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学校花圃所种的花卉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则应施用( )
A.硝酸钾 B.碳酸钾 C.尿素 D.碳酸氢铵
2.2021年12月31日晚上7:00,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22年新年贺词,文中提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A.加高工厂烟囱能消除有害废气对空气的污染 B.用无磷洗涤剂,能有效减少水体污染
C.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D.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
3.可以把盐酸、氯化钙、氯化钠三种无色溶液一次区别开的试剂是 ( )
A.Na2CO3溶液 B.NaOH溶液 C.蒸馏水 D.硫酸溶液
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植树造林,防沙降尘 B.焚烧垃圾,净化环境
C.禁用农药,保护水源 D.深埋电池,消除污染
5.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分子的不断运动
B 气体容易压缩,液体、固体不易压缩 液体、固体中分子间无间隔
C 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 构成两者的分子不同
D 碳酸钠、碳酸钾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两种盐中都含碳酸根离子
A.A B.B C.C D.D
6.下列离子能在含有硫酸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Mg2+、 B.Na+、 C.K+、OH- D.Ba2+、C1-
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加热液体 B.溶解食盐
C.蒸发食盐水 D.检查气密性
8.下列物质既可以做治疗胃酸的胃药,又可以做面点发酵剂的是
A.NaCl B.NaOH C.NaHCO3 D.Na2SO4
9.下列有关盐的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 B.可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渍食品
C.小苏打可用于培制糕点 D.碳酸钾可用作化学肥料
10.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对应的括号内的现象都完全正确的是( )
A.4p+5O22P2O5(产生白雾)
B.2NaOH+CuCl2═Cu(OH)2↓+2NaCl(产生红褐色沉淀)
C.AgNO3+HCl═AgCl↓+HNO3(产生白色沉淀)
D.H2O2H2O+O2↑(冒气泡)
11.下列方法中,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uSO4溶液(H2SO4) 加足量铜粉,过滤
B CaO(CaCO3)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
C CO2(CO) 点燃
D FeC12溶液(CuCl2)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12.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甲+乙→丙+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不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B.丙为Cu(NO3)2,则甲可能为单质或氧化物或碱
C.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丙、丁质量比
D.若甲、乙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
13.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SO2、CO都是空气污染物 B.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有关
C.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 D.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1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分离KCl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B 鉴别NaNO3和NH4HCO3两种氮肥 取样,闻气味
C 除去CO中的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红热的铜网
D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将两根铁钉分别密封在盛有干燥空气和盛满水的试管中一周并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15.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不需要加入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FeCl3 NaCl NaOH KCl B.CuSO4 Ba(OH)2 HCl HNO3
C.Na2SO4 BaCl2 Na2CO3 HNO3 D.Ca(OH)2 K2CO3 CaCl2 NaCl
二、填空题
16.通过晒海水或者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工业上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操作a、b、c中均含同一种操作,其名称是____________。
(2)将足量稀盐酸加入溶液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任写一个___________。
(3)在蒸发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如果称量I中称得粗盐的质量为5g,称量Ⅱ中称得精盐的质量为5.1g,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精盐的产率一定为102% B蒸发操作中可能有水分没有蒸干
C溶解操作中可能有粗盐没有溶解 D除杂过程中有生成
17.如图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主要利用从海水中获得的食盐来制备纯碱,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制碱的过程中,哪种物质首先从溶液中结晶析出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
(3)为确定某白色固体是碳酸钠还是氯化钠,在20℃时,取2.5g样品加入盛有1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所示,则固体粉末是_____________。若将该溶液升温到40℃时,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18.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
(2)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下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19.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
②在蒸发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2)工业上制备粗盐时,通过晒盐或煮盐的方法,可以蒸发盐溶液中水分使之浓缩结晶,理由是_____________。
(3)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CaCl2等杂质,不能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精制。若要除去粗盐中的CaCl2,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
三、推断题
20.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2SO4、Cu(NO3)2、KOH、BaCl2、Mg(NO3)2、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得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
(2)向固体A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继续加入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振荡后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则原固体中一定还含有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
(3)取少量滤液B,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则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___。
21.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未贴标签,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A、B、C,并进行如图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写出三种化肥的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
(2)如果实验Ⅱ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对实验结果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3)常温下如要鉴别B、C两种样品,______(填“能”或“不能”)采取闻气味的方法。
(4)写出操作Ⅱ中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四、实验题
22.“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填序号)。
(2)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3)下列生活实例中,运用过滤原理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用热水沏茶 B 用笊(zhào)篱捞饺子 C 撒网捕鱼
23.酸碱中和反应是两类物质的一类反应。某班同学分为五个小组对该类反应进行探究。
(1)分组探究,收集证据
①第一组观察到______的现象,证明反应发生了。
②第二组将稀硫酸滴加到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测得该过程中温度升高。经讨论分析,此现象不能作为该反应发生的证据,理由是______。
③第三组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硝酸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回滴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又变为红色,从溶液酸碱性的变化证明反应发生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④第四组将所选的酸碱溶液充分混合后,将混合溶液蒸发结晶,理论上可得固体______g,证明该反应发生了。
⑤第五组将所选的酸碱溶液充分混合后,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再向混合后的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2CO3溶液,烧杯中溶液质量与滴加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第五组坐标图所示。图示信息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的证据,理由是______。
(2)得出结论,解释应用
通过探究可知,不同的酸和不同的碱能发生中和反应,该类反应的共性是:不同酸中的H+和不同碱中的OH-相互作用生成水分子,此类反应有广泛的用途,如农业上常用______改良酸性土壤。(填一种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五、计算题
24.巴中某超市卖的纯碱(Na2CO3)产品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钠(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该纯碱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他们取12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消耗盐酸100g,烧杯中没有残留不溶物,称得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107.6g。
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 g。
(2)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5.为了测定某碳酸钠样品中杂质的质量分数,李明同学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编号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g 15 12 12
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 100 100 150
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g 10 10 10
完成下列计算:
(1)第_______次碳酸钠与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
(2)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留一位)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2.A3.A4.A5.B6.A7.C8.C9.B10.C11.D12.B13.A14.B15.C
16. 过滤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 BD
17. 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H2O+CO2↑ 碳酸氢钠 常温下,氯化铵的溶解度较大,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 碳酸钠 20%
18. 氯化钠 失去 D
19. 过滤 较多固体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Na2CO3
20.(1)Cu(NO3)2
(2) Na2CO3 BaCl2 Na2SO4、Mg(NO3)2
(3)KOH
21. 尿素 碳酸氢铵 氯化铵 无 能 NH4HCO3+HCl═NH4Cl+H2O+CO2↑
22. ②①③ 滤纸破损或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 BC
23.(1) 有白色沉淀生成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也会升高 2.4 能 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的盐酸质量小于原盐酸的质量
(2)熟石灰(或Ca(OH)2)
24.(1)4.4
(2)设样品中纯碱的质量为x
x=10.6g
所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
答: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88.3%。
25.(1)2
(2)解:设参加反应的氯化钙的质量为x
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1.1%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