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学情评估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明代《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介绍了豆腐的制作方法。下列制作豆腐的传统工艺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2.“福州蓝”是福州的名片。下列守护“福州蓝”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垃圾直接焚烧 B.共享单车出行
C.减少绿化面积 D.直接燃烧原煤
3. 在日常防疫中,75%的酒精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易挥发
B.具有可燃性
C.沸点 78 ℃
D.具有特殊香味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5.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正确的是( )
A.氢气密度小—作燃料
B.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作电光源
C.石墨有导电性—作润滑剂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作制冷剂
6.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用“中国天眼”探索太空奥秘
B.研究杂交水稻,获取高产稻种
C.寻找新材料制造高性能芯片
D.规划城市布局,缓解交通拥堵
7.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猜想
B.实验
C.推理
D.归纳
8.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药品时未说明用量,固体一般取1~2 g,液体一般取1~2 mL
B.称取氯化钠时天平指针向左盘偏转,应向右侧移动游码或添加砝码至天平平衡
C.对试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时,用酒精灯内焰进行加热
D.当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试管已洗涤干净
9.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B.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主要物质的熔点较低
C.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10.如图1所示,向袋内缓缓吹气,用传感器采集O2、CO2、湿度(测水蒸气)相关数据如图2所示。纵坐标均为某气体体积分数(%),横坐标均为时间(s)。据图回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10题图1)
(第10题图2)
A.表示CO2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X
B.200 s时保鲜袋内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C.200 s时没有采集数据的其余气体的总体积分数约为76.86%
D.60 s后Y曲线逐渐下降,可能原因是保鲜袋内有水蒸气液化
第Ⅱ卷 非选择题
本卷共6题,共60分。
11.(6分)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气体,可用于制备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工业生产84消毒液的主要流程如下:
(1)由上述流程可推知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
(2)残余氯气必须回收处理,原因是____________。
12.(12分)经过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也知道了不少实验操作的要求。
(第12题图1)
(1)如图1常见仪器中,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下同);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________。
(2)某同学用100 mL的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2所示,回答问题。
(第12题图2)
图2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mL;该同学若要量取47 mL的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7 mL该液体时,仰视读数,则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47 mL。
(3)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如图3所示放置,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第12题图3)
13.(11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请回答下列操作的理由。
(1)倾倒液体时,试剂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要将试管口对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需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10 mL量筒能否量取7.46 mL蒸馏水?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7分)如图是某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本实验使用的蜡烛有以下性质:①固态;②白色;③质地较软;④密度比水小;⑤难溶于水;⑥受热易熔化;⑦能燃烧。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有________。
(2)A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用B实验证明蜡烛燃烧生成水时,该小组同学观察到烧杯底部出现黑色物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资料,了解蜡烛的主要成分,探究黑色物质的成分
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C实验是从点燃的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李强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水蒸气,王亮同学认为“白烟”的成分是石蜡蒸气。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探究,确定“白烟”的成分。验证李强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王亮同学猜想所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实验中,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如何操作才能确保实验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答一点)。
15.(10分)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Ⅰ)定性探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 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炭化。
(1)由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定量探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两个酒精灯火焰平均温度如表。
火焰层 平均温度/℃
乙 丙
焰心 432 598
内焰 666 783
外焰 520 667
(2)由表得出结论:____________(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
(3)结合定量探究结论,图中加热方法(铁架台等未画出)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Ⅲ)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
(4)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16.(14分)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某探究小组为了探究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1)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是一种发生了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的缓慢过程。
探究一: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少的比较
【查阅资料】澄清的石灰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的浑浊物,实验室里常用于吸收和检验少量的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该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2)锥形瓶甲和乙中盛放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某同学吸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下同),活塞B________。连续数次吸气后,观察到甲瓶中无明显现象。
(3)该同学呼气时,调整活塞A和B,再进行连续数次呼气操作。整个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要大些。
探究二: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多少的比较
【查阅资料】(4)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可用于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
【设计实验】(5)将锥形瓶甲和乙中改为盛放适量的浓硫酸,由于澄清石灰水和浓硫酸都具有腐蚀性,丙瓶为安全瓶,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6)连续数次进行吸气和呼气操作,实验步骤与(2)和(3)相同,为了得出正确的结论,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Ⅰ卷
1.C 2.B 3.B 4.C 5.B
6.C 7.D 8.D 9.C 10.B
第Ⅱ卷
11.(1)易溶于水;能与氯气反应
(2)氯气有毒
12.(1)试管;烧杯
(2)42;胶头滴管;大于
(3)C
13.(1)防止药液流下腐蚀标签
(2)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3)以防损坏试管
(4)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5)否;10 mL量筒只能精确到0.1 mL
14.(1)①②③④⑤⑥;⑦
(2)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高低
(3)b
(4)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白烟上方,观察烧杯内壁是否有水雾;用燃着的火柴靠近“白烟”,观察是否能点燃
(5)沿着白烟的方向,快速点燃
15.(1)外焰与空气(氧气)接触更充分,燃烧更剧烈
(2)内焰
(3)a
(4)①酒精的浓度 ②露出酒精灯的灯芯长度(合理即可)
16.(1)化学
(2)打开;关闭
(3)乙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物理
(5)防止液体倒吸
(6)分别称量两个盛有浓硫酸的锥形瓶在吸气和呼气前后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