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1.8测试“过山车”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1.8测试“过山车”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23 10:1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测试“过山车”
一、选择题
1.下列符合“过山车”设计要求的是( )。
A.轨道的总长应在2米以下
B.轨道的坡度没有变化
C.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2.下列对方位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北 B.东 C.南北
3.“过山车”在检测小车的运动情况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秒表记录运动的时间
B.可以用卷尺测量运动的距离
C.制作好后的“过山车”不能调整
4.要加快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的运动速度,下面方法中合理的是( )。
A.减小过山车轨道起点的高度
B.用粗糙的轨道做过山车
C.增加过山车轨道起点的高度
5.在搭建“过山车”时,你认为不合理的做法是( )。
A.先从“过山车”的起点或终点开始拼搭
B.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拼搭,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图进行微调。
C.抛弃设计图,随意拼搭。
6.为了让“过山车”运动得快、运动得远,小球的起点往往在“过山车”的( )。
A.最高处 B.中间处 C.最低处
7.加快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的运动速度,下列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增加过山车轨道起点的高度 B.用更加光滑的轨道做过山车
C.减小过山车轨道起点的高度 D.减少弯道
8.过山车上的小球只在其中某一段轨道中运动时,不会做出下列哪种运动形式( )。
A.摆动 B.振动 C.滚动
9.在测量我们制作的“过山车” 轨道时,能准确测量的工具是( )。
A.软尺 B.三角板 C.直尺 D.毛线
10.下列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快慢的方法,错误的是( )。
A.小球在不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长,它的速度就大
B.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长,它的速度就大
C.小球在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少,它的速度就大
二、填空题
11.测试“过山车”时,描述小球的位置需要用方向盘判断( ),用软尺测量( )。
12.在观察“过山车”运动过程中,描述小球的位置,以____________为中心,可以用___________判断方向,用__________测量距离。让小球从__________滚下,小球的运动形式有移动、转动、滚动。如果要让小球运动得___________,可以改变轨道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状态。
13.如果要让小球运动得更快,可以让“过山车”的_________轨道_________。
14.确定和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三个条件:( )、( )和( )。
15.在测试“过山车”活动中,我们可以用( )判断方向,用( )测量距离。
A.软尺B.秒表C.方向盘
三、判断题
16.比较不同组的“过火车”可以用软尺或细绳来测量距离。( )
17.想加快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的运动速度,可以降低过山车轨道起点高度。( )
18.描述小球的位置时,只需说明小球距离起点有多远就行了。( )
19.“过山车”只有一种搭法,所以小球的滚动速度不能改变。( )
20.通过测试“过山车”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只利用秒表、细绳,就可以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了。( )
四、实验题
搭建“过山车”
21.(1)小明搭建自制“过山车”的过程,请你给搭建工作排序。
(③)对自制的“过山车”进行测试。
( )寻找材料进行搭建。
(④)改进完善后进行评价。
( )画图设计“过山车”的轨道路线。
22.小明自制搭建的“过山车”轨道由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组成。
测试“过山车”时,小球应该从图中__________位置开始运动(填A或B),如果要准确测量小球的运动距离我们可以借助软尺进行测量。
23.“过山车”设计合理,小球滚完全部轨道不脱轨的是( )。
A.“过山车”的坡度要多且越大越好
B.曲线轨道坡度要小些,直线轨道可以大些
C.轨道起点一定要放在低处
24.下列“过山车”设计要求合理的一组是( )。
①“过山车”轨道总长应该在2米以上;
②轨道设计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搭配
③设计简单些可以全部采用直线轨道
④轨道坡度曲线的要越大越好,直线的要小些
⑤轨道设计要有一定的坡度,可以更好的运动
⑥“过山车”制作好后结构一定要稳定
⑦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且不能脱轨
⑧轨道的长度没有具体的要求,要以控制在1米以内
A.①②④⑤⑦ B.①③⑤⑥⑧ C.①②⑤⑥⑦
五、综合题
如下图,某实验小组设计和搭建了一座“过山车”。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25.他们搭建的“过山车”有直线和__________这两种类型的轨道。
26.他们利用____________(填“平面”或“斜面”)可以让某些物体从A起点一直滑到B终点。
27.他们分别把一个立方体小木块、一颗小钢球和一颗小木球放在A起点的位置上,最有可能保持静止状态的是( )。
A.小木块 B.小钢球 C.小木球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C
4.C
5.C
6.A
7.C
8.A
9.A
10.A
11. 方向 距离
12. 起点 方向盘 软尺 高处 更快 坡度 曲直
13. 直线 坡度变大
14. 参照物 距离 方向
15. C A
16.√
17.×
18.×
19.×
20.×
21. ② ①
22.A
23.B
24.C
25.曲线
26.斜面
27.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