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21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明朝的灭亡课件(21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3 00:1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1.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知道明朝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2.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经过,分析李自成“均田免赋”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3.了解满洲兴起与清军入关等基本史实,知道明朝最终在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进逼的双重夹击下崩溃。
本课重点
学习目标
通过上述两则材料,我们对大明王朝有了初步的印象。
那么,明朝又是怎样走向灭亡的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大明印象
畅所欲言
明朝皇帝历12世,传16帝,共276年。历史上对其评价众说纷纭?说一说你同意下面哪一种说法?
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无满清之割地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我大明,堪与日月同辉!
——《明朝传奇》
我读《明史》最生气,明朝除了太祖、成祖两个搞的比较好外,其余都不好,尽做坏事!
——毛泽东
黑暗
明朝
骨气
明朝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1.政治日益腐败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皇帝大多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01.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天子,洪武,在位31年
……
03.明成祖(朱棣)——马上天子,永乐,在位22年
……
05.明宣宗(朱瞻基)——蟋蟀天子,宣德,在位10年
……
10.明武宗(朱厚照)——顽童皇帝,正德,在位16年
……
13.明神宗(朱翊钧)——20年不上朝,万历,在位47年
……
15.明熹宗(朱由校)——木匠皇帝,天启,在位7年
16.明思宗(朱由检)——悲剧人物,崇祯,在位17年
蟋蟀天子
顽童皇帝
20年不上朝皇帝
木匠皇帝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2)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断;朝中大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今大学士嵩,贪婪之性疾入膏肓,愚鄙之心顽于铁石。当主忧臣辱之时,不闻延访贤豪,咨询方略,惟与子世蕃规图自便。忠谋则多方沮之,谀谄则曲意引之。要贿鬻官,沽恩结客。朝廷赏一人,曰:‘由我赏之’;罚一人,曰:‘由我罚之’。人皆伺严氏之爱恶,而不知朝廷之恩威,尚忍言哉!”
——《明史·列传九十七·沈炼传》
1.政治日益腐败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3)宦官把持朝政,爪牙眼线无处不在。
太监魏忠贤,举朝阿谀顺指者俱拜为干父,行五拜三叩头礼,口呼:“九千九百岁爷爷”。
——吕毖《明朝小史》
魏忠贤
(1568—1627)
有四人夜饮密室,一人酒酣,谩骂魏忠贤,其三人噤不敢出声。骂未讫,番人摄四人至忠贤所,即磔骂者,而劳三人金。三人者魄丧不敢动。
——《明史刑法志》
1.政治日益腐败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2.社会动荡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富者有田,坐享七成之利,农民佃其田,终年勤劳,只有三分。
——《(福建)宁化县志》
明代《流民图》(局部)
明末,一名四川官员上奏说:“蜀昔有沃野之称……近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
——《明神宗实录》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1.起义爆发原因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根本原因: 赋税苛重,政治腐败
直接原因: 陕北连年灾荒
(陕西北部)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怠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
(明朝末年)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鹊,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
——《豫变纪略》
三饷:辽饷、练饷、剿饷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2.起义经过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陕西米脂驿卒出身的李自成参加起义,后成为起义军领袖,人称“李闯王”。
陕西起义
提出_________口号
进军______
河南
“均田免赋”
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难点聚焦——“均田免赋”口号分析
“均田免赋”
提出背景:针对土地高度集中、赋税十分沉重现状提出;
历史作用: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的要求,对于发展饥民,扩大队伍起了很大的作用。
历史评价:在中国农民战争历史上,它是第一次把对土地的要求作为一个口号明确提出来,标志着中国农民斗争进入一个新阶段。
平均土地
减免沉重赋税
《闯王》
朝求升,暮求合,
近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
管教大小都欢悦。
杀牛羊,备酒浆,
开了城门迎闯王,
闯王来了不纳粮。
农民群众对李自成部队的
真心欢迎
队伍快速发展到100多万人
严明军纪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2.起义经过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建立
_________
政权
________
自缢,结束明朝长达_____年统治
1644年,
攻克______
同年4月,
攻克___ _
西安
大顺
北京
崇祯帝
276
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阅读材料,交流讨论在明朝灭亡事件中崇祯帝要付多大责任?
人物评价——崇祯帝
崇祯皇帝“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为政“刻薄寡恩”,“急剧失措”;“对于军国大事的处理,枢要人物的升降,时常是朝四暮三,轻信妄断”;看上去尽管像是想要有所作为的“明君”, ……实际上却是“十分‘汲汲’的‘要誉’专家”,对种种积弊并不真心设法去解决。
——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
朕自登基十七载,上邀天罪,致虏陷地三次,逆贼直逼京师,诸臣误朕也。朕无颜见先皇于地下,将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首……勿坏陵寝,勿伤我百姓一人。
——崇祯《血衣遗诏》
古来亡国之君,有以酒亡者,以色亡者,以暴虐亡者,以奢侈亡者,以穷兵黩武亡者,嗟我先帝,焦虑心求治,旰(gàn)食宵衣,恭俭辛勤,万几无旷,即古之中兴令主,无以过之。
——张岱《石匮书卷第一 烈皇帝本纪》
自我评价
负面评价
正面评价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努尔哈赤
统一女真各部,史称后金。
1616年
1635年
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1.满洲兴起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2.清兵入关
明亡以后,吴三桂降清,与清军联合击败李自成军队
1644年
1645年
兵败的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遇袭牺牲,起义失败
吴三桂为明辽东边防部队将领,28岁升为山海关总兵。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城,明军主力殆尽,吴三桂几乎成为挽救明朝的“唯一救星”。但李自成触犯了官僚地主阶级的切身利益,吴三桂家产被抄,家父被捕,爱妾陈圆圆被俘,“冲冠一怒为红颜”,与李自成彻底决裂,降而复叛,引清军入山海关,联合清军夹击李自成,其仓皇撤出北京。
——余同元《崇祯十七年》
昔日驿卒李自成取代崇祯帝成为了紫禁城的新主人,但也仅维持了42天,便狼狈离开,请思考李自成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忽视满清政权,未做好防御工作
起义军攻占北京后,腐败变质
流寇主义,没有建立根据地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3.清朝确立对全国统治
顺治帝
(1638—1661)
康熙帝
(1654—1722)
雍正帝
(1678——1735)
乾隆帝
(1711—1799)
清军入关后,经过100多年努力,逐步建立和稳固了对全国的统治。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知识拓展
八旗制度与清朝崛起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建立。即把所属人员编为八个旗,将生产、行政、军事三种功能结合在一起,实行兵民合一、军政一体,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大大提高了战斗力,推动了满族社会经济发展。
八旗制度是清王朝统治全国的重要军事支柱,曾在中国历史上起过积极和进步的作用,为发展和巩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2.明末陕西北部地区发生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
A.宦官魏忠贤专权
B.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
C.明朝政府不断增加田赋征收
D.陕西北部地区发生大旱
D
1.哪项不是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 )
A.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B.天灾人祸,战火连绵
C.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
D.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B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3.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②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
③攻占北京,推翻明朝 ④山海关大战
A.①③②④ B.④②①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1635年,皇太极改哪个族名为满洲( )
A.鞑靼 B.畏兀儿 C.藏族 D.女真族
B
D
5.1636年,改国号为清的人物是(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福临 D.多尔衮
B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皇帝大多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断;
朝中大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宦官把持朝政,爪牙眼线无处不在
起义经过
明朝的
灭亡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李自成起义
推翻明朝
满洲兴起
清兵入关
逐渐确立对全国统治
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起义原因:政治腐败,赋税沉重,天灾不断
口号:均田免赋
1644年初,建立大顺政权
1644年4月,攻入北京,明朝灭亡
努尔哈赤
皇太极
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1645年,李自成牺牲,起义失败
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讲解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成为改变时局的关键人物,后来他的人生轨迹如何?你如何评价吴三桂这个人?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