进入矩形内部的周长y与运动的时间x之间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6.让一只乒乓球在桌面上上下弹跳6s,下面的图像表示了它弹跳距离桌面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面的结论正确的是( )
A.乒乓球一共弹跳了6个来回;
B.乒乓球每个来回经过的时间相等
C.乒乓球一共弹跳了240cm的路程
D.乒乓球每次从桌面弹跳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前40cm和40cm花的时间相等,都是0.5s.
7.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某扶贫工作队步行前往扶贫点开展入户调查。队员们先匀速步行一段时间,途中休息几分钟后加快了步行速度,最终按原计划时间到达目的地。设行进时间为t(单位:min),行进的路程为s(单位:m),则能近似刻画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A. B.C.D.
二、填空题
8.如图所示,甲、乙两车在某时间段内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结论:
①甲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②乙车第12秒时的速度为32米/秒;
③乙车前4秒行驶的总路程为48米.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9.长方形的周长为20,宽为x.若设长方形的面积为S,则面积S与宽x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10.大家知道,冰层越厚,所承受的压力越大,这其中自变量是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
11.某市出租车收费与行驶路程关系如图所示.如果小明姥姥乘出租车去小明家花去了元,那么小明始姥乘车路程为__________千米.
12.小明的父母出去散步,从家走了20分钟到一个离家900米的报亭,母亲随即按原速度返回家,父亲在报亭看了10分钟报纸后,用15分钟返回家,则表示父亲、母亲离家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只需填序号)
13.刹车距离与刹车时的速度有如下关系:,小李以的速度行驶在路上.突然发现前方8m处有个水沟,小李马上踩下刹车(忽略反应时间),问是否来得及________(填“是”或“否”).
三、解答题
14.甲、乙两地相距210千米,一辆货车将货物由甲地运至乙地,卸载后返回甲地.若货车距乙地的距离y(千米)与时间t(时)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货车在乙地卸货停留了多长时间?
(2)货车往返速度,哪个快?返回速度是多少?
15.要通过驾照考试,学开车的人就必须熟悉交通规则,也要知道路况不良时,使车子停止前进所需的大致距离.
速度(千米/时) 48 64 80 96
停止距离(米) 45 72 105 144
(1)上表反映的是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说一说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16.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点A,B分别表示什么?
(3)说一说速度是怎样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
(4)你能找到一个实际情境,大致符合下图所刻画的关系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从起点到终点共用了,故本选项错误;
、时速度为0,故本选项正确;
、前的速度是,故本选项错误;
、与时速度是相同的,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
2.C
【解析】
解:用水平方向的横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纵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
故选:.
3.C
【解析】
观察图象可知:这天时温度最高、这天时温度最低、这天的温差是℃、这天时温度是℃,故A、B、D正确,C错误,
故选C.
4.D
【解析】
试题解析: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
温度最高应找到函数图象的最高点所对应的x值与y值:为12时,10℃,;温度最低应找到函数图象的最低点所对应的x值与y值:为4时,-2℃.D正确.
故选D.
5.B
【解析】
周长y与运动的时间x之间成正比关系,
故选B
6.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象反映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针对每一个选项,逐一判断.
A.乒乓球一共弹跳了3个来回,故本选项错误;
B.乒乓球每个来回经过的时间相等,本选项正确;
C.乒乓球一共弹跳了80×6=480cm的路程,故本选项错误;
D.乒乓球每次从桌面弹跳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前40cm和40cm花的时间不等,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7.A
【解析】
解:根据题意得,队员的行进路程s(单位:m)与行进时间t(单位:min)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故选:A
8.②③.
【解析】
(1)从图像可以看出甲的速度从0加速到32米/秒,速度在变化,故①错误;
(2)从图像可以看出乙在第12秒时速度为20米/秒,故②正确;
(3)乙车前4秒行驶的路程为:(米)故③正确.
故答案为:②③.
9.
【解析】
解:因为长方形的周长为20,宽为x,所以长方形的长为(10-x),所以长方形的面积S与宽x的关系式是:.
故答案为:.
10. 冰层的厚度 冰层所承受的压力
【解析】
解:大家知道,冰层越厚,所承受的压力越大,这其中自变量是冰层的厚度,因变量是冰层所承受的压力.
故答案为冰层的厚度,冰层所承受的压力.
11.13
【解析】
设AB的解析式为y=kx+b,由题意,得,解得:,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1.6x+1.2(x≥3),
当y=22时,22=1.6x+1.2,解得:x=13,
故答案为13.
12.④②
【解析】
∵小明的父母出去散步,从家走了20分到一个离家900米的报亭,母亲随即按原速返回,
∴表示母亲离家的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②;
∵父亲看了10分报纸后,用了15分返回家,
∴表示父亲离家的时间与距离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④
13.否
【解析】
解:当v==10m/s时,,所以他来不及踩下刹车.
故答案为:否.
14.(1)1小时;(2)返回速度快,70千米/时.
【解析】
解:(1)∵4.5-3.5=1(小时),∴货车在乙地卸货停留了1小时.
(2)∵7.5-4.5=3<3.5,∴货车返回速度快.
∵210÷3=70(千米/时),
∴返回速度是70千米/时.
故答案为(1)1小时;(2)返回速度快,70千米/时.
15.(1)速度与停止距离;速度是自变量,停止距离为因变量;(2)随着速度的增大,停止距离也逐渐增大.
【解析】
解:(1)速度与停止距离;速度是自变量,停止距离为因变量.
(2)随着速度的增大,停止距离也逐渐增大.
16.(1)反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2)A点表示当时间过了3分钟后,速度为40千米/时,B点表示当时间为15分钟时,速度为0;(3)见解析;(4)见解析
【解析】
(1)由图象可得,该图象反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A点表示当时间过了3分钟后,速度为40千米/时,B点表示当时间为15分钟时,速度为0;
(3)当时间在0~3分钟时,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当时间在3~6分钟时,速度保持40千米/时不变,6到7.5分钟时速度从40千米/时增加到60千米/时,7.5到9分钟时保持60千米/时,9到10.5分钟时,从60千米/时降到40千米/时,10.5到12分钟时,保持40千米/时,12到15分钟时,速度从40千米/时降到0;
(4)小明从家开车到图书馆借书,汽车从启动到速度为40km/h用了3分钟,此后3分钟匀速行驶,然后用了1.5分钟加速到60km/h,然后再匀速行驶1.5分钟,随后用1.5分钟减速到40km/h,然后再匀速行驶1.5分钟,最后用3分钟减速行驶到停止.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