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欧洲的民族国家,是以同一血统、语言、文字的民族作为一个单位建立而成统一
的国家。这种新型的国家组织与统括许多民族组成的大帝国体制不同,也与分裂割据
的封建制度相反。民族国家是中产阶级的政治杰作,一小部分是受了商业发展和文艺
复兴时代政治理论的影响,一大部分是长期战争中的铁和血熔铸出来的。1534年英国
通过《至尊法案》率先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此后法国等其他欧洲国家也先后成为
专制王权国家。随着民族语言的形成和民族意识的觉醒,欧洲各国逐渐转变为民族国
家。作为独立的法律体系的国家之间的法律——国际法,是近代欧洲的产物。国际法
是以独立主权的国家为基础的。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标志着国际法的
形成。17世纪,近代外交制度逐步建立起来。维也纳体系进一步推动了国际法和外交
制度的发展。20世纪以来,国际法不断发展完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知识梳理(一)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1.王权加强推动民族国家产生
(1)背景
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②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强化了各国的世俗权力,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2)形成
①1534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建立起国王的专制统治。
②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王权达到顶峰。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
(3)特征:国家的版图常常因为国王的婚姻或继承关系发生改变。
2.民族语言的形成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
(1)形成
①13世纪,以伦敦方言为基础形成的英语出现在英国官方文件中,英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
②16世纪,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法国的法律文件必须用以巴黎方言为主形成的法语撰写,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
(2)作用:对民族语言的重视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3.民族国家的产生
原因 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不仅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还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产生 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越来越超过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国家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
特点 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转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有的由单一民族组成,更多的则是包括了多个民族
知识梳理(二) 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1.国际法的形成
(1)背景
①随着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之间的利益纷争加剧。
②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减少武力冲突。
③荷兰人格老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2)形成: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①该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
②该体系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
③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2.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建立 17世纪时,欧洲国家的君主派常驻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在此基础上,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起来
意义 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
3.国际法和外交制度的发展
(1)1815年,欧洲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
(2)在维也纳体系下,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法的应用范围也逐渐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许多地方。
(3)各国之间还签订了许多国际公约,制定了一系列战争法规,试图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西方各国在国际法应用中实行双重标准,经常违反国际法,导致冲突不断。
知识梳理(三) 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1.一战后国际法的发展
(1)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2)一战后,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3)国联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又规定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之难以履行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责任。
(4)1928年,美、法等国签订了《非战公约》,但并未真正得到实行。
2.二战中及战后国际法的发展
(1)1945年6月,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宪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权力,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2)国际法院也在荷兰海牙成立,发展了国际司法制度。
(3)二战后,新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也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
(4)国际法的领域大大扩展,在裁军、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扩散、人权、环境、海洋、外层空间等方面,颁布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5)局限性:一些大国为了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联合国授权就进行制裁或发动战争,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
主题一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
[析史料实证]
近代出现的民族国家是指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与传统的帝国或王国不同,民族国家成员效忠的对象乃是有共同认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体制,认同感的来源可以是传统的历史、文化、语言或新创的政体。因此从一个民族构成政体,或者由数个民族经同一共享的政体构成的国族,都是民族国家的可能结合形式,其基本特征包括民族独立和民族统一、中央集权制、主权人民化、国民文化的同质性、统一的民族市场,等等。
——摘编自李伯重《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探究] 按照材料一的理论判断17世纪的德国是不是一个民族国家。为什么?
[提示] 不是民族国家。原因是当时的德国由许多独立自治的邦组成,并没有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统一,也未建立起中央集权制,更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市场。
当民族主义同强大的政治、外交、军事领袖结合起来后,它在动员、集合民族感膨胀的民众方面便具备了无限潜力,这在意大利和德国的统一进程中得到了充分说明。意大利、德国及其他民族国家都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来培育民族感情。它们确立了国旗,将其作为统一的象征;确立了国歌,以此来激发爱国热情;还规定国家法定节日,以此来将民众的注意力集中到个人和民族群体的特殊或重大的事件上。他们还成立了专门的政府机构来进行民族人口调查,追踪重要的人口统计数据,包括出生、结婚和死亡人数等。他们建立学校,向学生们灌输爱国主义思想,还将青年人征召入伍,让他们保卫国家利益,甚至有时还主动出兵攻击,以此来提高本民族的威望,到19世纪末,民族国家已经被证明是欧洲政治组织的一个强大模式。到20世纪中期,它几乎已经遍布世界各地,政治领袖都将民族国家作为主要的政治组织形式。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探究]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早期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
[提示] 推动了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国家的统一;增强了欧洲国家的凝聚力;提高了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
[明历史解释]
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
(1)冲击了中世纪神权一统的局面,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
(3)民族国家成了欧洲政治的基础,启动了现代世界和现代国际关系形成的进程。
(4)通过国家政策制造了一个统一的民族文化。民族国家的模型表示其居民由一个民族组成,通过同一祖先、同一语言和许多分享的文化统一在一起。
[练经典小题]
1.英法百年战争使英国退回到不列颠岛,从此它就只能按民族和地域的原则行事了,从而为组建民族国家设置了方向;红白玫瑰战争消灭了封建领地军事贵族,而这些人正是组建民族国家的最大障碍。对上述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没有战争英国就不可能形成现在的民族国家
B.英法百年战争和红白玫瑰战争都是正义战争
C.战争对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D.战争在客观上的进步作用远大于其破坏作用
解析:选C 上述两场战争都在客观上为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因此促进了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故C项正确。A项表述逻辑推理错误,战争并不是英国形成民族国家的前提条件。这两场战争并不是正义的战争,故B项错误。D项表述本身错误。
2.马丁·路德在把《圣经》翻译成德语时,态度非常认真,常常为了寻找一个含义清晰、读音顺口的词汇,苦思冥想,字斟句酌,花去很多时间,多至数天甚至三四周。他所使用的语言生动贴切,以至于后来的诗歌、戏曲甚至教堂的唱诗班都喜欢采用。马丁·路德的做法( )
A.促进了德国语言的统一
B.改变了《圣经》的原意
C.推动了德国政治的独立
D.使德语成为唯一的语言
解析:选A 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语,并使用生动贴切的语言,有利于德国人把德语作为主要语言,因此促进了德国语言的统一,故选A项。他的翻译并未改变《圣经》的原意,故B项错误。其做法并不会直接推动德国政治独立,故C项错误。当时德语并不是德国唯一的语言,故D项错误。
主题二 联合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析史料实证]
联合国之宗旨为:
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以为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二、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
三、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摘自《联合国宪章》
[探究] 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联合国宪章》的理解。
[提示] 材料一表明联合国的基本宗旨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以增强普遍和平。联合国的成立体现了反法西斯国家试图把战时同盟的友好关系延续到战后的心愿,反映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的共同愿望。
1950年7月7日,美国再次操纵联合国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入侵朝鲜。随着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斗争的加剧……美苏在表决中常常玩弄“你赞成,我必反对”的对抗游戏,在安理会轮番使用否决权,致使联合国在重大问题上往往议而不决。
——摘编自《现代国际关系史》
[探究] 如何认识材料二中联合国的作用?
[提示] 材料二反映了联合国建立之初为美国所操纵,成为其推行霸权政策的工具。后来,联合国又成为美苏争霸的场所,难以发挥维护世界和平的应有作用。
[明历史解释]
联合国成立的意义
(1)建立联合国是战时盟国集体智慧的产物。它适应了时代进步的客观需要,体现了各国人民渴望消除战争劫难的强烈愿望,反映了人类渴望和平、平等、合作和繁荣的美好理想。
(2)联合国的诞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成果,是反法西斯联盟合作的结晶。
(3)联合国的建立是战时盟国实行平等协商原则的胜利,体现了各国和平相处的精神。
(4)联合国的成立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有利于中小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伸张正义。
(5)作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最具普遍性和最有影响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在解决国际争端时的作用不可替代,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方面的作用也是巨大的。
[练经典小题]
1.1983年美国武装入侵格林纳达的时候,联合国应格林纳达要求,举行全体会议,要求美国尊重格林纳达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这说明( )
①20世纪70年代以后,联合国逐步摆脱被少数国家操纵的局面 ②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解冲突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③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措施只是一种形式 ④联合国在摆脱美国控制的同时仍被苏联控制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B 1983年,联合国已经逐步摆脱被少数国家操纵的局面,而材料信息正说明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解冲突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因此①②正确。③与材料表述正相反,④不符合史实。
2.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随后,联合国安理会678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所有成员国,在1991年1月15日之后,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促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从中可以看出联合国的重要作用是( )
A.和平解决争端
B.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C.维持国际均势
D.重建战后国际新秩序
解析:选B 根据联合国的678号决议的内容,以及对联合国宗旨的分析,联合国的重要作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3.“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见解,享有同等的权利和自由。”这段材料选自( )
A.《人权宣言》
B.《儿童权利宣言》
C.《世界人权宣言》
D.《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A项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资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B、D两项涉及对儿童、妇女权益的保护;题干主要体现了联合国对人权的关注,是194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的内容。
关于国际法的起源与发展
材料一 自16世纪以来,由弗朗西斯科·维多利亚(1480~1546年)这样一些作家所代表的普遍自然法观念,被少部分欧洲国家的实在国际法所取代。这个精英国家集团逐渐囊括了非欧洲国家。参加所谓的“世界性会议”的国家不断增多,清楚地表明了该集团的规模在逐步扩大。5个国家参与了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8个国家参加了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16个国家参加了1863年红十字大会,14个国家参加了1885年柏林非洲会议,26个国家参加了1899年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44个国家参加了1907年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国际联盟成员国从42个增加到63个。1928年《非战公约》联合了63个国家。联合国最初有51个成员国,到1985年已有159个成员国。
——摘编自[荷兰]伯纳德·罗林《格老秀斯思想
在扩展后的世界是否过时?》
材料二 国际法即国际公法,旧称万国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即以国家之间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的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与国内法比较,国际法有三个主要法律特征:①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在一定条件下和在一定范围内还有其他国际法主体,即类似国家的政治实体,主要是在进行民族独立斗争并正在形成国家的民族,和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个人则是国内法的主体,而不是国际法的主体。②国际法的制定者是参与国际关系的国家。各国通过协议而制定对国家有约束力的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它没有,也不应有超国家之上的立法机关来制定任何对国家有约束力的所谓“国际立法”。③在强制实施方面,它没有国内法那样集中的、有组织的强制机关——法院、警察、军队。无论海牙的国际法院,还是《联合国宪章》规定的执行行动,都没有形成集中的、有组织的强制机构或措施。国际法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强制只能主要依靠各个国家本身单独的和集体的行动。实际上,国际法具有强制力,它的效力有外力保证。国际法对国家有法律上的拘束力,则是世界各国政府早已公认的。
——摘编自王铁崖《国际法》
材料三 《联合国宪章》的制定和联合国的实践对国际法发展影响深远。战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国际法的编纂与发展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国际法的发展是联合国的主要目标之一。在《联合国宪章》序言中,提出“创造适当环境,俾克维持正义,尊重由条约与国际法其他渊源而起之义务,久而弗懈”。《联合国宪章》本身就是国际法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联合国对国际法发展最重要的贡献。宪章宗旨与原则及其所确认的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禁止使用武力与武力威胁、民族自决、国际合作等原则,都已成为举世公认的国际法的基本原则。60多年来,联合国的实践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这些原则的内容,在联合国范围内制定的国际法文书都充分体现了这些原则。
——摘编自李铁城《联合国简明教程》
[随堂基础巩固]
1.1920年1月10日,美国总统威尔逊主持了国联的成立大会,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并没有加入国联。美国没有加入国联的原因不包括( )
A.凡尔赛体系没在最大限度上符合美国利益
B.美国国内存在着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
C.美国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
D.国际联盟在当时未能发挥任何作用
解析:选D 国联在当时的国际事务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并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际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D项叙述不正确。
2.国际联盟盟约宣告:“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以上内容主要体现国际联盟的( )
A.“维护和平”原则 B.“集体安全”原则
C.“委任统治”原则 D.“公正民主”原则
解析:选A 关键信息: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注意限定词:主要体现。由关键信息分析可知,“集体安全”“委任统治”和“公正民主”的最终目标都是维护和平,故A项正确。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联合国是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
B.《联合国家宣言》提出成立联合国的构想
C.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维持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
解析:选D 联合国的活动范围不局限于政治,还涉及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D项正确。A项错误,国联是第一个宣告以维护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B项错误,《联合国家宣言》只是第一次使用“联合国家”一词;C项错误,应是安理会有权采取维和行动。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国捐躯是一种奉献和牺牲,如果国家受到灭亡或被占领的威胁,那么为之而死也是心甘情愿的”,“每一种灾难都有可能降临于我和我的家庭,但只求上帝能够拯救法兰西”。
——摘编自陈文海《法国史》
材料二 在这种普遍的混乱状态中,王权是进步的因素,这一点是十分清楚的。王权在混乱中代表着秩序,代表着正在形成的民族而与分裂成叛乱的各附庸国的状态对抗。在封建主义表层下形成着的一切革命因素都倾向王权,正如王权倾向着它们一样。
——摘编自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三 以巴黎为中心的国内统一市场逐步建立,封建割据势力被逐渐削弱。法语作为民族语言被推广。从13世纪开始,对法语的赞美之词便不绝于书,例如: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是“最为甜美的声音”,是世界上最美丽、最雅致、最高贵的语言等等。到了15世纪中叶,法语逐渐从北方到南部被广为使用。15世纪的英国已有50万以上的人有英语的识读能力。伴随语言发展的是民族文化的繁荣,莎士比亚经典的戏剧文学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骄傲。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西欧形成民族国家的条件有哪些。
答案:(1)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的增强;(2)王权的扩张与政治统一的加强;(3)统一市场的形成与民族语言、民族文化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