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调查》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抽样调查及相关概念。
2. 了解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简单的随机抽样调查,初步体会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简单随机抽样调查。
难点:抽样调查中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
1、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前面我们学过了全面调查的知识,并且举出人口普查为生活中全面调查比较普遍的例子。
生活中有许多类似的情况利用全面调查很难进行,如想要知道一锅汤的味道,用尝尽一锅汤来了解是不可能进行也没有必要这样做。你认为怎样做既方便快捷又实际可行呢?(可以通过尝一勺汤的味道而知道一锅汤的味道)
想一想: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医生想对人体血液进行检查,是否需对身体内所有血液进行检查,2、了解一批火柴的质量,是否需要试验每一根火柴。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熟悉的例子出发,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与全面调查的不同,为下一环节归纳新知作铺垫。培养学生的比较与表达能力。】
像这种采用调查部分对象的方式来收集数据而来估计整体情况的调查方法叫做抽样调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抽样调查的知识。(板书课题)
抽样调查: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的方法叫抽样调查。
思考:让学生思考抽样调查方法的一些特点?用一部分代表全体。
二、由问题引导,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提问:下面调查中哪些用全面调查?哪些用抽样调查来收集数据的?
(1)为了了解我校七年级学生每天的睡眠情况,在我班作调查。
(2)为了了解我班学生每天的睡眠情况,对全班同学作调查。
【设计说明:在此环节学生通过比较及时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复习了全面调查,问题的引入为接下来所学内容作铺垫。】
结合刚才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找出例子中的考察对象,并结合抽样调查的例子引出四个新的概念,
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
个体: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个体。
样本:抽取的部分个体叫做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通过图片清楚地比较总体与样本之间的关系
三、实际应用 巩固新知
说明在以下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的容量各指什么。
(1)为了考察我校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调查了其中20名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2)为了了解一批灯泡的寿命,从中抽取10只进行试验.
(3)为了了解七年级在期中考试中的考试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考试成绩。
【设计说明:感知总体、个体、样本各指的是什么 ,并能准确表述出来,用以巩固新知识。】
四、再创情境 拓展提高
提问:某中学共有2000名学生,想了解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请同学们想想怎样调查?(可以在操场上随机采访若干名同学,在学校门口随机采访若干名同学,用电脑把全校学生编号,随机抽若干名同学。)
简单随机抽样:选取样本时使每个个体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这就是简单随机抽样。
抽样的注意事项: ①抽样调查要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即样本容量要恰当。代表性是指总体中有明显差异的几个部分组成时,每个部分都应抽取到, 并要注意各部分的比例; 广泛性是指要保证被调查对象的数量,让总体中的每个个体均有被选的可能。样本容量过少,那么不能很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如果抽取的学生人数过多,必然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达不到省时省力的目的。②抽取的样本要有随机性。为了使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除了有合适的样本容量外,抽取时还要尽量使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所谓随机就是机会相等。
【设计说明:总结是最好的求知之道】
五、归纳小结:
1什么是抽样调查?
2什么样的调查适合用抽样调查?
3你认为抽取样本时应注意什么?
4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
六、巩固练习
为了解学校学生的平均身高,小明调查了座位在自己旁边的3名同学,把他们身高的平均值作为全校学生平均身高的估计。
(1)小明的调查是抽样调查吗?
(2)如果是抽样调查,指出调查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3)这个调查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吗?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设计说明:进一步感知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其次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出合理调查方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用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七、作业设计
教科书习题10.1第3,6题。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