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单元综合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单元综合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3 15:0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单元综合
唯物史观的角度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
1.北魏租调制是与均田制配套的措施,政府依靠三长整理户籍,以一夫一妇为户口单位征课租调,规定每年向政府纳帛1匹、粟2石。这说明当时(  )
A.土地兼并得到有效遏制 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按照户籍人口征收赋税 D.征税标准达到历史低点
解析:选C 根据材料“以一夫一妇为户口单位征课租调”可知,当时北魏时期税收制度以户口为依据,进行帛、粟的征收,故C项正确;土地兼并的有效遏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中未提及商人地位的变化,排除B项;北魏时期农民需缴纳人口税、地税等税收,负担仍然沉重,排除D项。
2.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选D 唐朝初年的规定,以家庭手工业产品交纳国家地租和代替服徭役,保证了农民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时也促进农户发展家庭手工业,故D项正确。
[深化提能]
古代重要的赋税制度
(1)春秋时期的初税亩
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承认私田合法,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2)秦汉编户制度
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负担有四项: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
(3)北魏租调制
北魏均田制规定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租(即土地税,征粮)和调(即户税,征布帛),还要服兵役和徭役。
(4)隋唐租庸调制
隋朝沿用北魏的租调制,后规定50岁以上可以缴纳一定绢代替劳役,叫“庸”。唐朝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在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缴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这样,既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5)唐中后期两税法
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户税,按土地交地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这就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扩大了税源,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6)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王安石变法实行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方田均税法规定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这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7)明朝“一条鞭法”
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全国推行,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8)清朝“摊丁入亩”和“地丁银”
雍正初年实行地丁合一,正式废除了人丁税,把丁银全部摊入地亩中征收。摊丁入亩的实行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进一步放松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使中国人口迅速膨胀,增加了大量劳动力,有利于当时国家的发展。
当今世界经济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
3.1943年美国提出怀特计划,建立总额为50亿美元的国际货币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怀特计划的提出(  )
A.彰显各国经济联系的紧密
B.体现了互惠互利的原则
C.符合美国经济扩张的需要
D.为马歇尔计划奠定基础
解析:选C 怀特计划提出“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而当时美国是黄金储备和国民收入总量最大的国家,因此怀特计划对美国有利,符合美国经济扩张的需要,故C项正确;怀特计划是对国际货币基金投票权的建议,与各国经济联系关系不大,排除A项;怀特计划明显对美国有利,不能体现互惠互利,排除B项;马歇尔计划是战后美国援助欧洲重建的计划,与怀特计划无关,排除D项。
4.1971年12月与1973年2月,美国政府先后两次宣布美元贬值。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纷纷采用浮动汇率,不再承担维护本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这反映出(  )
A.美国经济的世界领先地位不复存在
B.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减弱
C.新型的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D.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急剧衰落
解析:选D 1973年,美国的经济依然领先,故A项错误;世界性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故B项错误;1973年新型的世界经济格局并未形成,故C项错误;美元中心地位下降表明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急剧衰落,故D项正确。
[深化提能]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历程
迄今为止,国际货币制度经历了从国际金本位制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牙买加体系的演变过程。
(1)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是国际金本位制,1880~1914年的35年间是国际金本位制的黄金时代。在这种制度下,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比例决定,黄金可以在各国间自由输出输入,在“黄金输送点”的作用下,汇率相对平稳,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的机制。由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参战国纷纷禁止黄金输出和纸币停止兑换黄金,国际金本位制受到严重削弱,之后虽改行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但因其自身的不稳定性都未能持久。在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冲击下国际金本位制终于瓦解。
(2)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由44国参加的“联合国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这个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这个货币体系实际上是美元——黄金本位制,也是一个变相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3)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外汇收支逆差大量出现,黄金储备大量外流,导致美元危机不断发生。1971年8月15日美国公开放弃金本位,同年12月美国又宣布美元对黄金贬值,1972年6月到1973年初,美元又爆发两次危机,1973年3月12日美国政府再次将美元贬值。1974年4月1日起,国际协定上正式排除货币与黄金的固定关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
(4)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举行会议,达成了著名的“牙买加协定”。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并于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制度牙买加体系。牙买加体系的实行,对于维持国际经济运转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