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3 00:2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课标要求
熟知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军灭亡西夏和金、忽必烈建立元朝、元灭南宋的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蒙古族兴起和铁木真统一蒙古的史实;结合史料认识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族和蒙古社会的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了解忽必烈建立元朝及统一全国的过程。
2.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理解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3.了解文天祥抗元斗争的史实,体会文天祥在抗元斗争中体现的崇高气节与精神,继承和发扬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
2.教学难点
元朝统一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通过展示,让学生明确本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
视频导入 视频导入,提问“蒙古民族是如何崛起的,元朝是如何建立的,又是怎样实现全国统一的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蒙古的崛起与统一……” 以动态视频导入,通过设问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顺利进入本课的学习。
知识讲解一、蒙古的统一和发展 蒙古的统一 (1)背景 教师展示三段史料,请学生阅读材料,蒙古统一的背景 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后回答。 通过分析材料,让学生理解蒙古能够统一的背景,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形成史料意识,提升史料实证的能力。
(2)概况 教师展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形势图,展示蒙古统一的知识卡片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填写卡片。 通过形势图和知识卡片,让学生加深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过程的识记。
蒙古的发展 (1)对内革新 教师展示表格,提问“阅读教材相关史实说一说对内革新有哪些举措?这些措施分别会带来什么积极作用?” 学生阅读“相关史实”填写表格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史料,归纳总结知识点,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2)对外扩张 教师展示“蒙古的统一与扩张”形势图,讲述蒙古扩张的过程 教师展示时间轴,让学生填写蒙古对外扩张的过程 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归纳总结 教师用时间轴记述事件的方式,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
知识讲解二、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元朝的建立 教师展示忽必烈的资料卡片 教师提问“忽必烈继位后的措施,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对他完成统一大业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讲述元朝建立的过程。学生根据教师指导,阅读教材总结归纳忽必烈继位后的措施以及作用 史料、图片的展示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表格填写,有利于学生提高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2.元灭南宋 教师展示“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形势图和时间坐标轴 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梳理元灭南宋的过程
过渡:说一说 教师展示文天祥的资料,提问“陆秀夫、文天祥等人的言行体现了哪些高贵的品格?”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舍家为国、威武不屈、坚决抗元、誓死如归、忠贞节操的爱国精神
3. 元朝的统一的意义 教师展示“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形势图和元朝统一的资料 学生通过阅读元朝统一的资料,结合教材归纳总结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史料,归纳总结知识点,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随堂练习
1.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是因为( C )
A.它是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B.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开放时期
C.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D.形成了少数民族和汉族的第一次全面交融
2.1260年,他继承了汗位,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 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中统五年,他选取《易经》“至哉坤元”之义,将“中统五年”改为“至元元年”。至元八年,改国号为元。其中的“他”指的是( D )
A.铁木真 B.窝阔台 C.阿保机 D.忽必烈
3.有学者经过研究发现:两宋时,四川远离中原战火,局势一向较为安定且富庶,成都、眉山成为四川刻书中心。到十三世纪中叶,蒙古兵攻占四川地区,大肆抢掠,成都、眉山的版刻业自此一蹶不振。由此可见( B )
A.战争是破坏经济文化发展的罪魁祸首
B.社会安定是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C.经济的繁荣促进了雕版印书业的发展
D.两宋时四川地区活字印刷术比较发达
4.辽在其管辖地区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政策;阿骨打仿照汉族制度,称帝建国, 国号大金; 忽必烈采纳汉人的建议, 依据中原王朝的体制称帝建年号。这反映了( A )
A.各民族不断交流、交往和交融B.辽、西夏、元学习宋朝治国
C.少数民族政权通常重文轻武 D.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元朝统一是历史的进步,文天祥抗元又是正义的,这二者矛盾不矛盾呢?谈谈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