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净化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选取了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素材,让学生通过感悟、体验后在内心深处产生需要的倾向,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分析讨论、实验探究等方法,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掌握净化水的几种方法。硬水和软水知识较为抽象,通过生活生产中的实例介绍,促使对其形成感性认识,知道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硬水的危害和硬水软化的方法。通过比较肥皂水在蒸馏水和硬水中的情况,既学会软水和硬水的区别,也突破了水的软化与净化的区别这一难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能述说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2.懂得纯净水和自来水的区别,学会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知道硬水的危害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对水净化方法的学习,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运用,增强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2.通过实验探究的训练,提高动手、观察、协作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明白要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三、教学重、难点
1.水净化的方法。
2.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五、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图片视频导课
1.陈述:由图片视频----我们的母亲河,面对污浊的河水,这些水可否饮用?为什么? 回答:不能,因为水中有杂质、细菌,饮用后会生病。 从解决生活问题入手,联系学生生活旧经验,引入新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提问:你有什么简单的办法能使浑浊的水变得清澈吗? 回答:可以把水静置一段时间。可以用家里的棉布或纱布来过滤水。(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答案)
3.肯定学生的回答,进一步问,这样得到的水就纯净了吗? 思考、回答:不纯净,细菌、病毒,还有一些物质可能溶解在水中。
4.过滤的方法更好些,它能将不溶物和液体彻底分开。同学们一起复习“过滤的操作方法” 小代表白板图纠错。学生评价:(1)缺少玻璃棒(2)漏斗下端未和烧杯壁紧贴 检查复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以互评的方式培养了学生学习交流习惯,训练过滤操作。
5.教师总评:同学们观察仔细,评价也很正确,可见预习这种学习方法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过滤操作注意事项很多,我们总结为“一贴、二低、三靠”,请大家看投影。 认真听教师讲解、记录。 辅导学习方法,理清思路,掌握好过滤的操作技能。
6.补充讲解:这里用的絮凝剂的作用和明矾相同。在消毒灭菌时,主要是往水中通入适量的氯气,这样千家万户就可以使用较纯净、安全的自来水了。 听讲、思考、记录。 扩宽知识面。
7.到底是不是纯净物我们接着学习下面的硬水和软水就知道了。 带着疑问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 激疑,吸引同学的注意力,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二、硬水和软水
1.讲解:通过沉淀、过滤的方法只除去不溶性杂质,水中还有许多溶解性的杂质。生活中我们可能有这样的经验,经常用来烧水的水壶或装水的开水瓶结有一层黄色物质——水垢。这是因为水中溶有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加热或放久了,这些化合物便会生成沉淀——水垢,像这样含有较多可溶性钙和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和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听讲、思考、理解、记录,明确硬水和软水的概念。 从生活例子出发,感性地认识硬水和软水。
2.引导:那么怎样用简单的方法区分硬水和软水呢?演示:把肥皂分别加到硬水、软水中,搅拌,让学生观察两个烧杯中产生的现象。 观察、描述:一个烧杯中有很多肥皂泡,另一个烧杯却很少。 学习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
3.请做的较好的一个实验小组派代表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 回答:我们课前预习后有一起讨论,总结了这个操作的注意事项,并在实验前,回顾了整个实验过程,做到胸有成竹。 分享成功。
4.讲解:产生大量肥皂泡的是软水,肥皂泡较少的是硬水。生活中硬水有许多危害,大家可以看看书,说说它的危害。 阅读教材,交流讨论说一说硬水危害:(1)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衣服。(2)锅炉里结水垢有爆炸的危险。 了解硬水的危害。
5.讲述:其实硬水的危害还远远不止这些,比如长期饮用硬度很高的水,人体健康也会受到影响,它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另外,很多工业部门像纺织、印染、造纸、化工等部门,都要求用软水。 通过教师的讲解,认识到硬水的危害及软水的应用。
6.提问:如果我们除去硬水中钙和镁化合物,就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生活中一般通过煮沸水降低水的硬度。工业上常用离子交换法和药剂软化法来得到软水,实验室中通常用蒸馏的方法以降低它的硬度。下面请同学观看“蒸馏水的制作”的教学短片。 听课,了解硬水软化的几种方法:煮沸,离子交换法和药剂软化法,蒸馏。观看教学短片。 学习硬水软化的方法。通过短片的观看,在有限时间内,传递了大量信息,直观地学习了蒸馏的实验方法。
7.讲述:蒸馏的原理就是将液态的水加热变为气态水,再冷却为液态的水,这样水中溶解的物质就被除去了,使硬水能变为软水。 认真听教师讲解。 明确水的蒸馏原理。
8.不同地方的水质是不一样的,水的软硬程度也是不一样的,长期使用硬水对身体健康是有害的,那么长期饮用蒸馏水对身体健康是否有益呢? 回答:对身体健康不利,虽然蒸馏水是卫生安全的,但缺少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而自然界的水中含有不少微量元素。
三、本课总结:请同学交流讨论,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小组交流讨论 总结本课知识要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2.硬水易生水垢,与肥皂作用不易起泡沫,硬水通过多种方法可以软化为软水。
四、作业:1.课后作业1、2、32.社会调查课后第 5题3.学案检测题 记录 巩固知识,预习新课
五、 板书设计
课题4.2 水的净化
一、水的净化
净化方法:静置沉淀、吸附、过滤、蒸馏
(投影)
二、硬水与软水
1.定义
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和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和镁化合物的水
2.硬水的危害
3.硬水软化的方法:煮沸,离子交换,药剂软化,蒸馏。
六、教学反思:
本节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了生活中的饮用水的净化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课文安排的演示实验(蒸馏水的制作),由于其直观性不强、讲解费时,故改用多媒体教学法,组织学生观看“蒸馏水制作”的教学短片,使学生可以在有限时间内,直观地获得大量信息。对于如何使该课内容讲得更精练,使学生更通俗易懂;怎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怎么样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些都是以后在教学中必须提高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