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3 00:2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商业发展,体会两宋时期的经济、文化繁荣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材料和图片,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和原因,培养论从史出的思维品质。
2.通过对比唐诗和宋词,知道宋词的特点;通过教师讲解,了解元曲的兴盛和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受宋元文化的魅力,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
宋词元曲的兴盛。
2.教学难点
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通过展示,让学生明确本课内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点在哪里。
视频导入 教师展示动态的《清明上河图》,让学生感受北宋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那么当时的城市生活是怎样的呢? 学生看完视频后尝试回答。 以视频为导入,吸引学生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再通过问题引发思考,从而顺利进入本课的学习。
知识讲解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兴盛繁华的大都市 教师展示“汉唐宋元都城人口数量”和“12—13世纪东西方城市人口对比”,说明这一时期开封、临安和大都的发展。 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大都市。 通过人口数据对比,学生知道宋元时期大都市的发展情况。
教师讲述北宋开封最为繁华的大相国寺,引用材料说明大相国寺的繁华热闹。然后说明大相国寺即为瓦市。设问何为瓦市,在瓦市里可以看到什么? 学生依据材料了解大相国寺的热闹,感受开封的繁华。 通过图片和材料,以开封的大相国寺为例,说明都市的繁华,再引出“瓦子”这个概念,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2.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 教师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局部,结合材料说明瓦子的概念。再次展示《清明上河图》,说明瓦子中的热闹非凡。 学生通过《清明上河图》感知瓦子的热闹。 通过图片,了解北宋瓦舍勾栏的相关情况,以此说明北宋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师出示“勾栏示意图”和几幅图片,说明勾栏的结构和演出活动。 学生了解勾栏的相关情况。
教师讲述,在勾栏有演出杂剧,说明杂剧的兴起历程。 学生了解杂剧的兴起与发展。 通过一系列图片说明杂剧的兴盛,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师展示“南宋临安城平面图”,说明不仅北宋开封有瓦舍勾栏,南宋临安的文化娱乐也很发达。 学生通过了解临安的瓦子分布情况,感受其文化娱乐的发达。 通过平面图展示临安瓦子数量之多,侧面反映临安文化娱乐业的发展。
3.备受重视的传统节日 教师展示诗词和图片,说明宋朝时,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 学生了解古代传统节日的情况。 通过诗词和图片,更直观清晰的感知宋代传统节日的重视情况。
合作探究 教师展示材料,让学生说说宋元时期都市繁华的原因。 学生依据材料回答。 通过材料说明宋元时期都市繁华的原因,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意识。
过渡:宋元时期不仅都市生活丰富多彩,文化也异彩纷呈。
知识讲解三、宋词和元曲 1.宋词 教师分别展示一首唐诗和宋词,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区别。然后教师总结宋词的特点。 学生通过对比唐诗宋词后回答问题。 通过对比,学生概括出宋词的特点。再呈现不同风格的宋词,加深学生对宋词的了解。
教师展示宋词中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说明不同派别宋词的风格。 学生通过不同风格的宋词,感知宋词的魅力。
2.元曲 教师讲解元曲的形成和“元曲四大家”。在通过关汉卿的《窦娥冤》节选说明元曲的特点。 学生了解元曲的形成与特点。 通过示意图和材料,学生了解元曲的发展,体现文化反映社会现实。
过渡:这一时期的史学也有了极大的发展,最著名的就是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
知识讲解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说说《资治通鉴》的相关情况。再以时间轴说一下“史学两司马”以及毛泽东的一段话,说明《资治通鉴》的重要性。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问题。 通过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再以材料说明《资治通鉴》的主要性,加深学生的理解。
随堂练习
1.宋代城市街道的两边可开设店铺。由于店铺开设越来越多,有的店铺要扩大营业面积,连通街大街也要侵占,以至到宋徽宗时官府不得不征收“侵街房廊钱”。这种现象可以说明( A )
A.城市商业日益繁盛 B.乡村出现了草市
C.各族政权交流频繁 D.经济重心已南移
2.孟元老的著作《东京梦华录》记录了北宋首都东京(开封)在被洗劫前的市井景象。文中写到:“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书中还提到界身巷的贵重品交易所“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由此可见( A )
A.宋朝商业繁荣 B.国际贸易凋零
C.交易金额偏小 D.雇佣关系盛行
3.以下历史事件可以从《资治通鉴》中查阅到的有( D  )
①春秋五霸 ②郾城大捷 ③鉴真东渡 ④安史之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李清照的作品在北宋灭亡以后充满了血和泪。通过对个人流离不定生活的描写,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辛弃疾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思,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这都反映了宋词( D  )
A.风格千变万化 B.形式便于歌唱
C.艺术价值较高 D.反映社会现实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宋元时期文化异彩纷呈,除了宋词元曲外,书法和绘画也有了很大发展。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了解一下这一时期书法和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