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华法系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德主刑辅,礼法结合是其核心特征。先秦时期出现德治和法治两种治国思想,分别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和法家为代表。儒家主张道德礼
义教化百姓,即“惠民”,其进步意义表现为减轻赋敛,注重发展生产。法家主张严刑
峻法、加强君主集权来管理国家。秦朝以后,法律不断走向完善,魏晋以后,法律儒家
化成为典型特征。唐朝推广重视家训的经验,注重基层教化。宋朝以后,以乡约作为基
层教化的主要内容,明朝以后乡约开始具有强制力,逐渐与法律合流。以礼为主要内容
的教化之所以能作为国家法律秩序观念向民间传输的渠道,根本原因在于礼与国家法律
精神和内容的一致性。通过教化的方式宣扬儒家礼义,乡民们在日常生活中按照礼的要
求来行为也就不知不觉地遵行了法的规范。于是,古代国家只要将这种礼通过教化的形
式推向乡民,一个为社会上层和国家法律所认同的社会法律秩序就形成了。
知识梳理(一)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夏商西周时期
(1)夏商: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
(2)西周:统治者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
(3)东周: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
2.春秋战国时期
(1)成文法的出现
①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②影响:引发了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2)儒家的德治思想
①内容
孔子 统治者要“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不要过度消耗民力
孟子 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②评价: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甚至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
(3)法家的法治思想
①内容
商鞅 在秦国颁布一系列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
韩非 提倡君主不要谈礼义,而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君主赏罚分明,则臣民必能守法奉令。为保证法令畅通,他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②评价: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
知识梳理(二)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秦汉时期
(1)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汉朝沿袭秦律,制成《九章律》。
(2)秦汉朝廷还会发布法律文告,称为“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2.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是最重要的变化。
(1)原因: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
(2)目的: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3.唐朝
(1)唐高宗时期的《唐律疏议》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此后,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
(2)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大唐开元礼》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也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3)在社会层面,唐朝政府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知识梳理(三)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1.法律的沿革
宋朝 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
元朝 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
明朝 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清朝 法典沿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例,制定了《大清律例》
2.教化的沿革
宋朝 理学逐步确立统治地位,控制教育与科举,并通过授徒、书院讲学等方式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
宋朝以后 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
明朝后期 乡约改而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六谕”。六谕主劝谕,但也有禁约成分,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清朝 乡约基本延续了明朝的模式,但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主题一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析史料实证]
先秦的“德治”与“法治”之争,实质是社会治理方式之争。儒家具有由来已久的重德传统,同时认为法和刑也是调节社会关系、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他们指出,遵循着周人的思路,先秦儒家在德治主义的旗帜下,主张“宽猛相济”,强调“道之以德”同时要“齐之以刑”。关于法和刑,孔子反对的只是使用不当的刑罚而非刑罚本身。其后,孟子主张“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与孔孟相比,荀子更加重视礼法与刑的作用,将“宽猛相济”表述为“隆礼”而“重法”。从德法(刑)之本末角度来看,荀子认为礼为本,刑为末,德治为本,法治为末;而从二者均不可或缺的角度看,荀子则主张隆礼重法,主张德治法治并存并举。可以说,在周人“明德慎刑”的德刑关系元型中,先秦儒家确立了德治主义的理论,即孔子“宽猛相济”“为政以德”的理论基调。即便是兼容了更多的法家思想元素的荀子,总体立场仍然是儒家的德治主义。
——摘编自关健英《法治与德治:
思想史的视角及现代审视》
[探究] 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共同之处。
[提示] 重视道德的作用;重视礼但并不排斥法,主张礼法并用;以德礼为本,德主刑辅。
韩非的“法治”学说只认法,不要德,视法和德为不可两存,在极端夸大法(暴力)的地位作用的同时,否定道德所特有的调节、教育功能,从而否定了道德本身,即否定道德价值、道德观念、道德良心、道德义务(道德责任)等。韩非既否定了道德的功能和作用,又否定了道德自身的存在。与此同时,却竭力夸大法的地位和作用,以法代德,把刑罚施行于道德领域中去。这样,韩非在陷入非道德主义的同时,走向了“法决定论”。由此可见,韩非的“法治”学说是以“非道德主义”和“法决定论”的相互结合为其根本特点的。韩非非道德主义的理论根据是“自为”(即为己)人性论。把利己主义贯彻到底,“唯利无义”,必然否认任何道德的存在。韩非非道德主义的产生,反映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追求和攫取权、利的要求,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
——摘编自朱贻庭《评韩非的非道德主义思想》
[探究]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非“非道德主义”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提示] 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淡漠,容易引发各种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唯利是图必然导致社会道德沦丧,世风日下;为统治者施行暴政提供理论依据,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明历史解释]
先秦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异同点
(1)相同点
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四分五裂,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终极目的都是维持社会秩序
作用 两者的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
(2)不同点
儒家思想 法家思想
核心思想 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同时不否认刑罚的辅助作用 讲究乱世要用重典,着重强调法的重要性
结果影响 在四分五裂的春秋战国时期,不适应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政治需要,没有被各诸侯国的君王所重用 在战国时期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秦始皇利用韩非的法家思想统一六国
[练经典小题]
1.《尚书》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并将商人失国归咎于德行败坏,其罪名包括酗酒、荒淫、不恤民力等。上述材料主要强调( )
A.政权是否合法性取决于道德观
B.君主统治必须符合上天的意志
C.君主专制与君权神授的合理性
D.天命与君德及民心的关系紧密
解析:选D 材料强调君主实行德政,重视道德对统治的重要性,但没有体现政权合法性与道德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道德对于君主统治百姓的重要性,故B项错误;君主专制与君权神授的合理性强调的是君主的意愿,没有体现材料中道德的重要作用,故C项错误;从材料“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商人失国归咎于德行败坏”“不恤民力等”,可知天命与君德及民心的关系紧密,故D项正确。
2.“今上下之接,无子父之泽,而欲以行义禁下,则交必有郄(隔阂)矣。且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以下关于韩非子这一言论的评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抨击了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的主张
B.君臣关系就像父子那样亲密无间
C.不能仅靠情感和榜样来确立等级关系
D.认为孔子主张的“仁”是虚假的靠不住的
解析:选C 古文大致意思是:现在上下级之间,没有父子间的恩泽,却要执行仁义约束下级,必然导致等级间的隔阂。况且父母对子女,生男婴就互相祝贺,生女婴就杀了她。这都是父母自己的决定,然而祝贺男婴杀害女婴的行为,考虑的是以后长远的利益(养儿防老,养女外嫁)。所以就连父母对儿子,都是用算计的私心对待,何况没有父子之恩的上下级之间。材料未涉及墨家,故A项错误;与题干正好相反,君臣不可能像父子,故B项错误;韩非子批判儒家的仁义亲情,治国不能只依靠情感和榜样,故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不是“仁”,而是“义”,故D项错误。
主题二 西汉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礼教并用
[析史料实证]
春秋战国时期,德政与刑罚对立;西汉前期,德政与刑罚融和。西汉初期的官吏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法家式的官僚及其子弟,二是学习了儒家经典而被选拔入仕的知识分子。前者施政时仍然采用法家学说,严刑酷罚,打击盗贼和豪强势力,他们被称为“酷吏”;后者施政时则采取儒家的学说,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开辟学校,施行教化,实现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他们被称为“循吏”。汉武帝“表彰六经,独尊儒术”,形成以儒家思想为主、以法家思想为辅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在德刑关系上,则形成以德政为主,以刑罚为辅的理论。这一理论又被董仲舒的阴阳五行说神秘化,形成阳主阴辅、德主刑辅、春夏行德秋冬行刑的理论。这一理论对整个封建时代的政治法律实践活动产生极大影响。
——摘编自武树臣《中国法律思想史》
[探究]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初“酷吏”和“循吏”存在的必要性。
[提示] 西汉初期,国家刚刚结束战乱,政权统治尚不稳固,使用酷吏可以有效地打击盗贼和地方豪强势力,巩固当时的政治秩序和中央集权。与此同时,社会需要休养生息,使用循吏可以让老百姓安心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
唐朝的主要法律有《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开元律》和《唐律疏议》。从唐律的制定和修改过程来看,它是初成于武德,完善于贞观,而永徽时以《贞观律》为基础制定的《永徽律》及律疏,成为我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一部代表性封建法典。《唐律疏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就是说,德礼是行政教化的根本,刑罚是行政教化的表现;德礼和刑罚对行政教化都是不可缺少的。我们从《疏议》中也可以看到,完全是以儒家的经典《诗》《书》《易》《礼》《春秋》的基本思想来注释《唐律》,有不少条文,实际上是把礼义道德规范直接纳入法律,使儒家学说法典化。可以说,“唐律一准乎礼,而得古今之平”,实质上就是唐律一切依礼以为出入,礼与刑相辅相成,律学与经义相互发明,使礼法结合在唐律中达到十分完备的程度。
——摘编自陈鹏生《中国法制通史》第四卷《隋唐》
[探究]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律“一准乎礼”的原则对后世法律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提示] 过分强调礼的规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法律的公平与公正;加剧了中国古代社会人治的色彩;与现代意义上的法治观念有所违背,不利于法律建设的科学化。
[明历史解释]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
(1)儒家法律指导思想的确立,强调德治。
(2)确立了法律的一些基本原则,在中国法律儒家化过程中,一些儒家思想的精义注入法律中升华为封建法律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八议”制度、“官当”制度,准五服以制罪以及“重罪十条”等。
(3)在“引经决狱”“引礼入律”的过程中,儒家基本政治思想融入法律之中,逐渐形成一系列符合儒家思想的具体法律观点。
(4)中国法律的儒家化促进了司法队伍的儒家化。春秋决狱这一审判方法的推广,使得大批具有儒家经义素养的官吏越来越受到重视。
[练经典小题]
1.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
A.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 B.君相之间矛盾尖锐
C.封国威胁了专制皇权 D.儒法思想并行发展
解析:选D 根据材料“一方面选派董仲舒……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并非独重法家,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B项错误;“重用张汤……治理长安”,长安并非封国,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一方面……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可见儒法并施,故D项正确。
2.明清时期,徽州一府六县有牌坊一千多个,被誉为“中国牌坊之乡”。牌坊多建于祠堂前或村口,起着教化族人、警示来者的作用。从徽州设立的牌坊可以看出( )
A.徽州是江南文化重地 B.徽州的宗族观念浓厚
C.徽商是捐建牌坊主力 D.徽州人崇尚高官厚禄
解析:选B 牌坊,中国特色建筑文化之一,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道观寺庙以之作为山门,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并不能等同于文化重地,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祠堂”“教化”等关键信息表明当地牌坊主要是与宗族有关的,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什么人捐款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出现追求功名的信息,故D项错误。
一、宋代的“国法、天理”
西汉以后,正统法律思想的核心即三纲五常等道德伦理观念不断权威化、法典化,始终支配着封建立法、司法活动,在法律实践领域胜利进军。但在意识形态领域,随着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三家争胜,正统法律思想以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为模式的旧理论形式已经陈旧,已经法典化了的三纲五常又因为得不到理论的滋补而显得毫无生气。宋代理学家承担起统一思想、统一学术的任务,其中最杰出的人物就是朱熹。朱熹在其哲学体系的基础上对正统法律思想进行加工和完善,他提出了“理同而气异”的人性论和“圣人代天而理物”的“天理君权”说,论证了人间贵贱、富贫、智愚、贤不肖等一系列差异的终极原因和封建国家与法律的神圣性、合理性。他把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封建国家、法律打扮成“天理”在人间的体现,把违反上述事物的行为贬为“人欲”的产物,从而扯起“存天理、灭人欲”的旗帜,步入强化封建道德与法律的轨道。他论证了“德礼政刑”“相为终始”的德刑关系说,并把“德礼政刑”四种治国措施同“气禀”各异的人们一一对应,以区别对待、循序渐进。他强调刑罚在治国中的关键性地位,从而把传统的“德主刑辅”说修正为“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的司法原则。儒家纲常既然已经法典化,又借助“天理”的点染,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如同以往那样奢谈德礼、讳忌严刑。正统法律思想经过理学的加工改造,变得更加缜密和系统,从而完成了哲理化的进程。
——摘编自武树臣《中国法律思想史》
二、朱元璋的“礼刑并用”“明刑弼教”
“明刑弼教”,按照朱元璋的说法,即“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从正面申明礼教,对臣民百姓实施正确的引导,同时运用法律和刑罚严惩冥顽不灵之徒,从反面来推进教化。从字面上看,“明刑弼教”与“德主刑辅”没有什么实质性差别,但一般而言,“德主刑辅”的重点是德主,是要强调教化,一般与轻刑之主张联系在一起;“明刑弼教”的重点是明刑,强调的是刑罚对于教化的必要性和前提条件,所谓“刑罚立而后教化行”,这就为当政者在“弼教”的口号下实施严刑峻法、以重典治世提供了思想依据。
在实践层面,朱元璋力图将以礼为核心的教化真正落实到社会中去。他下令在全国设置“申明亭”,悬挂榜板,定期张贴朝廷的文告,将本地犯有罪错人员的姓名及其罪错内容公布出来,从而使人有所惩戒。还让民间自行推举一年高德劭之“里老人”主其事。“里老人”的职责主要有二:一是“掌教化”,即是向民众宣读并讲解《大诰》《大明律》《教民榜文》,使民众知法畏法,不敢犯法;二是“理词讼”,即在申明亭主持调解民间细微纠纷,对于本地品行不端者,还可以直接予以责罚。与侧重于惩恶的申明亭相对,各地还普遍设立了“旌善亭”,同样设置榜板,定期公布本地的孝子贤孙、贞女节妇的事迹,以为表彰劝善之用。
朱元璋还创造了“教民榜文”之类的普及政教法令于民间的制度,力图让民众明白那些最基本的礼义内容,并首次让“里老人”宣讲简明扼要的“圣谕”,即“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并把这些内容刻石立碑,以为教民之用。通过种种方式,明初统治者希望能将“明刑弼教”这一治国思路普及于民间,最终得以教化大行,秩序安定。
——摘编自朱勇《中国法制史》
[随堂基础巩固]
1.(2018·全国卷Ⅱ)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解析:选A 材料中,商汤将意在将鸟兽赶尽杀绝的罗网“去其三面”,即放鸟兽一条生路,体现了他的仁德之心,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得以灭夏建商。再根据设问“意在说明”,联想司马迁写作《史记》的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即说明历史兴衰的规律,以警示后代统治者,故A项正确。夏商时期农业已经有所发展,所以捕猎不再是主要经济活动,故B项错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虽然符合材料内容,但不是《史记》中这一记载的本意,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资源争夺,故D项错误。
2.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秦代曾用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了农耕播撒种子的数量:稻谷一亩播种二又三分之二斗,麦子一亩播种一斗,大豆一亩播种半斗。这反映出秦律( )
A.重视保护农民的私有财产
B.条目繁杂琐细,刑罚极其苛酷
C.关注民生与社会实际问题
D.剥夺贵族特权,适应社会转型
解析:选C 材料中秦朝用法律条文规定了农耕播撒种子的数量以指导人民生产,说明秦律关注民生与社会实际问题,故选C项。
3.(2018·北京高考)“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解析:选C 材料“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的意思是,依靠武力假借仁义之名而统一天下的叫作“霸”,依靠道德施行仁义而统一天下的叫作“王”,可见孟子强调“德”的作用,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C项正确。甲骨文中“王”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而孟子认为的“王”是“以德行仁者王”,两者不一致,A项错误。“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而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B项错误。宗法制在商周时已经产生,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撙节退让以明礼。
——摘自《礼记·曲礼》
材料二 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属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
——摘自《韩非子·有度》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儒家与法家之争的主要焦点。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
答案:(1)焦点:以什么思想治国的问题。儒家认为君主应该以礼来治理社会,法家认为君主应该用法和刑来管理国家。
(2)秦国奉行法家思想,进行变法,实现富国强兵;进行统一战争结束割据局面,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朝推行严刑峻法,实施暴政,迅速灭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