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多普勒效应综合训练(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6多普勒效应综合训练(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3 09:3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6多普勒效应
一、选择题(共15题)
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换用木锤替代橡胶锤敲击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
B.当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参与振动的频率等于声波频率
C.空气中超声波传播速度远大于普通声波传播的速度
D.超声波迎着汽车行驶方向发射,汽车越快,仪器接收到的反射回波的频率越低
2.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多普勒效应(  )
A.夏日雷声轰鸣不绝
B.有两只相同的音叉,若一只被敲击振动发声,发现另一只也振动发声
C.战场上士兵听到敌方炮弹飞行声音和听到我方炮弹声音不同
D.“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受迫振动时,驱动力频率越高,受迫振动的物体振幅越大
B.因衍射是波特有的特征,所以波遇到障碍物时一定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C.两列波发生干涉,振动加强区质点的位移总比振动减弱区质点的位移大
D.医生利用超声波探测病人血管中血液的流速应用了多普勒效应
4.一列迎面驶来的火车发出鸣笛,则静止的观察者听到声波变化正确的是(  )
A.频率变高 B.频率不变 C.波速变大 D.波长不变
5.下列关于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次声波比超声波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B.海啸发生后尚未到达海岸边,沿海渔民没有反应,但狗显得烦噪不安,这是因为次声波传播速度比超声波大
C.当声源相对于观察者匀速远离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可能变高,也可能变低
D.发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因为声源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6.下列关于多普勒效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多普勒效应是当波源和观测者相对介质运动时,观测频率与波源频率不同的现象
B.机械波和光波都能发生多普勒效应
C.当波源静止,观测者向着波源运动时,观测者接收的波速不变,波长变长
D.观测者静止,波源向着观测者运动时,观测者接收的波长变短,波速不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交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是利用了波的多普勒效应
B.紫外线的穿透本领较强,医疗方面可以杀菌消毒还可以透视
C.医生用超声波检查胆结石,是因为超声波波长较长,遇到结石更容易发生衍射
D.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采用1880~2690MHz间的四个频段,该电磁波信号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是均匀变化的
8.如图甲所示,男同学站立不动吹口哨,一位女同学坐在秋千上来回摆动,据图乙,下列关于女同学的感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女同学从A向B运动过程中,她感觉哨声音调变低
B.女同学从E向D运动过程中,她感觉哨声音调变高
C.女同学在点C向右运动时,她感觉哨声音调不变
D.女同学在点C向左运动时,她感觉哨声音调变低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
B.当波遇到障碍物时,一定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C.当两列波发生干涉时,振动加强点的位移始终最大
D.当波源的频率发生变化时,就会发生多普勒效应现象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受迫振动时,驱动力频率越高,受迫振动的物体振幅越大
B.医生利用超声波探测病人血管中血液的流速应用了多普勒效应
C.两列波发生干涉,振动加强区质点的位移总比振动减弱区质点的位移大
D.因衍射是波特有的特征,所以波遇到障碍物时一定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11.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波源与观察者都运动时,才会发生多普勒效应
B.当波源与观察者运动的速度相同时,不会发生多普勒效应
C.只有机械波才能发生多普勒效应
D.只要波源运动,就一定会发生多普勒效应
12.如图所示,静止的雷达测速仪发射频率为的超声波,该超声波被迎面驶来的汽车反射后,又被接收到。则(  )
A.接收到的反射波频率等于
B.的发射波与的反射波相遇会发生干涉
C.反射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运动速度有关
D.根据接收到的反射波的频率可确定的速度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生多普勒效应时,波源的频率变化了
B.发生多普勒效应时,观察者接收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C.多普勒效应是在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
D.多普勒效应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首先发现的
E.当观察者向波源靠近时,观察到波的频率变小
14.下面哪些应用是利用了多普勒效应(  )
A.利用地球上接收到遥远天体发出的光波的频率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
B.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汽车发射一个已知频率的电磁波,波被运动的汽车反射回来,根据接收到的频率发生的变化,就知道汽车的速度,以便于进行交通管理
C.铁路工人将耳朵贴在铁轨上可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
D.有经验的战士利用炮弹飞行的尖叫声判断飞行炮弹是接近还是远去
15.如图甲所示,O、P为介质中的两点,O为波源,OP间距为6m。t=0时刻O点由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向右产生沿直线传播的简谐横波,图乙表示t=0时刻开始P点振动的图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的波长12m
B.该波的波速为2m/s
C.该波的周期为4s
D.从开始振动到t=10s,质点P经过的路程为1.6m
E.若波源O向右靠近P点运动,则P点的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小于波源的频率
二、填空题
16.男生的声带一般宽而厚,振动频率________(选填“高”或“低”),所以声音低沉;女生的声带一般窄而薄,振动频率________(选填“高”或“低”),所以声音尖细;说话的嗓门有大有小,这是声音的________不同。
17.有多普勒效应时,波源的振动频率并没有发生变化,而是接收者接收的频率发生了变化,远离波源的接收者接到的频率变大,接近波源的接收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小( )
18.利用光波的频率变化,计算星球________或________我们的速度。
19.沿直线行驶的汽车通过某观察站时,观测到汽车发出鸣笛频率由1200HZ下降到1000HZ,已知空气中声速为330m/s,则汽车行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
三、综合题
20.蝙蝠是通过声波的反射来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物的。科学家在蝙蝠飞行的空间里横跨了很多系有铜铃的绳索,蝙蝠黑暗中在此空间飞行时不会碰撞这些绳索而导致铜铃发声。据此,你认为蝙蝠发出的声波频率应该具有怎样的特征?尽可能用数量级来描述你的估算。
21.警车鸣笛从你身边飞速驶过,对于警车向你靠近和警车远离的过程,你会听到警笛的声音在变化,思考下列问题:
(1)你听到警笛的音调有何不同?
(2)实际上警笛的音调会变化吗?
(3)听到音调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2.蝙蝠有完善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器官,一只蝙蝠以的速度垂直于墙飞行,且以的频率发超声波,并经接收到回声。若声速是,求蝙蝠发射超声波时离墙的距离及蝙蝠所发出的超声波的波长?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音叉振动的频率等于其固有频率,故A错误;
B.波传播时,介质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故B正确;
C.超声波也是声波,传播速度与普通声波相同。故C错误;
D.汽车越快,反射回波的频率越高。故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
A.夏日雷声轰鸣不绝,属于声波的反射,故A错误;
B.有两只相同的音叉,若一只被敲击振动发声,发现另一只也振动发声,这是声音的共振,故B错误;
C.战场上士兵听到敌方炮弹飞行声音和听到我方炮弹声音不同的现象是多普勒效应,故C正确;
D.“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波的衍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
A.物体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当系统的固有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时,振幅达最大,这种现象称为共振,故A错误;
B.一切波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发生衍射现象,但只有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想差不多,或比波长小时,衍射现象才明显,故B错误;
C.两列波发生干涉,振动加强区质点的振幅总比振动减弱区质点的振幅大,不能说振动加强区质点的位移总比振动减弱区质点的位移大,故C错误;
D.医院检查身体的“B超”仪没有用到多普勒效应,而彩超则是通过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来确定血流的速度,显然是运用了多普勒效应原理,故D正确。
故选D。
4.A
【详解】
根据多普勒效应,波在波源移向观察者接近时接收频率变高,波长变短,波速不变,则一列迎面驶来的火车发出鸣笛,则静止的观察者听到声波变化是频率变高,波长变短,波速不变,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A
【详解】
A.波长越长越容易发生衍射,次声波的波长比超声波的波长长,故次声波比超声波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A正确;
B.海啸发生时,发出很强的次声波,狗能接受到次声波,但人无法接受次声波,故B错误;
C.根据多普勒效应,当声源相对于观察者匀速远离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变低,故C错误;
D.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观察者和波源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声源的频率没有变化,是接受到的频率发生了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6.C
【详解】
A.多普勒效应是当波源和观测者相对介质运动时,观测频率与波源频率不同的现象,A正确;
B.机械波、电磁波和光波都会发生多普勒效应,B正确;
CD.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当波源靠近接收者时,接收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比波源频率高,波速不变,根据
波长变短,C错误D正确。
故选C。
7.A
【详解】
A.交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是利用了波的多普勒效应,A正确;
B.紫外线可以杀菌消毒,但不能透视,X射线的穿透能力较强,B错误;
C.医生用超声波检查胆结石,是因为超声波波长较短,遇到结石不容易发生衍射,C错误;
D.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采用1880MHz﹣2690MHz间的四个频段,该电磁波信号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是周期性变化的,D错误;
8.D
【详解】
根据多普勒效应 ,靠近声源时,哨声音调变高,远离声源时,哨声音调变低,所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A
【详解】
A.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A正确;
B.只有当缝、孔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时,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B错误;
C.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的位移可以最大,也可以最小,即为零,C错误;
D.多普勒效应是观察者与波源有相对运动时,接收到的波频率会发生变化,但波源的频率不变,D错误。
故选A。
10.B
【详解】
A.物体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当系统的固有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时,振幅达最大,这种现象称为共振。故A错误;
B.医院检查身体的“B超”仪没有用到多普勒效应,而彩超则是通过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来确定血流的速度,显然是运用了多普勒效应原理。故B正确;
C.两列波发生干涉,振动加强区质点的振幅总比振动减弱区质点的振幅大,不能说振动加强区质点的位移总比振动减弱区质点的位移大。故C错误;
D.波的干涉现象和明显的衍射现象都是有条件的,故D错误。
故选B。
11.B
【详解】
A.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会发生多普勒效应,可以是波源运动,观察者静止,也可以是波源静止,观察者运动,也可以是同时运动,但速度不能相等,故A错误;
BD.当波源与观察者运动的速度相同时,无相对运动,相当于二者相对静止的情况,不会发生多普勒效应,故B正确,D错误;
C.多普勒效应是波动过程共同有的特征,这里的波动包括一切波的传播过程,故C错误。
故选B。
12.D
【详解】
AB.多普勒效应是指波源或观察者发生移动而使两者间的位置发生变化,使观察者收到的频率发生了变化;若声源和观察者靠近时,频率会变大,所以接收到的反射波频率大于,由于频率发生变化,的发射波与的反射波相遇不会发生干涉,故AB错误;
C.同一介质中波的传播速度相等,故C错误;
D.设接收到的反射波的频率为,a发射的波的频率为f0,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车的速度为,由
可知根据接收到的反射波的频率可确定的速度,故D正确。
故选D。
13.BCD
【详解】
ABCD.多普勒效应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首先发现的;当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会发生多普勒效应;发生多普勒效应时是接收到的频率发生了变化,但波源的频率没有变化。故BCD正确,A错误;
E.当观察者向波源靠近时,会观察到波的频率变大,故E错误。
故选BCD。
14.ABD
【详解】
A.凡是波都具有多普勒效应,因此利用光波的多普勒效应便可以测定遥远星体相对地球运动的速度,A正确。
B.被反射的电磁波,相当于一个运动的物体发出的电磁波,其频率发生变化,由多普勒效应的知识可以求出运动物体的速度,B正确。
C.铁路工人是根据振动的强弱而对列车的运动作出判断的,C错误。
D.炮弹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声波,人耳接收到的频率与炮弹的运动方向有关,D正确。
故选ABD。
15.ACD
【详解】
ABC.由图乙知,振动从O传播到P需要2s,则波的传播速度
由图乙知,质点振动的周期是4s,波的周期是4s.据
可得,波的波长
故AC正确,B错误.
D.从开始到t=10s,质点P振动的时间是8s,即2个周期,所以质点P经过的路程
故D正确;
E.若波源O向右靠近P点运动,则P点的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大于波源的频率.故E错误。
故选ACD。
16. 低 高 振幅
【详解】
男生的声带一般宽而厚,说明声带振动慢,所以频率低;
女生的声带一般窄而薄,说明声带振动快,所以频率高;
响度是声音的三个特征之一,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说话的嗓门有大有小是说声音的振幅大小不同。
17.错误
【详解】
根据多普勒效应,远离波源的接收者接到的频率变小,接近波源的接收者接收到的频率变大,故原题说法错误。
18. 靠近 远离
19.30m/s
【详解】
设声波的速度为:c=330m/s,声波的波长为λ,汽车的速度为v,
则有:1200=,1000=
则有:,整理得:22v=2c
解得v=30m/s;
20.我们人耳能听见的声音频率范围在到之间,蝙蝠发出的是超声波,频率大于。
21.(1)警车驶来时,音调变高;警车远离时,音调变低;(2)实际上警笛的音调不会变化;(3)见解析
【详解】
(1)警车驶来时,音调变高;警车远离时,音调变低
(2)实际上警笛的音调不会变化
(3)警车与观察者如果相互靠近,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加;二者如果相互远离,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因此会感觉警笛音调变化
22.,
【详解】
声音传播时蝙蝠也在向前运动,设蝙蝠的速度为,声音的速度为,蝙蝠发出超声波时到墙的距离为,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

解得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