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3 15:2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晚清时期,清政府对科举制度进行数次改革,并最终废除科举考试。此后实行学堂选官和留学毕业生选官两种选官方式。民国初年,孙中山提出一系列文官思想。北洋政府建立文官考试制度,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公务员制度,实践了孙中山的文官思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21世纪初,国家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
知识梳理(一)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1.晚清科举制度的沿革
19世纪80年代后 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并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
1901年 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1905年 废除科举制
2.选官制度的改革
(1)新政期间的改革
①进行官制改革,裁减冗署冗官,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陆续设农工商部、巡警部、学部等部门。
②更新选官制度,规定凡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出身,对成绩优秀者进行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
(2)学堂选官制度的确立: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分为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都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授以官职或得以升学。
(3)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的确立:规定每年举行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考试结果分为三等,不同等级者分别被赐予进士、举人出身,再分配相应官职。
(4)废除科举后的主要选官方式:学堂选官和留学毕业生选官。
知识梳理(二) 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1)主要措施:出台了官员选拔方面的一系列法规草案。
(2)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
①内容:以考试制度为主,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同时,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
②意义:进一步奠定了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2.北洋政府时期的选官制度
(1)考试选官
①建立: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建立。法案规定民国男子年满21岁者,得应文官考试。
②实施:文官考试由政事堂铨叙局负责,文官高等考试和文官普通考试各举行过两届,司法官考试等其它考试也举行过数届。
(2)甄别选官:主要是指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通过检验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线、考查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选官制度
(1)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从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到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
(2)主要内容
①公务员的选任由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负责,并颁布《考试法》等一系列法规。
②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几乎全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确立。
③《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
④对一般在职人员,效仿北洋政府,采取甄别审查措施,使其取得任用资格。
(3)局限性:在实施过程中漏洞百出,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现象始终无法禁绝。
知识梳理(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1.干部制度
(1)新中国成立初期: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的干部制度。
(2)后来,我国又建立了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
(3)改革开放后,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离休、退休、培训、工资、回避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4)我国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特别是在干部管理制度上不断加强法制建设,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
(5)中共十八大以来,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严格依法依规办事,特别是在干部的廉政建设方面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规定,取得很大成绩。
2.国家公务员制度
初步形成 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随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
正式形成 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国家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
发展完善 200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以来,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得到全方位的推进和改善,考试录用的规模和范围在不断扩大
积极意义 公务员政治、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
主题 从近代到现代公务员制度的演变
[析史料实证]
   和科举考试相比,民国时期文官制度的开放性要小很多。实际情况是,文官考试与任用相脱节,文官考试施行几十年,实际录取的人数总计不过千人,无法实现孙中山先生一切文官皆经考试及格的想法,而且任人唯亲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从公平性的角度看,民国时期文官制度与科举制度相比,不能不说是一种倒退。另外,由于民国时期党治和军治色彩浓重,政府当局为党务人员和军人进入文官队伍大开方便之门,考试任职的文官地位很低,在薪酬待遇和升职空间上都不如其他途径进入文官系统的官员。与科举制度相比,科举出身是“正途”,地位是很高的。因此,从对知识分子的吸引力方面看,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也远不如科举制度。
——摘编自徐萍《从进士科举到文官考试
——中国选官制度在民国时期的制度逻辑》
[探究] 根据材料一,指出民国时期文官制度有哪些弊端?这些弊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弊端:经考试程序录用的文官人数较少;任人唯亲现象严重;经过考试录用的文官地位较低,升迁较慢;对知识分子吸引力较低。
产生弊端的原因:当时政府实行独裁统治,党治和军治色彩浓重。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形象地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出公务员制度。199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之后,党的十四大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既是一场改革,又是一场革命,必将引起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必将带来人们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是非标准的重大改变。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行政管理尤其是国家机关的人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我们改革原来不合时宜的干部人事制度,加快推行公务员制度。
——摘编自李如海《公务员制度》
[探究]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现代公务员制度产生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公务员制度对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
[提示] 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作用: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出宽松、和谐、公正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明历史解释]
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主要区别及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
(1)与西方文官制度的主要区别
第一,不搞“政治中立”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是建立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根本指导原则。建立公务员制度的目的就是要为贯彻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提供制度保证。所以,要求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第二,坚持党管干部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公务员的管理上,强调要坚持党的组织领导,贯彻党的组织路线,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
第三,不搞“两官分途”
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这是由于我国是一党执政的国家,不搞多党轮流执政,所以不存在政务官与事务官的截然分野。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实行“两官分途”,强调政务官的所谓政治化和事务官的所谓职业化,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职官体系,相互之间不能转任。
第四,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
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中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中国公务员没有自己集团的特殊利益,也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特权。
(2)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
①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供组织保证。
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把机关干部从大一统的干部队伍中分离出来,建立起符合国家机关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有利于调整干部结构,提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政治与业务素质,强化国家机关系统,加强勤政和廉政建设,从而为党的基本路线提供组织保证。
②为国家机关的廉政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
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可以提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加强制度建设,而这正是廉政建设的核心,公务员制度为廉政建设提供的保障主要有:通过考试录用、认真考核、正规培训和严格管理等措施来提高公务员的素质;通过权利义务、执行纪律、交流回避、有力监察监督的制度来保证和促进公务员依法行政,廉洁奉公等。
③对国家机关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建设起促进作用。
建立与推行公务员制度,可以使国家机关人事管理体现公开、民主、平等、竞争的原则,增强人事管理的透明度,使人民群众在公务员“进、管、出”各环节有更多的发言权,充分显示出民主化的优越性;可以使国家机关人事管理按客观规律和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实行科学的分类管理,充分体现科学化管理的合理性;可以使国家机关依法管理各类人员,从人治走向法治,充分显示法制化管理的正确性。
[练经典小题]
1.康梁维新变法时期,提出改革科举制度,遭到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坚决反对。清廷却在1905年主动废除了科举制。这表明(  )
A.科举制失去选拔人才的作用
B.慈禧阶级立场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C.康梁思想得到清廷的认同
D.清王朝政治体制的被动革新
解析:选D A项不能体现出清廷对科举制前后不同的态度,排除;慈禧始终是封建守旧地主阶级的代表,故B项错误;1905年废除科举制不代表接受了康梁思想,故C项错误;1901年起清廷为缓解民主革命浪潮对其统治的冲击,被迫实行新政,废除科举制是革新的内容之一,故D项正确。
2.1902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兵士多系举人、廪贡、秀才之优秀分子”。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由上述现象可知(  )
A.社会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
B.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C.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
D.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
解析:选A 秀才、举人等知识分子阶层参军,本身就说明其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变化,而这与当时的社会变动有很大关系,故A项正确。维新变法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但这与秀才、举人参军之间并无必然联系,故B项错误。秀才、举人参军并不代表军队的近代化,故C项错误。1902年科举制尚未废除,故D项错误。
晚清时期的近代文官制度
材料一 我国引入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始于清末新政。咸同以降,清廷为应对内忧外患,求才不拘常格,导致科举、保举与捐纳多途并进,加剧仕途拥堵、吏治腐败。1905年立停科举后,由于新旧人才的选拔皆处于过渡交替状态,官员的录取及任用不断突破既有规制的藩篱,情况日趋复杂:一方面,培养新人才之责转至主持新式学务的学部,因各方渴求西学专门人才,新式学堂毕业生供不应求,“学生将近毕业,而各省已争先电调”。随着《奖励学堂出身章程》的出台,学部于考试学堂毕业生后,直接遣往各地任职,此举打破了唐以来取士与铨选分开的传统,自两汉后举士与举官再度合二为一。另一方面,外务部、商部、巡警部、民政部等新设衙门乃至各省督抚挟新政之急需,纷纷强调各自行事的特殊性,撇开职司铨选的吏部,从不同渠道、不同地域频繁奏调官员与留学生,举官之权大有下移之势。而自丁未年(1907)始,为科举善后、疏通旧学人才而举办的优贡、拔贡考试以及举贡生员考职(均由礼部主持、吏部配合),亦相继在各地举行,源源不断地提供为数众多的后备官员。
——摘编自关晓红《清季引入近代文官考试的酝酿与尝试》
材料二 现代文官制度在中国的创构,萌芽于晚清时期。为了应对“旷古未有之变局”,清廷不得不在制度上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主要表现为:
第一,改革国家行政机构的设置
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总税务司;1862年,设立同文馆;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提出了减并机构、裁汰冗员、废八股改试策论,以及建立制度局并在其下设法律、度支、学校、农局、工局、商局、铁路、邮政、矿务、游会、陆军、海军等现代国家机关的建议;1901年,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1902年,裁詹事府、通政司衙门等;1903年,设立商部;1905年,设巡警部、学部;1906年厘定官制,巡警部改为民政部,户部改称度支部,以税务处、财政处并入,太常、光禄、鸿胪诸寺并入礼部,兵部改为陆军部,刑部改为法部,大理寺改为大理院,工部与商部合并为农工商部,设邮传部,理藩院改为理藩部等,并对各机关职能作了较大调整,基本按照西方近代行政模式划分权限;1911年成立责任内阁,再次调整官制,但刚开始进行,大清王朝即已覆灭。
第二,改革文官录用制度
首先是废除科举取官制度。1901年,张之洞请降旨议改科举。8月,诏自次年始科考内容改为: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并废八股程式。1903年3月,张之洞、袁世凯会奏递减科举。次年1月,诏令十年三科内减尽科举名额。1905年9月,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端方等奏立停科举。诏准自丙午(1906年),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科举制度从此终结。其次采取了一些新的方法录用文官。一是设立经济特科。1898年,因贵州学政严修奏请,设立经济特科,以内政、外交、理财、格物、考工、经武之学取士。二是录用新式学堂毕业生。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又颁布修改后的《奏定学堂章程》,开始创建新式教育体制。学堂分为三段六级,初等分二级,中等一级,高等分三级,各级毕业生都给予不同的功名,有许多被直接录用任官。三是考录留学人员任官。1907年清政府颁布《廷试录用章程》,规定凡在外国高等以上各学堂之毕业生,经学部考验合格,奉旨赏给进士、举人出身后,方可参加廷试,廷试后再授以官职。此外,清政府还在海关和一些洋务机关聘任了许多外国人任职,即所谓“洋员”。
——摘编自李俊清《现代文官制度在中国的创构》
             
[随堂基础巩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3年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禄、张之洞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该学制规定学堂的立学宗旨是:“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摘编自徐惟诚著《中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二 1922年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规定的学制系统,称新学制,因为该年是壬戌年,又称“壬戌学制”。此改革案由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出。《学校系统改革案》列有七条标准: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癸卯学制”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壬戌学制”颁布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壬戌学制”的进步性。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张之洞等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结合“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以西学瀹(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等关键信息分析可知是中体西用。第二小问,从时间信息入手,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分析归纳,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史实相联系。第(2)问,结合材料信息,理解其含义,运用术语及所学表述即可。
答案:(1) 特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背景: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北洋军阀政府的重视;受“西学”影响。
(2)进步性:重视教育的普及;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意培养经济人才;教育更加贴近生活;关注地方教育的差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