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复习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复习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2 22:3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难度较小,但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本单元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内容编排上非常注意对学生能力情感的培养。在学习了前面六个单元的知识后,学生已经对化学有了一定的认识,而本单元的学习大多是通过学生自学来完成的,给了学生较大的发挥空间,可以使学生运用前面掌握的一些方法、理论来完成本单元的学习,这样既锻炼、提高了学习的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其次,本单元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培养和生活常识的积累都有很好的体现,例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等,因此本单元重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及难重点(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习知道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化石燃料、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2、初步学习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使用开发新燃料新能源。 3、理解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并掌握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方法和过程】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和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2、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教学重点: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的应用。2、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3、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在教学中,我力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学思路分为四步:情景引入——知识点梳理——知识点应用——连接中考。首先从播放一段火灾视频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和关注,进而引入本节课所要复习的内容,并且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对本单元知识点进行梳理成知识网络,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用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解决具体的例题,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后展示中考真题,使学生了解中考、熟悉中考,从而对本单元进行有效、高效复习。根据本单元内容和学生特点,我拟定用以下教学方法:自学回忆法、提问答疑法、讨论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强感性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电子白板环境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和笔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资源:教学PPT、火灾视频、锅盖灭火视频、北京奥运会圣火熄灭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
情景引入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下!今天早上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实验中学昨天中午发生了火灾,《播放视频资料》,所幸的是消防官兵及时赶到现场灭火,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请问消防官兵携带什么物质来灭火?原理是什么?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请同学们通过回忆、看书等途径对本单元知识点进行梳理。 学生起立老师好!学生认真聆听,神情由关注——紧张——放松。【回答】水(原理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回答】灭火器(原理是隔绝空气)。 播放火灾视频,借助惊心动魄的场面吸引学生的关注,为集中学生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打下基础。
知识点梳理 展示燃料的目录结构。由学生根据回忆、看书完成网络填空。 回忆、看书集体回答 通过网络图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理解。
知识点应用 知识点1:燃烧及燃烧的条件【提问】燃烧和缓慢氧化的定义如何表述?引导学生找出两者的差异并进行对比复习记忆。ppt展示本知识点相关例题提问知识点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ppt展示本知识点相关例题(生活中常见的灭火及原理举例)提问播放“锅盖灭火”和“北京奥运会圣火熄灭”视频。【提问】以上视频资料中的灭火原理是什么?知识点3: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ppt展示常见的安全标志ppt展示本知识点相关例题提问知识点4:化石燃料 ppt展示化石燃料相对应图片ppt展示本知识点相关例题提问通过图形展示的形式讲述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提问】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有什么不同?知识点5: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ppt展示大量工厂使用化石燃料排放出浓烟的图片【提问】煤燃烧会产生那些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对环境等有什么影响?【提问】汽车用的燃料燃烧会产生那些污染物?展示汽车尾气图片。【提问】针对以上污染,人类应该如何应对?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样注意保护环境?ppt展示本知识点相关例题例题:模拟酸雨形成的流程如下图所示。硫在单质气体A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通常情况下C为无色液体,B、C是氧化物;E、F和X都是酸,G是白色沉淀。试填空。 (1)E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数字展台投影知识点6: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讲述】 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有放热和吸热现象,燃料本身又可以主要分为化石燃料和其它燃料。完善知识体系举出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ppt展示本知识点相关例题提问知识点7: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ppt展示本知识点相关例题提问 回忆并反馈交流认真观察、聆听、记录。思考、互相交流回答思考、互相交流回答认真观看、思考交流表达辨认并指出每一个标志的含义思考、互相交流回答填写知识点空格并交流思考、互相交流回答认真听讲干馏属于化学变化,分馏属于物理变化认真观看(惊讶)交流、回答交流、回答观看讨论列举各种措施独立思考,互相讨论、交流展示答案认真听讲填写空格回忆、思考、书写、交流反馈思考、互相交流回答思考、互相交流回答 通过视频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并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对燃料燃烧对环境污染的文字抽象理解转变为感性认识,令学生震撼。通过数字站台,将部分学生的答案展示出来进行全班交流、讨论,最后得出参考答案。
连接中考 ppt展示玉林市近几年在本单元知识中出现的中考题。 读题、做题、感受中考反馈交流答案
六、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过程中,教者紧扣教学目标,利用多媒体课件,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突破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的应用、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和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通过一场“意外火灾”将学生吸引进本节课堂,使学生集中精力到本节课所要复习的内容中来。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了,学生先将单一的知识点织成网,进而知识点再次应用到具体的解题过程当中,使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的乐趣。
七、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认真钻研教材、教学大纲和新课标,确定了“初步学习知道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化石燃料、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使用开发新燃料新能源,理解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并掌握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这几个教学目标,经过再三的比较,觉得这个教学目标确实的比较恰当,能较好实现去粗取精。一、借助多媒体,营造了很好的教学氛围。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后播放一段火灾视频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和关注,进而引入本节课所要复习的内容。二、教学过程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本节课教学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学生自学、收集资料、分组整理资料、相互交流等形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使学生对能源、环境这些关系全球未来命运的共同问题有更深的认识,使学生正确认识国情、重视环境保护、注意节约能源。三、把握教育机智,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能抓住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提问学生针对煤燃烧、汽车尾气污染,人类应该如何应对?学生回答“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使用新能源等”。老师马上追问学生,那么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样注意保护环境?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四、本节课不足之处是对部分例题处理得比较粗糙,没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充分讨论。
SO3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