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文言文二则》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文言文二则》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24 09:01:35

文档简介

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14 文言文二则 学案
14 文言文二则 第一课时
学案
班级: 姓名: 成绩:______
一、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学弈》,能根据注释理解全文。感悟道理。
2.自主识字,掌握“援、俱、弗”三个生字,理解句意。会背诵。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阅读指导,借助注释方法,理解把握文意。能说出《学弈》蕴含的道理。
【学习难点】
结合语句理解,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三、知识构建
【素养储备】
1.写一写你学过的文言文:
2.有哪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自主学习】
1.课题:
2.体裁:
3.作者:
作品:
四、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 字词强化】
1.在田字格中写下本课生字,并标注拼音:
( ) ( ) ( )
(2)把生字抄写一遍。
2.解释下列字词:
弈: 援:
俱: 弗:
善: 使:
诲: 然:
【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
1.本课主要内容:
3.“弈秋,通国之善羿者也。”
译文:
作用:
4.“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使: 诲: 鸿鹄:
专心致志:
援: 缴:
(1) 教 下棋。
(2)两人的学习态度是(用一组相反的词概括):
5.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与:
(1)两个“之”分别代表的是

(2)译文: 。
6.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 其:
与: 然:
译文:
7.用原文回答问题:
(1)老师是谁?
(2)两人的学习态度:
(3)学习结果不同:
(4)点明原因:
8.《学弈》通过叙述弈秋教两个人下棋的事,说明在_________条件下持_______的学习态度,会得到________的结果。
参考答案
知识构建
【素养储备】
1.《司马光砸缸》《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
2.(1)借助注释 (2)借助插图 (3)联系上下文
(4)查找工具书 (5)询问老师
【自主学习】
1.课题:《学羿》
2.体裁:文言文
3.作者:孟子 作品:《孟子》
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 字词强化】
1.援 yuán 俱 jù 弗 fú
2.弈:下围棋,博弈。可作名词、动词、形容词。
援:拉、引、援助。 俱:全,都。
弗:文言副词,不。 善:擅长。 使:让。
诲:教导。 然:这样。
【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
1.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最后学习效果截然不同。
2.暖(温暖) 缓(缓冲) 援(援助)
拂(拂袖) 沸(沸腾) 佛(求佛)
俱(俱乐部) 惧(恐惧)
3.译文: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作用:开篇点明人物,为下文做铺垫。
4.使:让 诲:教导 鸿鹄:指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专心致志:致:极、尽。志:志向,志趣。 援:引;拉。
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1)弈秋教二人下棋
(2)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5.与:和
(2)译文:虽然他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但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
6.为:因为 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与: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 然:这样
译文: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7.(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虽与之惧学,弗若之矣。
(4)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8.相同 不同 不同
第 8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14 文言文二则 学案
14 文言文二则 第二课时
学案
班级: 姓名: 成绩:______
一、学习目标
1. 能借助注释,朗读理解《两小儿辩日》,了解故事内容,感悟道理。
2. 随文识记“辩”一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背诵积累。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能根据注释疏通全文,抓住人物对话描写,读懂故事情节,理解道理。
【学习难点】
熟读成诵,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内涵。领悟课文“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
三、知识构建
【素养储备】
补充完整下列名言。
1.敏而好学,
2.知之为知之, ,是知也。
3.默而识之, , 。
【自主学习】
1.课题:
2.体裁:
3.作者: ,是我国古代著名 、 、 。
四、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 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填空。
(1)争辩双方:
(2)辩议主题:
(3)辩论结果:
(4)论证亮点:
2.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
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以: 始: 去:
(1)这是第 个小孩的观点。
(2)译文:
2.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1)这是第 个小孩得到观点。
(2)译文:
3.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小孩将 比作 ,将
比作 ,意在将二者形成对比,形象表达了太阳的远近大小。
4.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沧沧凉凉: 汤:
译文:
5.孔子的态度是:
这展示了孔子 的品质。
6.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这句话是一句 ,表现了孩童
的人物特点,说明了 的道理。
7.两个小孩观点不同的原因是: 。 一个小孩从 来分辨太阳的远近,这是 角度;另一个小孩从 来分辨太阳的远近,这是 角度。
8.本篇文章说明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知识构建
【素养储备】
1.不耻下问 2.不知为不知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自主学习】
课题:《两小儿辩日》
体裁:文言文
孔子 思想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 检查预习】
1.(1)两小儿 (2)太阳的远近时间 (3)孔子不能决也 (4)两小儿都有理有据
2. 生活中要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实事求是
【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
1.以:认为 始:开始 去:距离
(1)一
(2)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2.(1)二
(2)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远,而正午时距离人近。”
3.日出时的太阳 车盖 正午时的太阳 盘盂
4.沧沧凉凉:寒冷 汤:热水
译文:(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给人)清清凉凉(的感觉),等到正午时(人)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5.孔子不能决也 实事求是
6.译文: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十分有智慧的?”
反问句 机智、可爱 学无止境
7.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 太阳形状的大小 视觉 太阳温度的高低 触觉
8.生活中要善于观察,说话要有理有据,做事要实事求是。
第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