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5.2《图形旋转》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5.2《图形旋转》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23 10:5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图形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下教科书第83—84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认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的含义,掌握旋转的三要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形象思维。
3.让学生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变化的兴趣,并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里的应用。
教学重点:
认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掌握旋转三要素及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的方法。
学具:
每位学生准备一副三角尺和一张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检测课前学习,理解旋转概念
1. 钟摆和秋千的运动是平移还是旋转?(图片见书本)
学生回答后,理解旋转的概念:像钟摆和秋千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这种现象就是旋转。
二、观察指针的旋转,明确旋转三要素
1. 师提问后,学生自由回答,最后师小结,旋转三要素。
课件出示(仔细观察:这个钟面上的指针是怎么旋转的?)
生: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30°
2.练习
出现钟面后请个别学生回答。(课件出示钟面)
从“3”旋转到“6”,指针绕点(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
3.“微学体”探讨1:
从“ ”到“ ”,指针绕点( )按( )时针方向旋转了( )°
师小结:我们在描述物体的旋转时,要说清楚旋转的三要素,即中心、方向、角度。
三、动手操作,感悟旋转性质。
1.线段的旋转
师:刚才大家都能准确描述旋转,那能不能画出线段旋转后的图形呢?请准备好铅笔和三角尺,拿出练习纸,完成第1题的第1小题。
学生独立完成第1小题:
(1)教师拍照反馈,问:怎么判断旋转90度?
(2)学生回答后,黑板上演示,教师强调用三角尺。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线段OA和旋转后线段OA’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预设:O点不变,长度不变,位置变了。)
(4)课件出示线段AB,要求学生在练习纸上画一条线段AB长2厘米,教师在黑板上画,然后出示第2小题。师:画之前我们用铅笔演示一下,旋转后的线段约在什么位置?(师生拿笔演示,师提示旋转中心,旋转方向,角度)
(5)学生独立画,教师拍照上,反馈。(反馈时先请一位孩子上台正确画出线段AB’,再反馈错误例子。)
2.图形旋转
(1)师:线段的旋转同学们掌握的很好,接下来我们来画三角形旋转后的图形,完成练习第2题(有困难的孩子可以拿出三角尺操作一下再画)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拍照。
(3)“微学体”探讨2(组长组织)
如何确定三角形旋转后的位置?你是怎么画的?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4)反馈时学生解决探讨的问题。(先反馈正确答案,再纠错)
(预设:两条直角边是三角形的一部分,整个三角形旋转了90°,所有的边也都旋转了90°,所以我们只要把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再把所有的边连起来就可以了。要注意的是,旋转前后对应的边的长短应该相等。)
(5)全体观看教师画三角形旋转后图形的视频。
3.拓展练习
大家学会了吗?接下来我们挑战高难度,完成练习第3题。(课件出示题目)
四、感受旋转的应用
师:刚才我们通过三角形的旋转创造了一个漂亮的风车,生活中有很多图案都是通过旋转产生的,我们一起来欣赏。
五、总结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配套》P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