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四单元 课题2 水的净化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册 第四单元 课题2 水的净化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2 21:5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净化方法。初步学会过滤操作。
2.了解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天然水的净化方法;过滤操作的原理及操作。
教学难点:过滤操作的原理和操作
【教学准备】
实验用品: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
药品:天然水、明矾、活性炭、滤纸、活性炭
其他:石英砂、小卵石、饮料瓶、纱布
装置:
【课程处理】本节课是学习水的净化方法过滤的基本操作,为了突出重点,强化课程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意识,我设计了过滤的实验。在实验探究中,一些同学出现了一个个操作错误,又一个个想办法解决,从中领悟正确的操作方法,完善归纳,最后初步解决了滤纸的折叠方法,滤纸和漏斗边缘,滤纸的高度问题,玻璃棒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总结出过滤时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实验内容和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展示三瓶水,一瓶是湖水、一瓶是自来水,一瓶是蒸馏水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问题] 那如何才能把浑浊的天然水转变成较干净的水,就需要把水怎么样? 但如何将沉淀物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呢? 下面就请小组讨论并尝试,制作一个过滤器 滤纸准备有大有小,让学生选择,并说明理由 下面请同学们按书上的装置图组装好仪器并实验。 [投影] 实验中思考的问题: 1.玻璃棒有什么作用? 2.有哪些注意事项 3.过滤后的液体与过滤前的液体有什么变化 [问题] 这组同学过滤后的滤液仍然浑浊,大家帮忙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怎么处理? 这组同学的水怎么不一样? 怎么办? [解释] 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颜色和异味等可溶性杂质,同时,也能吸附一些不溶性杂质 如果在生活中想除去水中的固体杂质,可以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漏斗、玻璃棒? 想一想,它们的放置顺序对过滤的效果有没有影响,如何放置净水效果更好,请同学们课后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净水器,比较试试看 今天,我们体验到一杯干净水的“来之不易”,因此,我们更要珍惜用水,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观察 回答:天然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等不溶性杂质,还有一些可溶性杂质:如色素、异味和细菌等。 听老师小结 回答:过滤 分组实验:过滤器的制作 学生制作过程中的问题: 1.仪器选择 2.滤纸选择 3.用什么方法把滤纸和漏斗内壁贴在一起 学生操作时,教师巡视,对比每组实验情况 实验后总结: 1.玻璃棒引流作用 2.注意事项:一贴 二低 三靠 3.学生在实验中总结得出 过滤后的液体与过滤前液体变化:每组展示 一组:过滤后的滤液浑浊 回答: 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承接的小烧杯不干净 二组:红色,有异味 过滤只能分离不溶性杂质,不能去除色素异味这样的可溶性杂质 将一半溶液倒入活性炭装置中,对比 回答: 棉花、纱布、细沙、小石子、黄豆、大米,塑料瓶,筷子等 学生展示自制净水器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为新课的学习作铺垫。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对比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学生的创意很多,好的建议方法鼓励,不正确的解释原因 根据学生的操作进行补充 联系生活,增强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