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磁场单元练习题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一、单选题
1.a、b是匀强磁场中的两根通电直导线,其中a垂直磁感线放置,b平行磁感线放置,它们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设磁场B对它们的安培力分别为Fa、Fb,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a=0、Fb≠0 B.Fa≠0、Fb=0
C.Fa=0、Fb=0 D.Fa≠0、Fb≠0
2.一根长为5m的直导线垂直磁场方向放置在某匀强磁场中,当给导线通以10A的电流时,它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1N,该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
A.10T B.5T C.1T D.0.02T
3.一段长0.4m,通过2.5A电流的直导线,置于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场中,关于它所受的安培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一定是2N
B.F不可能为0
C.不论F多大,F、电流和磁场三者方向总是两两垂直
D.只要F不为零,F总是垂直于电流和磁场方向
4.如图所示,abcd为边长为L的正方形,在四分之一圆abd区域内有垂直正方形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b点沿ba方向射入磁场,结果粒子恰好能通过c点,且射出磁场时的速度反向延长线通过a点,不计粒子的重力,则粒子的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5.如图,圆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带电粒子从圆周上的M点沿直径MON方向射入磁场。若粒子射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v1,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偏转90°;若射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v2,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偏转60°,不计重力,则为( )
A. B. C. D.3
6.如图所示,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内壁光滑的细玻璃管竖直放置,管底有一带电小球,玻璃管的右侧存在有界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从某时刻开始,玻璃管在外力作用下,始终保持不变的速度,沿垂直于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中运动,最终小球从上端管口飞出。在这一过程中,小球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电小球受到的洛伦兹力做正功
B.玻璃管对带电小球的弹力不做功
C.带电小球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带电小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7.如图所示,宽为L的光滑金属导轨与水平面成θ角,质量为m、长为L的金属杆ab水平放置在导轨上。空间存在着匀强磁场,当回路中电流为I时,金属杆恰好能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若磁场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若磁场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C.若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D.若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8.某速度选择器示意图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块平行金属板,板间存在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电场强度为E,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及空气阻力)从b点以初速度v0沿虚线射入场区,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A.粒子一定带正电
B.若将粒子从右向左沿虚线以v0射入,粒子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C.带电粒子初速度
D.其他条件不变,仅让电场方向反向,带电粒子仍能从b点沿虚线向右运动
9.武汉病毒研究所是我国防护等级最高的P4实验室,在该实验室中有一种污水流量计,其原理可以简化为如图乙所示模型;废液内含有大量正、负离子,从圆柱形容器右侧流入,左侧流出,流量值Q等于单位时间通过横截面的液体的体积。空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中M点的电势高于N点电势
B.只需要测量磁感应强度B、直径d及M、N两点电压U,就能够推算污水的流量
C.当污水中离子浓度升高,M、N两点电压将增大
D.只需要测量磁感应强度B及M、N两点电压U,就能够推算污水的流速
10.磁铁在弹簧的作用下置于粗糙的斜面上,极性如图所示,在磁铁的中垂线某一位置放置一根通电导线。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目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磁铁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铁受到的导线的力垂直于斜面向下
B.若增大通电导线的电流,则磁铁与斜面的摩擦力就会增加
C.若撤去通电导线磁铁会沿斜面向下运动
D.若通电导线沿磁铁的中垂线远离磁铁,磁铁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11.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纸面内有一直角三角形abc,∠a=30°,一带电粒子自ab中点P沿Pb方向射入磁场后,恰好经过c点.已知bc长为l,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大小为q,不计粒子重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速度的大小为
C.带电粒子由P到c过程中速度方向改变了120°
D.带电粒子由P到c过程中运动的时间为
12.如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a = 60°,∠b = 90°,边长ab = L。一个粒子源在b点将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粒子以大小和方向不同的速度射入磁场,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中,速度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水平导轨处于蹄形磁铁的磁场中,导体棒ab所在处的磁场方向竖直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闭合电键,通电导体棒ab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称为______(选填“安培力”或“洛伦兹力”),由左手定则可知,该力的方向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
14.如图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测 U 型磁铁两磁极间磁感应强度的实验装置。现将质量为 M、宽度为 d 的 U 型磁铁开口向上放置在电子天平上;匝数为 n、宽度为 d 的矩形线框用导线静止悬挂在绝缘支架上。当通以大小为 I,方向如图所示的电流时,稳定后读得天平的示数为 m,则线框所受安培力方向为______,U 型磁铁两极间的磁感应强度 B=_______只考虑线框下边沿的水平边在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
15.如图所示,将一束一价的等离子体(即高温下电离的气体,含有大量的带正电和负电的微粒,而整体呈中性),以一定速度v连续喷入处在匀强磁场中的两平行金属板间,已知微粒喷入的方向与板面平行而与磁场垂直,板间距离为d,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则接在两金属板M、N间的电压表的指针稳定时的示数U=________.
16.如图所示,两平行导轨与水平面成α=37°角,导轨间距为L=1.0 m,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可调,方向垂直导轨所在平面向下。一金属杆长也为L,质量m=0.2 kg,水平放在导轨上,与导轨接触良好而处于静止状态,金属杆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通有图示方向的电流,电流强度I=2.0 A,令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最小值为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一正方形内具有磁感强度为B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A、B、C、D四点处都开小孔,不同速度的电子从A孔入射后在B、C、D孔都有电子出射,图中α=30°,则出射电子的速率比vB:vC:vD为__________,这些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比tB:tC:tD为__________。
18.如图所示,电源E,导线,导电细软绳ab、cd,以及导体棒bc构成闭合回路,导电细软绳ab、cd的a端和d端不动,加上恰当的磁场后,当导体棒保持静止时,闭合回路中abcd所在平面与过ad的竖直平面成30°,已知ad和bc等长且都在水平面内,导体棒bc中的电流I=2A,导体棒的长度L=0.5m,导体棒的质量m=0.5kg,g取10m/s2,关于磁场的最小值为____,方向___。
三、解答题
19.一根长2m的直导线,通有3A的电流,放在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0.5T.计算导线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并在图中画出安培力的方向.
20.如图所示,在长方形abcd虚线框区域内,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和垂直纸面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为B。O1为ab边中点,O1O2为长方形水平中心线,照相底片与虚线O1O2垂直且离cd边。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O1点以速度v(未知)水平射入时,带电粒子沿虚线O1O2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带电粒子从O1点水平射入的速度v不变,若撤去电场,带电粒子恰好经过d点后打在照相底片上的P点;若撤去磁场,带电粒子打在照相底片上的点。已知,,(不计粒子重力和空气阻力)。求:
(1)从O1点水平射入的速度v;
(2)带电粒子由O1点运动至P点的时间t;
(3)带电粒子打在照相底片上P、两点间的距离。
21.如图甲所示,建立xOy坐标系,两平行极板P、Q垂直于y轴且关于x轴对称,极板长度和板间距均为l,第Ⅰ、Ⅳ象限有一宽度一定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位于极板左侧的粒子源沿x轴向右连续发射质量为m、电量为+q、速度相同、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在0~4t0时间内两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电压(不考虑极板边缘的影响).已知t=0时刻进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恰好在t0时刻经极板边缘射入磁场。上述m、q、l、t0、B为已知量。(不考虑粒子间相互影响及返回板间的情况)
(1)求两板间的电压U0
(2)0~t0时间内射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都能够从磁场右边界射出,求磁场的最大宽度
(3) t0时刻射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进入磁场和离开磁场时的位置坐标
(4)若两板间电压为0,请设计一种方案:粒子源沿x轴向右连续发射的带电粒子,经过y轴右边的几个有边界的磁场后,带电粒子又返回粒子源。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D
4.C
5.B
6.C
7.C
8.C
9.B
10.D
11.C
12.B
13. 向上 安培力 向右
14. 竖直向上
15. ;
16. 1.0 T 0.2 T
17.
18. 2.5 b到a
19. ;由左手定则可判断安培力的方向向上
20.(1);(2);(3)
21.(1);(2);(3)(0,);(4)见解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