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学情评估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化学鉴原》一书,该书把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
A.硒 B.硅 C.铝 D.锡
2.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c
B.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C.原子中a与b的数目不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a和c上
3.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3H——3个氢元素 B.O——1个氧分子
C.Na——1个钠原子 D.Mg+2——1个镁离子
4.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结合图示,有关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中子数为33
C.原子质量为74.92 g
D. 表示原子核及核电荷数
5.下列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氧气在加压后变成液氧贮存在氧气罐中 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
C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后慢慢鼓起来 加热后分子体积变大
D 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 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6.元素观和微粒观是化学核心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B.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
7.如图是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共能表示五种粒子
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
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
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8.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9.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 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 ①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
10.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双手紧贴并倒转瓶口。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中的MN段、NP 段和PR 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中M→N的变化过程,说明氧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曲线中M→N和N→P相比较,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曲线中N→P和P→Q相比较,说明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D.曲线中P→Q和Q→R相比较,说明Q点后氧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
第Ⅱ卷 非选择题
本卷共6题,共60分。
11.(7分)基本概念是化学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概念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则氢气的化学性质是由____________(填具体名称)保持的。而金属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则保持汞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填具体名称)。
(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____________。
(3)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__(填具体名称)构成的。
(4)氢气和氮气反应生成氨气,从微观角度看,在该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是____________(填具体名称)。
(5)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四氧化三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填具体名称)组成的。富硒苹果中“硒”是指____________(填“原子”或“元素”)。
12.(8分)如图中,①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①可知,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________。
(2)钠元素与C元素形成的物质是由__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
(3)B所表示的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4)2021年4月日本宣布向海洋倾倒被福岛H-3核污染的废水,此举将长期严重污染太平洋,威胁生命安全,立即遭到许多国家的反对。H-3是一种核内含有2个中子的具有放射性的氢原子,如图C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H-3、H-2与H-1(即普通氢原子)都属于氢元素,但含有不同的中子数
B.H-3与普通氢原子原子核外都有1个电子,化学性质相同
C.由2个H-3可以构成1个氢分子,这种氢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2
D.H-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示意图无法表示原子核内的中子数目
13.(8分)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1)变化Ⅰ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____,不变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点燃后生成的新物质的粒子是__________(用H、O、H2、O2、H2O填空),属于________变化。
(2)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分子变小了
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3)从变化Ⅱ的微观过程分析可知,该变化属于______变化。
14.(6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__,②表示的是__________。
(第14题图1)
(2)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分子的种类 B.元素的种类 C.原子的种类
(3)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第14题图2)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___。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_____________相同。
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_____不同。
15.(14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周期表的每一格中呈现的元素信息包括原子序数、____________、元素名称和相对原子质量。
(2)氢属于非金属元素,钠属于________元素;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等质量的钠和镁所含的原子个数较多的是________。
(4)利用图中给出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保持氩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
②画出12号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
③核电荷数为8的元素形成的阴离子符号是________。
④写出Al3+中“3”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一条元素周期表排列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7分)“佛跳墙”是福州传统名菜,菜名源自诗句“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人在远处就能闻到菜的香味,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某兴趣小组通过做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该性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 滴无色酚酞试液,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由实验 1 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微观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3(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没有必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阐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进行实验时,同学们都闻到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实验装置如丙图所示。
【实验操作】向 B、C、E 三支试管中直接加入5 mL的蒸馏水,各滴入 1~2 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A、D 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的浓氨水,立即用带橡胶塞的导气管按图丙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①E 试管放有无色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描述操作丙中,可观察到B、C 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Ⅰ卷
1.B 2.D 3.C 4.D 5.C
6.B 7.B 8.C 9.A 10.D
第Ⅱ卷
11.(1)氢分子;汞原子
(2)离子
(3)二氧化碳分子
(4)氢原子和氮原子
(5)铁元素和氧元素;元素
12.(1)11
(2)离子
(3)Cl-
(4)C
13.(1)H2;O2;H;O;H2O;化学
(2)C
(3)物理
14.(1)原子;分子
(2)A
(3)①7 ②最外层电子数 ③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5.(1)元素符号
(2)金属;分子构成不同
(3)钠
(4)①Ar ② ③O2-
④每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5)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或元素周期表的每一周期都是由金属元素开头(第一周期除外),靠近结尾的是非金属元素,最后以稀有气体结尾;或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或同一族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相同,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16.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无明显变化;蒸馏水无法使酚酞变红
(2)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变成红色;氨气分子从烧杯A运动到烧杯B中,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生成碱性物质,使酚酞试液变红
(3)没有;在实验1中已经证明了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
(4)①进行对比 ②B试管中液体缓慢变红,C试管中液体较快变红 ③密封装置中进行实验,防止氨气逸出污染空气(或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中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