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英语复习专题讲座课件★★2022中考英语命题趋势分析与复习备考建议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中考英语复习专题讲座课件★★2022中考英语命题趋势分析与复习备考建议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2-03-23 16:5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3张PPT)
2022年中考英语复习专题讲座★★
2022中考英语命题趋势分析与复习备考建议PPT
解读政策文件 明确命题方向
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首次提出“稳步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省级统一命题,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不得制定考试大纲,不断提高命题水平”。
2019年11月20日,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其中第4条明确提出“提升试题科学化水平。试题命制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题结构,减少机械记忆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拓宽试题材料选择范围,丰富材料类型,确保材料的权威性,杜绝政治性和科学性错误。”充分考虑城乡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增强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典型性和适切性,提高试题情境设计水平。”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要求,不断提高英语学科命题质量,发挥好考试育人的导向作用,进而推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落实,促进英语学科教学改革的深入,提高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未来中考英语命题将依据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充分贯彻“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指导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考试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进一步深化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引导,强调关键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回归教材,稳步推进考试内容改革。
1. 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冬奥会等)
2. 加大开放探究,激发学生的创
新意识和探究意识。(写作)
3. 深入考查学生理解,实践应用,
迁移创新等高阶思维能力,促
进学生思维发展。(阅读)
4. 积极探索跨学科试题,培养学
生运用超出单学科知识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纲分析
考试性质:
初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是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的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水平考试,属于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科的终结性考试。它是检测初中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反应初中英语教学效果、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考试的成绩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一级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命题依据:
《英语课程标准》、《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
考试评价标准》及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至九年
级所使用的教材。
命题原则
导向性
适切性
发展性
基本性
科学性
命题应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体现《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落实《英语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促进师生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上的转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试题素材、背景应符合学生所能理解的生活现实,考虑城乡学生认知的差异性,避免出现偏题、怪题。
试卷的命制应严格按照命题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有效发挥各种题型的功能,保持测量目标与行为目标一致,避免出现知识性、技术性、科学性错误。
命题应突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注重对问题解决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对其中所蕴含的学科本质的理解,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考查。
命题应突出对学生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英语学科素养的发展性评价,重视反映思维方法、探究活动的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提倡评价标准多样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总分
时间
形式
满分:120分
易:70%
中:20%
难:10%
整卷难度值:
0.7左右
120分钟
闭卷
考试形式
试卷结构
选择题:8个(24分)
填空题:6个(18分)
简答题:9个(58分)
填空题:6个(18分)
选择题:8个(32分)
简答题:9个(70分)
填空题:6个(18分)
选择题:8个(32分)
简答题:9个(70分)
试题结构 内容和题型 题量 分值 所占 比值 满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四节) 听句子,选出与所听句子内容相关的图画。 5题 7.5分 30% 120分
听句子,选出与句子内容相符的正确答语。 5题 7.5分
听对话,回答问题。 5题 7.5分
听两段对话或独白,回答问题。 5题 7.5分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二节) 单项填空。 15题 15分 30%
完形填空。 10题 15分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三节) 阅读理解(1篇判断型+2篇选择 型+1篇七选五)。 20题 35分 35%
第四部分 写作(共三节) 用所给词适当形式填空。 5题 5分 25%
将下列句子中的汉语部分译成英语。 5题 5分
书面表达。 1题 15分
各题型考点分析
根据新课标对听力能力的要求如下:
1.能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2.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
3.能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
4.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叙述,理解其中的情节和因果关系。
5.能在听的过程中按指令要求做出相应的反应。
6.能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
第一部分听力
中考听力试题涵盖了下列四大题型:
第一节 听句子选图片。
听关键词就可以得到答案。(特别关注名词和动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捕捉句子中关键信息的能力。句子以口语化的语句为主,涉及的面很广,考查的主要信息包括:
1.名词:食物、物品、服装、人物、动物、建筑物、交通工具、生活用品、天气、职业等。
2021年省考第一、二题(外貌、风筝)
2.动词(短语):各种活动、运动等
2021年省考第四、五题(种树、扶老人过街)
3.标识、禁令:常见的交通标识、数字、禁令等。如:
2021年省考第三题 (禁令)
备考建议:
重视基础词汇的记忆。尤其是涉及到食物、服装、人物、动物、建筑物、交通工具、生活用品、天气、职业、爱好、活动及运动的名词和动词及动词短语。
2. 多读单词及对话。
2022年命题趋势:以简单句为主,也可能加入一些简单的复合句。
第二节 根据所听句子内容选出相符的正确答语。
(主要关注疑问词或助动词, 通过这个词来判断句子的类型以及判断句子的时态。)
主要考查学生对日常交际用语的理解和应答能力。
考查的内容包括:赞美、感谢、问路、建议、
劝告、祝愿、请求许可、提供帮助、请求帮助、
打算、邀请等。
题目设计分为两类:1.提问型;2.非提问型
2021年省考
6. A. A doctor. B. 12 years old.
C. 70 dollars. (提问型)
7. A. Keeping going! B. Good luck to you!
C. Thanks a lot! (非提问型)
8. A. Never mind. B. Sure. I can’t wait.
C. Congratulations! (提问型)
9. A. Have great fun! B. What a pity!
C. Good for you! (非提问型)
10. A. It’s 20 minutes’ walk. B. It’s black and yellow.
C. It’s half past eleven. (提问型)
提问型
一般疑问句
特殊疑问句
选择疑问句
反义疑问句
非提问型
陈述句
祈使句
2022年命题趋势:还是保持一致,但会涉及一些干扰项。
备考建议:
1. 熟悉各种提问方式及应答。
2. 对交际用语进行概括。(新课标中列出的交际项目及其答语)
3. 进行小组对话练习。同学之间可以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练习。
4. 熟能生巧才能避免母语思维方式的干扰。
第三节 听对话,选答语。
(问题已经给出)
题目设置了五段对话和五个小题。这一题的问题设计都比较直接,基本上答案都可以直接获取。但也有个别的题目会涉及到推理和计算。
题目设计
这一题主要是考查具体事实和信息。话题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问题多为特殊疑问句。
内容多涉及:时间(频率、次数、先后顺序)、 地点、人物、价钱、数量、原因、目的、结果等, 有时还要对听到的信息做加工处理, 如数字运算、时间顺序、比较筛选、同义转换、因果关系等,也可能需要根据所听内容推测谈话背景,判断人物身份等。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题目中所给问题和选项内容,尽可能地去了解或猜测对话中可能涉及到的内容,培养对所听内容的预判能力,从而提高正确率。
备考建议:
2022年的命题趋势
1. 仍然会紧扣新课标和考试说明的要求。
2. 仍然会以直接命题为主。(适当增加干扰项)
3. 会适当涉及一些需要判断推测或计算的题目。
第四节听对话或独白,选择最佳答案。
题型的特点:语篇长、内容多、速度快。学
生不容易抓住所有的细节。
复习方法:
1. 可以多读教材的听力原文。
2. 养成边听边记关键信息的习惯。
主要考查学生在所听语篇中捕捉主要信息和细节理解的能力。内容涉及到人物、地点、时间,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方面。需要学生具备综合理解和推理判断的能力。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单项填空和完形填空)
单项填空是初中英语学业水平考试中一个重要的题型。题目灵活,知识覆盖面广,既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又侧重考查运用英语的能力。这种题型能较准确的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近几年考试命题向着“试题情景化,语言交际化”的方向发展。试题兼顾语法、交际用语和词汇运用
通过对近三年来的云南省中考题进行分析,不难看出考查重点依然是情景交际、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宾语从句等。其它常见中考考点也均有涉及。考查多样,考点全面。
年份/分值 2021年(15分) 2020年(15分)
考点 21. 冠词 21. 冠词
22. 情景交际 22. 名词
23. 感叹句 23. 特殊疑问句
24. 情态动词 24. 情景交际
25. 情景交际 25. 介词
26. 非谓语动词 26. 非谓语动词
27. 状语从句 27. 情景交际
28. 情景交际 28. 形容词
29. 名词 29. 动词短语
30. 副词 30. 非谓语动词
31. 形容词 31. 情景交际
32. 定语从句 32. 代词
33. 动词短语 33. 状语从句
34. 时态 34. There be句型
35. 宾语从句 35. 宾语从句
单项填空考点分析
单项填空题考查的范围主要有:
1. 基础语法知识:
冠词、数词、动词(包括情态动词、时态、
被动语态、非谓语动词)、代词、 介词、连
词、形容词、副词、名词、句子的种类(感叹
句、祈使句)、复合句 (宾语从句、定语从
句、状语从句)等。
2.日常交际用语:
历年的单项填空题中都比较注重交际用语的考
查,一般都会出现2-3分的题。
3. 关注社会热点和热点新闻。
省考题中涉及过的热点话题和新闻
32. (2021)Yuan Longping is a great scientist_______ was honored as “The Father of Hybrid Rice”.
A. when B. who C. which D. whose
25. (2020)In the last few months, the teachers have given lessons ________ the Internet as webcasts(主播).
A. for B. at C. in D. on
30. (2020)It’s necessary ________ masks(口罩)in public places during the COVID-19 period.
A. for us to wear B. for us wearing
C. of us wearing D. of us to wear
备考建议:
1. 对于每一年的必考考点,精讲多练。(冠词、非谓语动词、名词、形容词、代词、介词、连词、宾语从句等)
2. 对于轮流出现的考点,也需要掌握。(祈使句、感叹句、定语从句等)
3. 针对不同的话题,梳理交际用语的用法。
完形填空主要测试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文章的篇章结构、中心思想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它不单纯考查语法结构,而是基于语篇考查学生词语辨析、习惯用法、固定搭配等方面的能力,及对所学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快速阅读理解能力及逻辑推理判断能力等。
题材包括:幽默故事、激励、励志、关爱、亲情和具有教育意义的、哲理性的小故事等。文体多为记叙文或夹叙夹议类的短文。
完形填空题型分析
完形填空题要求填入的词主要有:构成各种时态和用法区别的动词及动词短语;名词和介词;根据上下文意思及结构必须填入的形容词、副词、代词和连词;同义词、近义词等易混词。考查以实词为主,兼顾虚词和语法结构。难点主要集中在根据上下文作正确判断的词的用法上。
年份/分值 2021(15分) 2020(15分)
体裁 记叙文 记叙文
考点 36. 形容词 36. 动词
37. 连词 37. 形容词
38. 代词 38. 副词
39. 代词 39. 名词
40. 副词 40. 动词
41. 连词 41. 介词
42. 介词 42. 代词
43. 动词 43. 形容词
44. 名词 44. 数词
45. 形容词 45. 连词
完形填空考点分析
备考建议:(完形填空的位置)
教会学生解题思路:
(1)平时要训练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大意的能力。
(2)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结合选项,深入句意。
(3)放眼全文,综合语法结构和词语搭配等规则,
对选项进行分析、比较和筛选,初步选定答
案。
(4)将答案带入文中逐一验证。
(5)做好限时练习,训练做题速度。
阅读理解
题型分析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题主要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包括:
1)理解主旨和大意的能力;
2)把握文章的事实和细节的能力;
3)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含义的能力;
4)依据短文内容和考生应有的常识进行推理判
断的能力;
5)理清指代关系的能力;
6)推断作者的意图和态度的能力;
7)理解文章的脉络结构的能力。  
阅读理解的题目设计:
(1)细节理解题; (2)推理判断题;
(3)数据推算题; (4)归纳总结题;
(5)主旨大意题; (6)词义猜测题;
(7)词句理解题 (8) 判断正误题
试题中所选的阅读文章题材多样化,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地理、科学技术、风土人情、人物传记、寓言故事等各个方面。体裁多样化,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以及新闻报道、广告、通知、操作说明、表格等各种文体。
(9)关注
七选五
备考建议:
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不同的题型。
读全文,抓主旨。
主题句,很关键。
带问题,找细节。
上下文,猜词义。
多核对,排干扰。
主旨大意题
细节理解题
词义猜测题
推理判断题
2. 除了注意训练时的题材的多样性外、还要注意体裁的多样性:
记叙文、应用文(如广告)、说明文、议论文。
2022年的命题趋势:
1. 题材多样化、体裁更丰富。
2. 题型设计基本与往年保持一致。
第四部分写作
第一节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这一部分是考查学生对名词、动词、代词、形容词、副词和数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具体运用。
2022年的命题趋势:不会有太大变化。
备考建议:
2. 掌握词语词形的相互转换。如:
名词
形容词
3. 前缀后缀的使用。如:
un- ,dis-, -tion, -ness…
1.读懂句意,明白设空点所缺成分。
第二节 将句子中汉语部分译成英语
考试要求:主要考查英语短语或词组在句子中的活用能力。
考查内容:1)动词词组
2) 名词词组
3)介词短语
4)形容词词组
5)固定搭配
备考建议
2022年的命题趋势:
1. 考查教材中出现过的动词词组、名词词组、介词词组、形容词词组。
2. 新词组。(用学过的单词组合而成的新词组)
1. 复习整理固定词组搭配。
2. 让学生用所学过的单词组词。
第三节 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主要考查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对单词,句型,语法的实际操作能力。
备考建议:
1. 教会学生怎样审题。
2. 训练时可以只写片段,话题可以涉及到写人记事,理想计划,经历体验等,关注核心素养。
3. 注意收集素材。如:好词、好句。恰当使用好词、美句或可以显示个人功底的句子能增添文章的色彩。
书面表达写作技巧





语言准确:
结构清晰:
内容完整:
内容详实,表达丰富。立意较高,具有正能量,能较好反映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趋向。
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前后逻辑关系恰当。能运用适当的连接词使文段通畅,过渡衔接自然。
语言表达符合英文习惯,语法运用正确。能使用少量较为高级的句式,能正确运用复合句。
书面表达
二、三轮复习建议
中考复习建议
一般来说,学校的复习从3月份开始启动,老师会根据时间和内容进行“三轮复习”。通常有两种复习方式:第一种先走课本,复习基础知识,再复习语法板块,然后综合能力提升;第二种把词汇复习板块、语法复习板块、专项复习板块结合起来,穿插复习,同时贯穿方法指导,让学生尽早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和良好的解题策略。
中考复习建议
对基础知识板块的复习,可以采用“滚雪球”的方式来复习。把英语书的单词表从头到尾过一遍。可以借助词条来进行复习。在课堂上复习时可以采用联想记忆法复习词汇,将很接近的词汇联系在一起,提出一个词,然后联想其他,要使用“巧劲”复习,要懂得融会贯通,采用联想法把初一到初三的知识结合起来。
中考复习建议
对语法板块复习时,首先要建立知识框架,如词法、句法、语法;其次,要根据考试说明掌握每一项的特点、考点、重点、难点,以及易错点;第三,要有针对性地练习巩固。
中考复习建议
对综合能力板块的复习,即题型复习,要对中考题型进行强化训练。对于每一种题型都要找出它的特征是什么?答题技巧是什么?答题关键在哪里?容易出错的点在哪里?还要找出学生的薄弱项是哪一种题型,以便更好地进行训练。
中考复习建议
分层指导:根据学情的差异性,在复习过程中注重做好培优辅差,使不同的学生均有所提高。具体措施如下:
1. 优生:跟进优生,确保优生稳中提升。
2.提升生 :1)夯实基础,加强基础题的反复训练。2)弄清楚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并突破。3)给予学生以学法指导。4)加强学生心理辅导,提升自信心。
3.学困生:1)端正学生学习和考试态度,增强自信心。2)引导学生制定适合学生自己的小目标。3)反复训练基础,适当进行原题考试,提升解题能力和自信心。4)给予学生学法和解题技巧。
区统测前课时规划
教学进度:
课时1:教材知识研究 八年级上Unit 1-2 +小单(讲练结合)
课时2:教材知识研究 八年级上Unit 3-4 +小单(讲练结合)
课时3-4:专题:名词
课时5:专题名词习题讲解
课时6:教材知识研究 八年级上Unit5-6 +小单(讲练结合)
课时7:教材知识研究 八年级上Unit7-8 +小单(讲练结合)
课时8:周测试卷讲解
复习五忌:
1.脱离教材,复习随意。
(复习应该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
2. 偏重难题,放弃基础。
选择材料时,难度应该和近几年的中考
题难度一致。
3. 复习方法单一。
不同的题型,要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
复习五忌:
4. 滥用套题,备课粗糙。
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自行组题训练。切忌以讲代练、以考代教、以教带学。
5. 忽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复习不只是知识的总结和操练,应体现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不同的学生,复习重点可能不同。
从注重教什么到关注为什么教
从注重学科逻辑到关注生活逻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