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3 14:5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户籍制度是专制王权对编户齐民进行控制的最有效手段,户籍制度的核心是对人
口的占有与支配。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户籍制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
要的角色。从战国到明清,中国历朝历代都实行较为严格的户籍制度,并作为征收赋
税的依据之一。宋代户籍还分为主户与客户,元明时期实行按职业划分户籍,清朝由
于赋税制度的变化,户籍管理较为松弛。古代中国非常重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如明
朝时期的里甲制、清朝的保甲制等。同时历朝历代也都非常重视社会救济和优抚工作,
政府在社会救济中起主导作用,民间力量也参与社会救济工作。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
是非常成功的,这得益于中国古代社会将秩序优先的治理价值内化到一些制度体制的
构建过程中,建立系统的社会等级制度,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彼此的关系定位固化。
知识梳理(一)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1.战国时期
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公元前375年,秦国“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
2.秦朝
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3.汉朝
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4.隋唐时期
(1)隋“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
(2)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5.宋朝
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6.元朝
按职业将户口类型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7.明朝
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称“黄册”。
8.清朝
(1)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由于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
(2)到清前朝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
知识梳理(二) 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1.基层组织
(1)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
(2)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3)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2.社会治理
(1)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2)唐朝的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3)明朝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
(4)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至此,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知识梳理(三)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背景
(1)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
(2)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
2.汉至隋唐的救济政策
(1)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2)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
3.尊老养老政策
(1)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
(2)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院。
4.宗族内部救济
北宋时期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
5.慈善组织出现
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6.古代社会救济的特点
(1)在古代社会,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
(2)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如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资助贫困人口的教育、安葬无人埋葬的骸骨等。
主题一 古代中国户籍制度的演化
[析史料实证]
 秦统一六国后,户籍制度随郡县制在全国的推行而更加严密。汉代的《户律》有关于户口的登记、乡部负责人定户籍的办法与规定、户籍的保管、立户的原则、田宅的分割与继承等内容。秦汉户籍基本是一年一定,汉代每年八月,乡部啬夫、吏、令史要“案户籍”,民人不论男女老小原则上都要到场接受貌阅,时称“案户比民”。户籍主要登记出入关津的符、赀簿、戌卒家属廪食簿等。汉代的户籍主要是记吏民家口名年,所以在多数场合即称为“名数”“名籍”。从户籍登记的内容上看,秦汉的“八月算人”,实则在户籍的基础上,与赋役征收相关。
——摘编自杨际平《秦汉户籍管理制度研究》
[探究]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提示] 户籍管理日趋严密;户籍管理法律化;登记户口有固定的时间;户籍记录内容比较详细;户籍管理与赋役征收紧密相关。
 两宋除主客户之分外,出现了专门从事某项生产经营的专业户,如茶户、盐户、匠户等,按职业划分,还没有专门的户籍,仍属于一般主户。两宋时期地籍与户籍分离(有鱼鳞图等关于土地的册子),有“两税版籍”“丁口账簿”等作为征税派役的依据。可见宋代户籍由士族身份世袭制开始向职业身份世袭制过渡,征税功能日渐式微。元朝将民众按民族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又在此基础上根据户主职业划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儒户等。各色人户在经济上和法律上的地位是不同的。
——摘编自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
——中国户籍法律史研究》
[探究]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宋至元朝户籍管理制度的特点。
[提示] 两宋时期户籍有主户与客户之分;地籍与户籍分离,户籍与赋役日渐脱钩,户籍的征税功能下降;元朝户籍按民族和职业两种标准划分。
[明历史解释]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1)地域性
在农业社会,以土地为主的生产经营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本来就具有制约人口流动的客观条件,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又从外部加强了这种安土重迁的特征。所以政府千方百计将人口控制在特定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甚至把任意离开户口所在地视为一种犯罪而加以惩处。同时人身束缚导致整个社会的封闭,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2)等级性
反映在户籍是在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这几种户籍地位逐级降低,界线分明。其中,特权户籍以宋代的官户最为典型。它可享受以下特权:荫补,即做官的资格,减免某些税收,差役免除和减免刑罚等。民籍户种是平民拥有的户籍,处于主体地位,包括民户、匠户、灶户和铺户等户种。
(3)世袭性
同人口的地域流动一样,人口的等级、职业也被户籍标记得清清楚楚;不同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户籍是世袭的。如军户、匠户和杂户就具有非常突出的世袭性。
(4)被赋予社会治安职能
在中国历史上,政府通过户口管理对人口活动进行控制和制约。宋代以后出现了保甲制,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被赋予了社会治安职能。各行政单位、各种身份的人都要被编入其中,邻里之间相互监视、相互举报,形成一个遍布各地、各行业将各种职业者联系并束缚在一起的社会治安网络,从而成为政府加强其统治基础的重要措施。
[练经典小题]
1.《唐六典》记载:“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反映唐代手工业者(  )
A.地位优越 B.职业世袭
C.遭受歧视 D.地位低下
解析:选B 由材料“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可知唐代一旦从事手工业,不得从事其他行业,其职业世袭,故B项正确;其他三项材料均无法反映,排除。
2.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农村经济结构变化 B.自然经济丧失主导地位
C.政府确立重商政策 D.手工业演变成主流产业
解析:选A 材料中显示出明朝中后期江南农民由种植粮食改为种植经济作物、纺纱织布等,说明了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故A项正确;明朝的自然经济没有丧失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封建政府自秦至清一直在重农抑商,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手工业成为主流产业的问题,故D项错误。
主题二 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
[析史料实证]
 古代涉及宇宙本源、社会制度以及天人关系等方面的哲学、政治和伦理思想,是古代社会保障的思想基础。“天授王权、人承天意”,要保住自己的政权,统治者就要顺天意,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君主百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保民、爱民是国家制定政策制度的出发点;君民博弈的平衡点则是国安,想要国安就要民安。这三点成为统治者推行社会保障措施的思想基础。因此,古代有基于“畏天事神”的自省式社会保障思想,也有基于“畏民保位”为出发点的惠民式社会保障思想。
——摘编自王文素《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研究》
[探究]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政府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因。
[提示] 保障百姓生活是顺应天意、巩固政权的需要;古代保民、爱民思想对君主的影响;只有实现百姓安居乐业才能保证国家安定。
 传统户籍制度在中国被赋予了身份、财产和福利认证功能。《周礼》规定乡师、族师等官查察男女户口时要求辨明老幼废疾之人,目的是给予优免赋役。汉代经“编户齐民”的灾民可享有赋税减收或免除权。两宋在救灾过程中有专门的户口调查登记制度——抄札,清代的荒政中有审户的步骤,或者叫“赈籍”。清代荒政也与户籍管理制度牵连。审户是核实灾民户口,登记贫困户,划分等级,以备赈济。审户后发给赈票,作为领赈凭据。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冒领赈灾物资现象的发生,防止官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摘编自刘洪清《古代的户口与荒政》
[探究]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户籍制度与社会救济之间的关系。
[提示] 户籍是政府优免赋役的依据之一;户籍登记的信息与社会救济紧密相关;户籍是确定救济对象的主要依据。
[明历史解释]
1.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的特点
(1)建立以义庄为基础的宗族生活与互助互济。
(2)建立行业内部的社会保障系统。
(3)超越血缘、业缘关系而建立的区域性的社区保障系统,即由地方政府倡议而由商民共建的集社会公益事业和生、老、病、死救助于一体的保障机构。
2.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渠道
(1)政府行为,即政府给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员提供最低社会生活保障。如《周礼》中讲的“荒政十二策”即是政府在应付突如其来的灾害时所采取的救济措施。
(2)自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寺院举办的各种慈善事业。如唐代寺院设立的悲田院专门关注那些老而无依者,饥饿施粥,有病给药,死则安葬。
(3)分散在各个家族中的祭田、族田、婚田、义庄、义田、义塾、贡士庄等等,在“睦族敬宗”的旗号下,对族内成员在生养、学业、贫病和婚丧嫁娶等方面遭遇困难时加以救济。
[练经典小题]
1.公元619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表明唐朝前期(  )
A.开始实施均田制
B.免除百姓的徭役
C.建立了一定的社会保障制度
D.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解析:选C 唐朝年满五十者属于老年人群体,而这些人正是生活困难的群体,政府给予优免,体现的是“保障”民众的生活,故C项正确。
2.《梦溪笔谈》中记载:“皇祐(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
A.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B.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C.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
解析:选C 题干材料中范仲淹采取的是救济(发粟及募民存饷)与“以工代赈”(大兴土木)相结合的措施,故C项正确。
一、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
材料一 中国传统政治结构有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两层。中央所做的事是极有限的,地方上的公益不受中央的干涉,由自治团体管理。中国古代中央派遣的官员到知县为止,不再下去了,县衙门与农民家庭大门之间的距离是交给地方的,所以构成了中央集权的专制体制和地方自治体制。中央所做的事是极有限的,地方上的公益不受中央干涉,由自治团体管理。表面上看是自上而下的政治轨道执行政府命令,事实上政令和人民接触时就转入了自下而上的政治轨道,发挥效力的是绅士。自治团体由当地人民具体需要中发生,而且享受着地方人民所授予的权力,不受中央干涉。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重建》
材料二 中国传统社会的控制系统分为“公”和“私”两个部分,一方面,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的是组织严密,拥有众多官僚、胥役、家人和幕友的国家系统,这一系统利用从国家直至县和次于县的政权体系,依靠军队、法律等政治力量和经济的、习惯的等方面的力量实现其控制权,国家的权力似乎是绝对的和无限的。另一方面,实际对基层社会直接进行控制的,是乡族的势力,包括血缘和地缘性的,是一种多层次的、多元的、错综复杂的网络系统,而且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的所有实体性和非实体的组织都可被视为乡族组织,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在乡族网络的控制之中,并且只有在这一网络中才能确定自己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国家政权对社会的控制,实际上就是“公”和“私”两大系统互相冲突又互相利用的互动过程。
——摘编自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
材料三 一方面,村庄被视为自主的或民主的,因为它实际上没有受到政府的干预,公共事务掌握在村民自己手中,领袖的作为并未得到官府直接授权。另一方面,中国村庄被认为并不具备民主性自主,因为它受到政府潜在的或实际的干预,其事务一般受到乡绅的左右而非村民,领袖得到政府官员的认可,并秉承官员意志做事。
——摘编自萧公权《中国乡村——论19世纪的帝国控制》
二、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与优抚
材料一 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事业归纳为三个阶段。
先秦: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形成。设立专门负责社会保障事务的官职;建立救灾备荒的荒政制度;提出“保息”六政,实行普遍社会救助;《周礼》还要求在基层社会建立民众互助组织。
从秦汉到唐宋:传统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包括:第一,荒政制度的发展。汉代的救灾工作出现程序化趋势,到唐宋时期,灾荒发生时地方必须向中央报告,再由中央委派官员巡视和主持救灾工作。秦汉以来相继出现常平仓、义仓和社仓等专门备荒仓储,至宋代构成较为完备的备荒仓储体系。第二,养老政策的嬗变。主要体现在对高年(龄)老人的物质赏赐、在赋役和法律上对老人给予各种优待。第三,对鳏寡孤独和贫病之人的救助。西汉将鳏寡孤独列为赐给民众财物的主要对象,魏晋时期开设专门机构集中救助鳏寡孤独和贫病无依之人,唐代设立悲田养病坊,宋代举办居养院和安济坊、广惠院、婴儿局、慈幼局、施药局等。民间的宗族义仓等也开始创立。
明清:“官民合力”与传统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如备荒仓储建设方面,关于报灾时间有明确规定,救灾手段除蠲免赋税外,还有赈米赈粥。在救助社会弱势群体方面,“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养者,官为存恤”,还专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民。在养老方面,明代对孤贫老人实行终身养老制度,清代还开始对致仕官员实行“半俸”制度,即退职官员仍可领取原有俸禄的一半,以备养老之用。明清的民间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由于善堂和义庄等民间救助组织的设立,有利于保障民众生活,维持社会秩序,官府往往大加提倡。
——摘编自王卫平《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事业述论》
材料二 “社会福利”一词在古代中国主要是指社会救助和优抚等。历代的社会福利措施大体如下:早期文明中,有“养生送死”的德政、大同和小康社会的老有所终,也有墓葬中反映出的“废疾者”特殊地位。夏商周三代,视为中国社会福利史的开端,《周礼》有“保息六”,即慈幼、养老、赈穷、恤贫、宽疾、安富。秦汉时期的社会福利,从帝王诏令、王杖制度、福利立法、民政事务以及刑罚废除等方面可证对鳏寡孤独者的养恤。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福利形式多样,魏蜀吴的复除、存恤、赈谷,晋朝的“赐鳏寡、高年帛”的优恤,南朝的“六疾馆”“孤独园”,以及北魏孝文帝时期几乎每一年关于社会福利的历史记录,如赈恤灾民、尊养高年、优赠战死军人、救助鳏寡孤独、医治病患、优慰残疾等。隋唐时期的社会福利,主要是“义仓”制度、朝廷的“赈恤”、良吏的“恤鳏寡”、唐律宽免“老小重疾”、悲田养病坊等。宋元时期的社会福利,包括设置宋代所独有的“广惠仓”,设立“安济坊”“居养院”等免费医院,对疾病患者“颁方赐药”,设惠民药局,礼敬高年,救恤鳏寡孤独等。明代的社会福利,主要是郡县设置“养济院”、助官赈民、针对疾疫的救治、优恤老人、鳏寡孤独有特殊政策。清代,传统社会福利的完善,福利机构更为完善,救济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灾荒救济,方式以蠲免赋税和提供实物、资金为主;一类是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方式以提供服务为主。
——摘编自王子今《中国社会福利史》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救助机构:最先产生于寺院的救济机构——病坊,类似的还有魏晋时期的六疾馆,唐代时成为正式的社会救助慈善机构,并且设置“悲田使”进行监督和管理。收容安置难民和乞丐的官方常设机构——居养机构,如宋代的福田院和居养院、元代的养济院、明清的孤老院等,救助对象逐渐扩大到鳏寡孤独、残疾贫者。由政府出资设立的专门针对灾民的医赈机构,如安济院、药局等。抚养婴幼儿的荒政机构——慈幼机构,宋代的慈幼局、慈幼庄、幼儿局等,清代育婴堂等。
——摘编自陈井安《中国古代社会救助考察》
[随堂基础巩固]
1.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历朝统治者都很重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建立严格的户籍登记制度,即“上计制度”。秦国创建了“士农工商”四民体系,不迁不移,恒业不变,确立了以“立户分户”“什伍连坐”和“使民无得擅徙”为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 隋唐时期实施“大索貌阅”,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元朝的户籍制度出现新的特点,它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随着雍正王朝“摊丁入亩”税收政策的实施,国家税收由人头税转向财产税和土地税。
——摘编自《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
材料二 在20世纪之前只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现代意义的户口和人口信息登记制度,二战后,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建立健全了这一制度。以美国为例,最能证明个人身份的资信材料为社会保障号码。人们可以凭借社会保障号码证明自己的身份,或者办理银行卡、信用卡、医疗卡、驾驶证等,或者依法申请失业救济。 美国国会利用人口普查得来的人口总数决定各州在美国众议院中的席位。此外,各州还根据这些数字来分配其立法机构中的席位。 企业则利用这些数字来降低金融风险、定位潜在市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并分析这些功能形成的历史因素。
(2)根据材料二,与中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相比,现代西方户籍管理制度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作用。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信息分层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据材料一“秦国确立了以‘立户分户’‘什伍连坐’和‘使民无得擅徙’为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并结合所学,从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封建土地制度、等级观念等角度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中“人们可以凭借社会保障号码……依法申请失业救济”得出以社会保障和服务为主;第二小问,据材料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信息服务、政策决策依据、社会管理等角度回答。
答案:(1)功能:征收赋税及征派兵役;限制人口流动;维护社会治安;控制职业,固定身份;维护等级特权。
因素: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内在要求;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长期存在;高度集中中央集权的强力维持;森严的等级制度和普遍的等级观念等。
(2)特点:以社会保障和服务为主。
作用:为民主政治的完善提供信息服务;为政府制定福利政策提供依据;推动经济决策的科学化;为社会管理提供服务。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社会救济是中国古代历朝实施“仁政”的重要内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清代的法律也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编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等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实施的目的,并指出其救济方式。
解析:分析其目的,首先要考虑其救济的对象,救济与否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据材料救济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等信息,这些人都是弱势群体,如果放任不管,会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对其救助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同时对弱势群体的救济扶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对政权的认同。据材料中“明律”“清代的法律”“明初设立养济院”等内容概括其措施。
答案:目的: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权认同。方式:政府主导,设置救济机构,立法保障,因类而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