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3 15:1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经历了世官制、荐举制、功劳制、察举制、九品中正
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选官方式由世袭、推荐转变为考试,选官标准由血缘、门第
转变为道德、才能,这标志着选官制度日益走向公平、公正。官僚制度的发展要求完
善选官制度,选官标准的转变是服务于统治阶级需要的表现,也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
现。但明清时期科举制发展为八股取士,科举制度日益走向僵化。在官员管理上,古
代中国不断完善官员考核办法,加强对官员的监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
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有利于吏治的清明,但专制制度决定了监察制度的效能有限。
知识梳理(一)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
(1)西周至春秋:实行世官制。
(2)春秋战国时期:实行荐举制和功劳制。
(3)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
选拔方式 先考察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
选拔标准 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有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评价 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4)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
①内容: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中正官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本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由吏部授官。
②评价: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期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2.官员管理
(1)考核办法:秦汉时期主要是上计制,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但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考核大都流于形式。
(2)监察制度:秦汉建立起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汉武帝时设置刺史,负责监察地方高官。此后,巡视监察制度一直延续下来。
知识梳理(二)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实行科举制。
(1)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积极要求参政。
(2)实行
①隋唐时期:科举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为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以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
②两宋时期: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2.官员管理
(1)考核办法
①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
②唐朝考核官员,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的升降。
③宋朝制定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
(2)监察体系
①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长官为御史大夫。
②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
③宋朝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则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知识梳理(三) 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
(1)元朝在1313年颁科举诏,宣布次年开考,恢复了科举制,但仍然时断时续。
(2)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3)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会试由礼部主持,考中者称为“贡士”。殿试名义上由皇帝主持,通过者称为“进士”。
2.官员管理
(1)考核制度
①明朝——考满和考察。
考满 分为“初考”“再考”“通考”,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考察 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②清朝的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2)监察机构
①元朝的监察机构严密,中央设有御史台,地方设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②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官之事。
③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但都察院作为皇帝“耳目风纪之司”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
主题一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化
[析史料实证]
 公选制——两汉开国之初,尚有不少武力功臣。可是一旦百废俱兴,尤其是建国十年、二十年之后,旧臣凋零,就需要大量补充吏员,察举、征辟之事应时而兴。察举征辟就是从民间访求有才有德而又未仕之人,由于征诸乡里,因有“乡举里选”之说。我称此制为“公选”。公选的名目很多,有贤良、方正、孝廉、秀才等科。
——摘编自张传玺《秦汉中央集权制的“公天下”因素》
[探究]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汉朝推行察举制、征辟制的原因。材料一作者为什么称察举制为“公选”制?
[提示] 推行察举制、征辟制的原因:国家建设需要对选拔新的官员提出了要求,武力功臣的凋零也为新的选官制度的推行创造了条件。
被称为“公选”制的原因:察举人才来自民间,察举的人才都是有德行、才能或专长的人,从理论上讲人人都有被举荐的机会,与出身没有关系,因此被称为“公选”。
 显而易见的是,科举制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再同以往的察举、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比如说,唐代的“乡贡”,已经完全不同于察举制下的推荐,更不同于辟除制下的自行任免,地方官不再掌握推荐的权力,只不过是奉命行事,按照中央规定的具体选官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预选而已。明清的“乡试”,实际上已经成为全部由中央操办的全国统一的分区考试。这种统一的选官标准和方式,排除了地方长官对政策的解释权力,即自行解释人才标准和按个人好恶取舍人才的因素。
——摘编自刘文瑞、杨柯《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
体制的历史作用》
[探究] 根据材料二说明,相对于察举制,科举制的变化是什么?以察举制发展的事实说明这一变化的作用。
[提示] 变化:察举制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地方,而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中央。
作用:察举制到魏晋南北朝发展为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垄断仕途,使得真正有才能,但出身低微的人,难以到中央和地方充任官职,严重影响到中央集权。由此看出,科举制的实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明历史解释]
1.对科举制的评价
(1)利:扩大了统治基础,打击了士族门阀,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和文学的繁荣。
(2)弊:明清实行八股取士,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中国近代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3)对世界的影响:科举制东传日、朝,并为其效仿。16世纪以后传入西方,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近代法、英、德、美受科举制启发,先后建立了文官制。
2.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选官标准 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
选拔方式 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选官原则 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
选官基础 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练经典小题]
1.《旧唐书·王起传》载:“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及元稹、李绅在翰林,深怒其事,故有覆试之科。及起考贡士,奏当司所选进士,据所考杂文,先送中书,令宰臣阅视可否。”材料说明此时的科举(  )
A.确立了中书省掌控考试地位
B.减少了世家望族的请托风气
C.消除了官员结党营私的现象
D.残存了豪门把控仕途的特点
解析:选D 由题目中的信息“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可知此时的科举制仍存在豪门把控仕途的现象,故D项正确;隋唐以来的科举制一直由皇帝掌控考试,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出科举制减少了世家望族请托风气,更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结党营私的现象,故B、C两项错误。
2.元仁宗1313年下诏:“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注,复以己意结之,限三百字以上。”元仁宗此举意在(  )
A.控制天下学人的思想 B.强化理学的崇高地位
C.塑造标准化考试制度 D.选拔真正的文艺人才
解析:选A 材料反映元仁宗对科举考试在范围、内容、字数上的限制,体现了对天下学人的思想控制,故A项正确;理学地位的提高是此举的结果,并不是初衷,故B项错误;考试制度的标准化是客观效果,不是元仁宗的主观目的,故C项错误;封建帝王下诏的目的归根结底是维护自身统治,并不是选拔真正的文艺人才,故D项错误。
3.(2019·海南高考)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  )
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
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
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
D.促成了国家统一
解析:选C 材料“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的意思是,在科举考试中,无论是贫寒子弟还是王孙公子,是根据考试成绩选拔官员,与出身地位没有关系,这体现的是公平选拔的原则,故选C项。
主题二 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化
[析史料实证]
 唐宋时期的中央监察制度由御史、谏官、封驳官三大体系组成。唐朝前期,御史掌“纠绳不法”,监察百官;谏官掌“侍从赞相,规谏讽谕”,规谏皇帝;门下省掌审议、驳奏,监督决策,正如唐太宗所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宋初曾仿唐设谏官,如谏议大夫、司谏、正言。那时谏官多出外任职,用以消弭藩镇。至真宗天禧元年(1017)时,设专门机构置谏官六员,并规定三年内不得差出,并使之有专言事的责任。谏官的职务得以确定,使谏院初具规模,仁宗明道元年将门下省的旧址改建成谏院,谏院开始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宋王朝分散监察权,在中央和地方上设各级监察机构,实行层层监督。
——摘编自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探究]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朝相比宋朝的监察制度出现了哪些变化,并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
[提示] 变化:宋朝的监察范围进一步扩大,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进一步加强;对监察官的要求日益严格,监察官员日趋专业化;监察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监察制度日益完善。
原因:吸取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陶后仲在福建任按察使时,惩治贪官数十人,尽除宿弊,抚恤军民。朱元璋下令对其大力表彰。……朱元璋生性猜疑,加强了对大臣的监视。……朱元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大臣对自己和大明江山忠心无二,要他们知道恐惧,防止他们营私舞弊、结党乱政。……编大诰共236条,其中惩治贪官污吏的竟达150条之多,而且极其严厉,共罗列有凌迟、枭首、夷族等惩罚,其严酷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封建王朝。
——摘编自《看明朝皇帝朱元璋如何反腐败》
[探究] 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代初年朱元璋在反腐败方面的措施。
[提示] 措施:树立清廉官吏的典型以示范;实行特务统治对官吏以监视;实行严刑酷法对官吏以威慑。
[明历史解释]
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主要特征
第一,御史是皇权的御用工具。监察机构是“天子耳目风纪之司”,监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持君权、维护君主专制,而不是伸张“民”权,抑制君权,防止专制独裁。监察的对象是各级官吏,而皇帝是不受任何形式监督的。谏官虽责在“匡正君主”,但谏诤的前提是不允许触动皇权。
第二,皇帝握有最高的监察权。整个监察过程,从纠参到议复,核实到复劾都必须请旨进行,最后由皇帝裁决。因此,皇帝的喜怒哀乐对于监察制度的存废具有决定性影响。监察的效果则取决于是“明君贤相”还是“昏君奸臣”。
第三,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自魏晋御史台脱离少府后,中央监察主体机构与行政机关分离,组成独立的监察机关。
第四,监察官秩卑、位尊、权重、赏厚。历代统治者对监察官员的地位处置十分微妙。为了使监察机构具有震慑百僚的权威,首先给监察机构或台官以崇高的地位。
[练经典小题]
1.汉武帝时,刺史巡察郡国以“六条问事”考察郡县长吏。第一条是诏问“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另外五条分别是打击地方豪强“侵渔百姓,聚敛为奸”“怒则任刑,喜则淫赏”“苟阿所爱,蔽贤宠顽”“恃怙荣势,请托所监”“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等行为。这一举措的根本目的在于(  )
A.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B.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
C.阻止农民破产,增加政府收入
D.防范官员腐败,稳定社会秩序
解析:选A 由材料“考察郡县长吏”“强宗豪右,田宅逾制”等信息可以看出,重点在打击地方的豪强地主,以便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的目的就在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故B项错误;题干所涉及的举措确实可以起到阻止农民破产,增加政府收入的作用,但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维护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无论是打击豪强地主,还是为了防范官员腐败,都是为了维护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2.“盖朝廷纪纲之地,为帝王耳目之司,必在得人,方为称职,自非端劲特立之士,不当轻授。”由此可见此人主张(  )
A.制定行之有效的法规建立完整的监察体系
B.要侧重监察吏治腐败现象
C.提高监察机关官员的自身素养
D.把监察工作的重心放在打击经济犯罪上
解析:选C 题目中的材料大意为:监察机构比较重要,应选择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人担任监察官员,故C项正确;其他三项材料未涉及,排除。
3.(2019·浙江4月选考)史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有学者认为此部刺史是由秦代的监(御史)嬗变而成。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汉兴,省监不置。惠帝三年,“相国奏御史监三辅”。武帝置刺史,“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面奏事”。这说明(  )
①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②秦与汉监察方向有别,一在中央,一在地方
③秦汉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
④秦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 材料“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汉惠帝三年“相国奏御史监三辅”、汉武帝时“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面奏事”等表明①正确。秦汉都重视对中央和地方的监察,故排除②。材料反映的是秦汉时期监察制度的情况,未体现秦汉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故排除③。秦汉中央和地方监察机构,都要向皇帝汇报,即都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故④正确。
一、九品中正制的消极影响
材料一 魏晋之际,寒门升上品已非易事。西晋时,品第高卑的依据主要是家世,“状”即德,才的作用已不大,从而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状态。晋、宋之际,除军功之外,寒门上升上品已经是绝无仅有了。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卷
材料二 九品官人法在西晋时代已呈现贵族化倾向。西晋篡魏,其间的变革是承认现状型的革命,所以,魏朝的政治社会形态几乎原本为晋朝所继承。尤其是在高层,虽然有若干变动,但是,整个贵族式的官僚金字塔形态几乎没有受到动摇。在此社会背景下,中正评定乡品发展到主要根据门阀。九品官人法的贵族化,指的就是这种状态。居于上层者,获得高品,担任好的官职;相反,没有背景的人,终日疲于奔走却得不到官职,怀抱才干却沉沦于下层,怨世不公。
——摘编自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
二、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影响
材料一 自秦建立了官僚帝国以后,考课制度就成为官僚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考核官吏、任人授官、晋升职级、奖励惩罚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历代考课制度的法规虽十分完备,可在实施的中后期,往往流于形式,考课功过与官吏晋职方面严重脱节,考课的实际目的无法达到。从历代考课制度本身的情况来看,可以明显看出历代考课优劣与升迁晋级之间,往往缺乏具体的联系与规定。同时历代考课制度的具体条款与实施程序的复杂化,造成了考课在贯彻的实际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纸空文。
——摘编自曾小华《中国古代任官资格制度与官僚政治》
材料二 中国古代考核制度的弊端
1.只唯上、不唯实,导致官僚作风。春秋战国、秦汉等朝代的上计制度规定,负责考课的官吏“取自上裁”。部分官吏为了能够在考核中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获得升迁的机会,不仅使上报的计簿、账本的内容严重失实,而且形成了一种察言观色、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官僚作风。相反,刚正不阿、直言善谏者往往遭到排挤、贬职。这是因为考核大权只由上级的少数人行使,上级考核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下级的升降奖惩,官吏的仕途掌握在考课官手中。
2.考核指标虽然全面但所占比重不合理。特别是自宋代以后年资逐渐取代贤能成为官吏考核的主要标准。考核不看其实际工作绩效和能力,反而重视为官年限和资历的长短。这势必使众多官吏形成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思想,挫伤了那些实干型官吏的积极性。官吏的升迁、奖惩遵循论资排辈的做法,其结果是使原本具有积极意义的考核制度逐步蜕变为循规蹈矩、因循守旧、抑制人才的消极腐朽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阻止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继续发展的桎梏。
——摘编自岳海鹰《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之评介与借鉴》
             
[随堂基础巩固]
1.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中评价南北朝时期的门第时说:“门第之在当时,无论南北,不啻如乱流中岛屿散列,黑夜中灯炬闪耀。北方之同化胡族,南方之宏扩斯文,斯皆当时门第之功。故不当仅以变相之封建势力,虚无之庄老清谈,作为偏狭之抨击。”作者意在强调(  )
A.九品中正制促进了南北统一
B.门第存在的合理性
C.道教思想冲击儒学正统地位
D.人才选拔的开放性
解析:选B 根据材料可知门第对于当时传统文化之保存有其贡献,具有存在的合理性,故选B项;材料主旨强调南北朝时期的门第,未涉及选官制度及儒学正统地位,排除A、C两项;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南北朝时期人才选拔以门第为依据,具有封闭性,排除D项。
2.宋太祖曾诏令说:“国家悬科取士,为官择人……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举(少官)……如违,御史台弹奏……兼不得呼春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这一诏令(  )
A.防止了大官僚操纵科举取士
B.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客观公正性
C.阻断了知举官与考生的联系
D.旨在防止结党营私以加强皇权
解析:选D 据材料可知宋代把科举取士的大权收归皇帝亲自掌握,变“恩归有司”为“恩由主上”,使贡举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以防止知举官与及第举人结党营私,从而巩固和加强皇权,故选D项;“防止”说法过于绝对,当皇帝昏庸时,权臣便能操纵科举取士,排除A项;材料强调宋代把科举取士的大权收归皇帝亲自掌握,加强皇权,而不是保证科举取士的客观公正性,并且“保证”表述不当,排除B项;“阻断”说法过于绝对,知举官与考生还是有联系的,排除C项。
3.(2018·全国卷Ⅲ)下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解析:选B 从材料图表可以看出,北宋时期,宰相中祖辈无官职的占据三分之一以上,南宋时期,这一比重增加到一半以上,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发展,为平民身份的人能够跻身社会上层创造了条件,从而导致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宋代宰相中世家大族的比重降低,说明其影响减弱,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宰相的出身,没有涉及宰相权力的大小问题,C项错误。科举制的功能主要是选拔有利于统治阶级统治的人才,这一功能没有弱化,D项错误。
4.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解析:选D 题干体现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出身卑微的读书人为了入仕,刻苦读书,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故选D项。官员的文化素养和能力是两个概念,故排除A项。题干信息与选官制度沿革下的官员道德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B项。自由投考与排除世家子弟入仕矛盾,故排除C项。
5.唐代时期在中书省和门下省设有一批谏官,具有先他官言事的优越权。他们是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和拾遗,“左”隶属中书省,“右”隶属门下省。这一做法(  )
A.旨在加强专制皇权 B.提高了办事效率
C.利于防止决策失误 D.加强了中央集权
解析:选C 根据材料谏官“具有先他官言事的优越权”并结合所学可知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这一做法有利于防止决策失误,故选C项;三省六部制加强专制皇权,但与材料主旨谏官制度不符,排除A项;谏官的设置会降低行政效率,排除B项;谏官是在中央设置的官员,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D项。
6.北宋的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台谏官称为“言官”,可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宋太祖曾规定,“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宋朝的这一传统(  )
A.保证了宋王朝长治久安
B.助推了士人的参政热情
C.完善了古代的监察制度
D.有效地制约了君主权力
解析:选B 材料分两层信息,第一层是宋朝台谏官“可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说明宋朝台谏官权力大;第二层是宋太祖的规定“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说明宋朝文人地位大大提高,综合两层信息可知宋朝文官位高权重,这便大大助推了士人的参政热情,故选B项。
7.东汉光武帝设立“举谣言”制,将民谣纳入行政监督体系,以反映地方官吏为政善恶的歌谣来决定官吏的升黜,东汉出现了一系列因“谣言”而黜陟的官吏。这反映出东汉时期(  )
A.社会舆论决定官吏升黜 B.监察体系臻于完备
C.儒家思想影响政府决策 D.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解析:选C 根据题干“将民谣纳入行政监督体系”,可知统治者尊重民意,以民为本,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故选C项;社会舆论对官吏升黜有一定的影响,“决定”说法绝对,故A项错误;“臻于完备”说法绝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选官标准,D项错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