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地位
外在形象 外貌、动作 正面
作者(“我”) 语言
分类
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环境烘托 侧面
人 理想、志趣
物 内在形象 人生态度 知人论世
形 人生经历
象
1.形象特征
答题步骤 2.具体分析
3.概括社会意义或作者情感
送别类(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叙写别后的思念):杨柳、长亭、南浦、酒
诗 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亮、鸿雁、莼羹鲈脍、捣衣、双鲤
愁苦类(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凉气氛):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斜阳、夕阳
意象
歌 爱情类(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红豆、莲、连理枝、比翼鸟
闲适类(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五柳、东篱、三径
的 抒情类(或托物言志、或抒发感慨):菊花、梅花、松柏、黍离、冰雪、草木
景 豪放类: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广袤高远、旷达洒脱
形 物 清幽类: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恬静优美
形 意境 伤感类:凄清冷寂、孤寂冷清、哀怨含蓄、蕴藉风流、朦胧缥缈
象 象 超脱类:超脱世俗、远离尘嚣、高雅脱俗、超凡脱尘、风致雅洁
华美类:富丽堂皇、华美绚丽、华妙艳丽、瑰丽神奇、色彩斑斓
1.意象+画面
答题步骤 2.意境+具体分析
古 3.分析诗人情感
事 类型 言志
代 物 言情
形 1.形象特征
诗 象 方法 2.具体分析
3.托物言志、借物抒怀,表达诗文感情
歌 比拟→动静转换、移情于物
活用→化静为动
鉴 动词 一般→突出物的特征
赏 一般
鉴 形容词 表颜色的词 富有画面感,渲染气氛,强化情感,丰富意蕴
赏 数词→描景状物、渲染气氛、表情达意、虚实递更
叠词→增强韵律感、加强感情的表达效果
重点
诗 副词、连词→疏通文气 、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
炼字
歌 (诗眼)
1.点字+释义
的 答题步骤 2.放在句中描绘画面
3.手法+效果成情感
语
意象、画面、情感
赏析角度 技巧
言
炼句 结构(位置):总领、承接、铺垫、照应等
(赏句) 1.概括诗句内容
答题步骤 2.抓住特点赏析
3.分析句子在结构情感上的作用
素:质朴、清新、淡雅、自然、平实、平淡、朴素
常用语言 丽:绮丽、华美、绚丽、华丽、 工丽、瑰丽、藻饰
风格术语
直:明快、简洁、浅白、浅近、晓畅、活泼
语言 曲:委婉、含蓄、朦胧、蕴藉、隐晦
特色
(语言 阴:柔婉、凄靡、苍凉、深沉郁、细腻
风格) 阳:雄健、豪放、刚劲、浑厚、雄劲
1.点出特色(风格)
答题步骤
2.分析如何体现
1
叙述: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展、发展、变化过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值得纪念的往事)
观察角度:俯视、仰视、远近、高低、上下、内外
角度 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 时间:时令、晨昏
表达 环境所作的具体生动刻画
方式 技巧: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自描、工笔、细节描写、
点面结合、视听结合、多感官结合、明暗结合(色彩)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的爱憎、好恶、 直接抒情 (触景生情、融情 乐景乐情、哀景哀情——渲染烘托
喜怒、哀乐等 (直白) 于景、情景交融) 乐景哀情→反衬
主观感情 间接抒情 托物言志 景物之形象特征
(隐晦) (借物抒怀) 诗人之精神品质 拟人
借古讽今 古人古事的特点→自身、现世(对比)情感:怀人伤已,怀古讽今、理性思考
比喻:使表现的内容更具体、生动、形象
比拟:使表现内容生动形象、增强感染力
借代:突出人和事物的特征,收到形象鲜明的艺术效果
夸张:突出事物的特征,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对偶:整齐对称、节奏鲜明、语言简炼、表意集中含蓄
鉴 排比:节奏鲜明、增强气势、突出强调内容、增强感情反复:①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②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③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修辞 反问:①加强语气;②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强读者印象;
赏 手法 ③增强文中的气势,奠定激昂或愤激的感情基调
设问:①引人注意,启发思考;②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③强烈地表达情感
诗 互文:①语简意丰;②有强调作用;③使行文错落有致,富有情趣和节奏感
双关:①表达含蓄、幽默;②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歌 反语:①加强表达强烈的揭露、批判、讽刺或嘲弄的情绪;②增强幽默风趣感
通感:①化抽象为具体,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②充实丰富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的 顶真:首尾相联,上递下接,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古 列锦: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连缀,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
表 用典:①表情达意委婉含蓄着②言简意丰③使诗文典雅
代 渲染: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正面着笔)达 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出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
诗 表现
事物,达到空出本意的目的。“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侧
技 面着笔,只写侧面一面)手法 衬托: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正衬,反衬)(写两面,
(狭义)
巧 但是是为了突出其中一面)歌 对比:把对立的事物,(景,境,人,情)前后相叙,加以比照,来使人从中所有感悟(对举的双方是为了
通过对比得出另外的结论)
其他:抑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褒贬(富褒于贬,明褒实贬)象征,比兴,联想想象,对面落笔(对
鉴 写,悬想,一笔两面)点染(点:点明情感内涵,染: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
起:定基调:交代人、时、地、事、环境;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奠定基调;统领全
赏 篇,设置线索,照应题目(如果首句设问,那么就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含义:就是一首诗 承:起续境:起句的延续和深化,两句之间可互为佐证:承句或承联多为写景或写事,
是如何开头、展 在结构上①承上启下;②为下文铺垫和蓄势
结构 开、变换、衔接、 转:制造波澜: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
技巧 结尾的 上的转换(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第三句)
(篇章 ①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
结构) 合:妙合主旨,收束全诗, ②卒章显志,点明题旨
照应开头,照应题目 ③照应上文或题目,并后呼应,使诗歌结构严谨
④言有尽而无穷,使回味无穷
常见术语:首尾照应、首句标目、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景后情,浑然天成,卒章显志,以景结情,过
渡,照应,伏笔,铺垫
①寄情山水,对自然与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②对悠闲舒
适的隐居生活的向往;③抒写政治上的失意和对世事的感
即事 (古人常以一事而生发,抒写内心的 慨;④对现实愤慨不满和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
评 (景) 感慨,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 情感 惆怅之情;⑤宦海沉浮,仕途失意的苦闷;⑥洁身自好,
价 抒怀 人生感悟,闲情逸趣,出行偶感,就 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⑦伤春悲秋;⑧人生短暂,青春易
诗 [即事 事抒怀;勉亲励子,念旧怀亲;赠答 逝的伤感;⑨世事多变,沧海桑田。
歌 (景) 应求,迎来送往;闲情逸趣,哀伤淡
感怀] 愁;官场变化,人生得失) 鉴赏要点:①事(景):什么事(景)触发了作者的思绪;内 ②“怀”:诗人因所遇之事(景)抒发了什么感怀。
容 ①表现时代和社会状况(针砭时弊);
和 咏物 情感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 ②抒发自身的愁情幽愤;观 言志 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借以抒 ③表达志向,寄寓高尚的节操;点
发思想感情的诗歌 ④表达喜好和兴趣。态 鉴赏要点:物的特点→人与物的契合点→寄托的情感志趣
度
山水田园 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对归隐生活的向往;②对美好的田园山水的喜爱与向往;③对现实的不满
①表达对历史人物的仰慕,抒发建功立业的渴望;②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悲愤;
咏史怀古(咏古迹、 ③对历史兴亡的评价,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④褒贬古今人物,评判历史事件;
咏古事怀古人) ⑤对现实的不满和抨击。
①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豪情,渴望建功立业;②思念故土亲人;③边塞奇异的风物;
边塞军旅 ④报国无门,壮志未酬感慨;⑤对战争的厌恶,对太平生活的向往;
⑥对百姓的同情,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愤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