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3 06:4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1.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实施,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了解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认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意义。
3.认识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国家的民族政策,增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学习目标
本课重点
一角:高山族和满族; 两角:朝鲜族和土家族; 五角:苗族和壮族
一元:侗族和瑶族; 两元:维吾尔族和彝族; 五元:藏族和回族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第四套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元素——形象篇
你认识这些少数民族吗?
背面文字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为:汉语拼音、蒙文、藏文、维文、壮文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第五套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元素——文字篇
你认识这些文字吗?
(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相互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区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历史因素
历史上中央政权是如何加强对少数民族管理的?
汉朝
唐朝
设立西域都护
管理西域
设安西都护都护和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地区
元朝
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分别管理西域和西藏
清朝
设驻藏大臣、伊犁将军分别管理西藏和新疆
现在的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分布特点:
(1)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格局。
(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大边疆地区,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综合各方面因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了历史和现实的最佳选择!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现实因素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等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1949年
1954年
1984年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提出
5个自治区
30个自治州
120个自治县(旗)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5日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1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25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年10月1日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9日
(1)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2)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材料研读
西藏农奴边巴却
盖了50年的被子
西藏被戴上锁链的
奴隶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共同繁荣发展

1.实施共同繁荣发展的背景
四川凉山地区的彝族
处在奴隶社会阶段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共同繁荣发展

2.实施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
具体措施 意义
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
国家战略
(1)政治上: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剥削和压迫。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共同繁荣发展

2.实施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
翻身的西藏农奴和奴隶烧毁
加在他们身上的契约和债据
西藏解放
各族人民翻身做了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2)经济上
通过人才、技术、资金、物资等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共同繁荣发展

2.实施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
农业总产值 (亿元) 工业总产值
(亿元)
1952年 46.5 11.4
1978年 155.6 212.1
2016年 17646 72036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共同繁荣发展

2.实施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2)经济上
旧西藏 现在西藏(2007年)
人口寿命 35.5岁 67岁
教育 儿童入学不足2%,青壮年文盲高达95% 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入学率分别达到98.2%、90.7%/42.96%
交通 没有公路 公路通车里程48611公里;青藏铁路
文化建设 无 累计投入7亿多用于文物保护工程,维护开放400多处宗教活动场所
财政收入 1988年前为0 2007年23.14亿
(3)文化教育上: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整理少数民族的古籍文献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共同繁荣发展

2.实施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
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
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传承与发展了少数民族文化。
阅读教材,说一说在文化教育上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4)国家战略上:20世纪末,实行西部大开发。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共同繁荣发展

2.实施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
西部大开发示意图
5个民族自治区
27个民族自治州
83个民族自治县
3个民族自治州参照享受
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共同繁荣发展

2.实施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
(4)国家战略上:实行西部大开发。
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共同繁荣发展

2.实施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
(4)国家战略上:实行西部大开发。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共同繁荣发展

2.实施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
具体措施 意义
政治 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剥削和压迫 各族人民翻身做了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经济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根据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 经济得到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文化教育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传承与发展了少数民族文化
国家战略 西部大开发(青藏铁路) 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中共十九大报告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共同繁荣发展

2.实施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
1.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先后成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成立最早的是( )
A.内蒙古 B.宁夏和广西 C.西藏 D.新疆
2.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自治区域来说,这一制度有助( )
①因地制宜,发展本地事业 
②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融合 
③在统一主权下自主行使地方自治权 
④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A
B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下列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各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所有事务都完全由本民族做主
C.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D.民族自治区域是我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4.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了(   )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放宽政策 D.搞活经济政策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B
B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民族大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
共同繁荣
发展
实施共同繁荣发展的背景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
历史因素
现实因素
保障权利
维护统一
共同繁荣
经济上
发展的不平衡
实施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
政治上
文化教育上
国家战略上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提出
法律地位确定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五个民族自治区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人民当家作主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为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中央还派出大量干部到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当地建设,如孔繁森。你了解他们的贡献吗?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
孔繁森
(1944—1994)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