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
《构成物质的微粒》这一课题,是学生进入微观世界的初始,一般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只记住“微粒的特性”,而不是深入理解这一知识。本节课我首先让学生是建立空间想象,借助想象形成微观意识,并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最终让学生理解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物质变化的客观性和复杂性。
学情分析
在物理课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一些关于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分子和原子很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但其确实客观存在。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差,对微粒的一些理性认识存在明显的障碍;初中学生学习化学时,表现出较强的记忆能力,尤其易于接受宏观的感性认识,如物理上常提到的“蒸发、扩散、物质的三态变化以及热胀冷缩”等。因此本节课要从宏观体会上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空间想像来理解构成物质微粒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实验,探索分子原子的有关性质。
2.学会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和现象,在观察中获取信息,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探究微观世界的奥秘。
3.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假说与模型的方法,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教学重点
微观粒子是客观存在的;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探究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分组实验、问题导思、活动探究、动画演示、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分子模型、品红、水、烧杯、分子演示仪、酒精、浓氨水、酚酞试液、品红、水、胶头滴管、纸花、大小烧杯、注射器、试管等。
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情境引入]1.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2.沙滩
[学生活动] 对物质的构成发表自己的看法
[问题] 同学们为什么能闻到较远地方的花香?
[演示] 品红扩散实验
[提问] 我们能看到品红溶液是红色,却看不到品红颗粒;能品尝到糖水是甜的,却看不到蔗糖。这说明什么?
[归纳] 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无数的现象证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那么分子、原子等微粒是真实存在的吗?
[展示] 分子原子图片
[学生活动] 观看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出来的分子原子图片,感受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
[问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无数的事例可以证明物质是由无数不可见的粒子所构成的。你能举出一些实例吗?
[动画演示] 无数微小粒子从花中不断向四周扩散,飘到女孩鼻孔处……
[过渡] 同学们通过生活中许多现象,说明分子是真实存在的,那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分子有哪些了解呢?
环节二:探究分子原子的特征
[展示] 资料: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3千克。1滴水中大约 有16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 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
[学生活动] 阅读资料并分析该资料为分子的哪些基本特征提供了证据?
[知识介绍] 分子放大的倍数。
[学生活动] 分析得出“构成物质的微粒很小”的结论。
[展示]资料:酚酞是一种常用酸碱指示剂,通常情况下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 。
[演示] 氨水与酚酞溶液反应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 1、用纸花做分子运动实验
2、分别滴一滴酒精在手上和纸上,并注意观察现象。
3、等体积酒精和水混合实验;观察。
4、等体积气体、液体压缩实验;观察。
[学生交流讨论] 上述三组实验的现象并分析这些现象为分子的哪些基本特征提供了证据?
[展示] 分子运动模拟动画
[探究活动] 设计实验,探究氨分子的运动。
用两个小试剂瓶分别装等量氨水,其中一试剂瓶放在一装有热水的烧杯中,然后分别用贴有滴了酚酞的滤纸条的烧杯同时罩在试剂瓶上方,注意观察现象。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试剂瓶所处环境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
[演示] 将两个同样大小的烧杯一个装满沙,另一个装满石块,将沙往石块中倒入观察现象。
[引导分析] 结合“酒精和水混合实验”进行想象,推理。
[分析、归纳] 得出“微粒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及“微粒间存在间隔,且气态物质微粒间间隔较大”的结论。
[展示] 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间隔的模拟图片
[迁移应用] 讨论下列问题:
1、为什么一滴酒精滴在纸上,过一会儿就消失了?
2、手上消失得快,还是纸上消失得快?为什么?
3、从体积上来说,1+1=2吗?为什么?
4、用微观知识解释,水的固、液、气三态转化。
环节三:总结提升
[课后学习] 1、完成课后相关习题
2、谈谈你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3、思考并讨论老师补充实验中红色小花为什么又变为白色?同时预习下节内容。
附:板书设计
一、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二、认识分子、原子的特征
小、运动、间隔
物质
分子
原子
构成
在化学变化中分成
构成
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