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2)

文档属性

名称 7.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1-08 18:4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具体
要求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寻找其中的相等关系,最终转化为数学问题求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进一步使用代数中的方程来反映现实世界的等量关系,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含有多个未知数问题的有效数学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价值。
教学
重点
难点
1、重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未知数,列方程组。
2、难点:读懂题目,理清其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题策略。
教学
方法
小组合作、讲授法
学习方法
探究法、练习法
教学
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
合作学习:种作物中的数学问题。
1、出示情景(多媒体显示实际情景)。
2、复习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用算术方法求解与列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讨论得出用以上两种方法解这个问题,很难求解。
3、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
4、讨论:(1)本题用什么知识来解决问题?(引出课题)
  (2)列二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有什么异同,有什么优点?
归纳:列二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能使问题变得简单,比较容易找出等量关系,
讲授新课
根据以往的统计资料,甲、乙两种作物的单位面积的产量比是1∶1.5,现在要在一块长为200 m,宽100 m的长方形的土地上种植这两种作物,怎样把这块地分为两个长方形,使甲、乙两种作物的总产量比为3∶4(结果取整数)?
图1
分析: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探究如何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组并解方程组、检验结果的合理性的能力,同时这些问题要比以前的问题更接近现实,因此分析、解决的难度也要大一些.对于这些问题不能像对待前面的例题一样,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先独立探究,再进行合作交流.
审题:(学生读题,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1)甲、乙单位面积的产量比是1:1.5
(2)长200m,宽100m(可求面积)
(3)甲、乙的总产量比是3:4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单位面积的产量×面积=总产量
注意:(分析这个问题,提醒学生注意)
(1)要把这个长方形分成两个长方形;
(2)两块地分别种甲、乙两种作物,它们的产量比是3:4.
解题:如上图种植方案,设AE=x,BE=y,则
, 解得,
由于结果要取整数,
可以确定这种种植方案是:过长方形土地的长边上离一端约为106米处,把这个长方形分为两个长方形.较大的一块种甲种农作物,较小的一块种乙种农作物.
三、课堂练习
1、一根木棒长8米,分成两段,其中一段比另一段长1米,求这两段的长时,设其中一段为x米,另一段为y米,那么列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为
2、学校购买35张电影票共用250元,其中甲种票每张8元,乙种票每张6元,设甲种票x张,乙种票y张,则列方程组 ,方程组的解是
3、学校的篮球数比足球数的2倍少3个,篮球数与足球数的比为3:2,求这两种球各有多少个?
四、课堂小结
审清题目,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组。
五、课后作业
必做:伴你学P146-147 第1-8题
选做:伴你学P147 第9题
师生互动引入新课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练习
学生谈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