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盐练习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章盐练习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3 18:4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章盐练习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
一、单选题
1.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NH4HCO3 B.KCl C.CO(NH2)2 D.NH4H2PO4
2.下列有关碳及碳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是因为它们由不同的原子构成
B.煤炉上放一盆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碳酸钙在医疗上可用作补钙剂
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可形成酸雨
3.将珍珠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珍珠中含有下列离子中的(  )
A.氯离子 B.硫酸根离子 C.碳酸根离子 D.氢氧根离子
4.硝石是主要含KNO3的天然矿物,历史上《本草经集注》中对硝石有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下列有关KN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化合物 B.可用作复合肥料
C.可能发生分解反应 D.其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的溶解度
5.下列有关NaCl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溶于水 B.溶液呈中性
C.是食盐的主要成分 D.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6.下列有关盐的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
B.可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渍食品
C.小苏打可用于培制糕点
D.碳酸钾可用作化学肥料
7.下列做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
A.用洗涤剂去除油污 B.用白酒去除水垢
C.用小苏打发酵面粉 D.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8.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稀硫酸 铜 过滤
B CaSO4溶液 稀硫酸 过量CaCO3 粉末、过滤
C FeCl2溶液 CuCl2 过量铁粉、过滤
D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点燃
A.A B.B C.C D.D
9.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CO2混有HCl气体 将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
B CuO混有碳粉 加入适量稀HCl,过滤、洗涤、干燥
C NaCl溶液混有CaCl2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D Cu(NO3)2溶液混有CuCl2 加入适量AgNO3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10.今年夏粮又获丰收,再显中国饭碗自信,其中化肥功不可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尿素[CO(NH2)2]能使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
B.磷酸二氢铵(NH4H2PO4)属于复合肥
C.含氮量为31.5%的硝酸铵(NH4NO3)化肥样品为纯净物
D.化肥虽好不能滥用,过度施肥会造成土壤退化和水体污染
11.中华古代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理解不合理的是
选项 文摘 理解
A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描述中有物理变化
B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描述中有化学变化
C 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 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
D 冬日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 其中的碱是指NaOH
A.A B.B C.C D.D
12.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照关系图(“→”表示反应一步完成)相互转化的是( )
选项 物质
x y z
A
B
C
D
A.A B.B C.C D.D
二、简答题
13.自制汽水时,需要的原料有白糖、碳酸氢钠、柠檬酸、凉开水等。制作时会有大量气泡冒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炎热的夏天,在家中可以自制汽水来解暑消热。
准备材料:1.5g小苏打、1.5g柠檬酸、蔗糖、果汁、凉开水、500mL饮料瓶。
(1)制汽水时,为什么要用凉开水制汽水________
(2)为什么打开制好的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________
(3)制汽水时,小苏打中的HCO3-与柠檬酸溶液中的H+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为证明柠檬酸溶液中有H+,可以选择下列物质中的进行验证________(填字母,符合题意的选项都选)。
a.镁带 b.铜片 c.食盐 d.鸡蛋壳 e.石蕊溶液
15.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溶质分别可能是硝酸钠、硝酸铜、硝酸、硫酸钠、硫酸、碳酸钾中的一种,检验步骤如下:
(1)分别取少量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溶液无色透明,经测定混合溶液显酸性。由此可推断这两瓶溶液中的溶质一定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多填、少填、错填均不得分,下同);
(2)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这两瓶溶液中的溶质至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一种。
试推断这两瓶溶液的溶质可能的组合有_________(填数字)种,请写出其中含阳离子种类最少的一种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6.果果以水为主题进行“化学反应接龙”游戏。游戏的规则为:用前一个反应的一种生成物作为下一个反应的反应物,并按序号和要求的基本反应类型循环,据下图完成有关问题:
(1)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反应:;
(2)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_____;
(3)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C、D、E为不同类别的物质,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G常用作食品干燥剂,D和E之间发生的反应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请回答:
(1)C的一种用途是 ____________ 。
(2)F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____________ (填“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
(3)G→C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____ 。
(4)A-E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 。
(5)B-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 。
四、实验题
18.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时,将针筒A中溶液挤入试管B中,接着打开止水夹K1,发现D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留下的溶液也显红色;
②打开止水夹K2,风哨振动鸣叫,C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B和D中,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
回答:
(1)步骤①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CO2最终转化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和水。
(2)解释步骤②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___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C、D中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___________b%(选填“>”“=”“<”)。
19.化学课上,小亮与老师一起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中铜加热时因生成了氧化铜而变黑,该变化属于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小亮将变黑的铜丝a伸入试管内的稀硫酸中,再取出时,铜丝表面又变红了,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
③老师将加热变黑的铜丝b趁热迅速伸入试管内的活性炭中,再取出时,铜丝表面也变红了,则试管内活性炭的质量一定会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试管乙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0.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系列实验。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 a 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用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该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使二氧化碳与氢 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明显现象,用烧瓶收集二氧化碳后,按 D 装置进行实验,挤压胶头滴管(胶头滴管中盛有浓的氢氧化钠溶液),打开止水夹,形成红色喷泉。 有同学提出疑问,该实验中二氧化碳减少是否能证明二氧化碳确实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①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则需要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有_____生成。请你 设计实验证明(简要说明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__;
②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反应,根据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应如何证明其发生了化学反应? 请写出你的设计思路_____。
五、计算题
21.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以下是他们的实验过程及数据(假设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钾中钾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为________g。
(3)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22.将10g碳酸氢钠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9g。
(1)写出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分解的碳酸氢钠占总碳酸氢钠固体的质量分数是?
23.为测定某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200g样品于烧杯中,将50g碳酸钠溶液分为5等份,分5次加入盛有样品的烧杯中、测出每次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 10g 10g 10g 10g 10g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208.9g 217.8g 226.7g 235.6g 245.6g
请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4.在农业生产中,常用15%~20%的氯化钠溶液选种。为了测定某氯化钠溶液是否符合要求,取该溶液70g,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100g,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分离出沉淀的质量为28.7g。
(1)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2)通过计算确定该氯化钠溶液是否符合选种要求?(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C
4.D
5.A
6.B
7.B
8.D
9.D
10.C
11.D
12.B
13.碳酸氢钠与柠檬酸在水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14. 凉开水温度低,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打开瓶盖,瓶内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少,二氧化碳从汽水中逸出; 二氧化碳 a,d,e
15. Cu(NO3)2、K2CO3 Na2SO4、H2SO4 4 H2SO4、HNO3
16. 分解 Fe2O3 Ca(OH)2+2HCl=CaCl2+2H2O
17. 改良酸性土壤等合理答案 酸 化合反应 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18. Na2CO3 B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空气进入C中 >
19. 化学 复分解 减小
20. 长颈漏斗 B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碳酸钠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钡(或氢氧 化钡)溶液,如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有碳酸钠生成。(若加稀盐酸 或稀硫酸产生气泡也可,但必须指明酸要足量) 证明反应物消失或有新物质生成
21.(1)39:6:24;(2)8.8g;(3)14.6%
22.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H2O+CO2的质量=l0g-6.9g=3.1g;
设: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x=8.4g
分解的碳酸氢钠占总碳酸氢钠固体的质量分数=。
23.解: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知,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或)
设废液中氯化氢的质量为x
x=7.3g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
24.(1)141.3g
(2)设该氯化钠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x
x=11.7g
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
15%<16.7%<20%,符合要求;
答:该氯化钠溶液符合选种要求。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