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节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3 12:3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第2节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2021年7月和10月,SpaceX公司星链卫星两次侵入中国天宫空间站轨道,为保证空间站内工作的三名航天员生命安全,中方不得不调整轨道高度,紧急避碰。其中星链-2305号卫星。采取连续变轨模式接近中国空间站,中国发现且规避后,该卫星轨道又重新回到正常轨道。已知中国空间站在高度390千米附近的近圆轨道、轨道倾角,而星链卫星在高度为550千米附近的近圆轨道,倾角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空间站的运行速度约为11.68千米/秒
B.星链卫星在正常圆轨道需减速才能降到中国空间站所在高度
C.星链卫星在正常轨道时周期比中国空间站的小
D.星链卫星保持轨道平面不变,降至390公里附近圆轨道时,其速度与中国空间站速度接近,不会相撞
2、 恒星的引力坍缩的结果是形成一颗致密星,如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等,由于在引力坍缩中很有可能伴随着引力波的释放,通过对引力坍缩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以预测其释放的引力波波形是当前引力波天文学界研究的课题之一、中子星(可视为均匀球体),自转周期为T0时恰能维持星体的稳定(不因自转而瓦解),当中子星的自转周期增为T=3T0时,某物体在该中子星“两极”所受重力与在“赤道”所受重力的比值为( )
A. B. C. D.
3、 2021年11月23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遥三十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三号”02星。该卫星的成功发射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卫星海陆观测能力,服务海洋强国建设和支撑“一带一路”倡议。已知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T,地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将地球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将卫星绕地球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且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的轨道半径为 B.地球的密度为
C.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D.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
4、 2021年,某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描述了一颗质量达到木星级别的气态行星,绕银河系内的一顆白矮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绕太阳微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若该白矮星的质量约为太阳的一半,气态行星绕白矮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3r。取1年,,,则可估算出该气态行星的角速度约为( )
A. B. C. D.
5、 一行星围绕某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行周期为T、线速度为v,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 )
A.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B.行星的质量为
C.恒星的质量为
D.恒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6、 “祝融号”火星车的高度有185公分,重量达到240公斤。设计寿命为3个火星月,相当于约92个地球日。“祝融号”火星车将在火星上开展地表成分、物质类型分布、地质结构以及火星气象环境等探测工作。已知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十分之一,则“祝融号”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大小最接近( )
A.240N B.960N C.1200N D.2400N
7、 据外媒报道,2021年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具有大型海洋特征且气温和环境可以支持微生物生命的行星,被称为“Hycean行星”。观测发现“Hycean行星”距离地球约125光年,体积是地球的2.4倍,每228天环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运转一周。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能观测到该行星绕恒星运动的轨道半径,则可求出该行星所受恒星的万有引力
B.若该行星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相等,则可求出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C.根据地球的公转周期与轨道半径,可求出该行星的轨道半径
D.若已知该行星的密度,则可求出该行星的轨道半径
8、 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太阳与地球中心间距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则太阳的质量为( )
A. B.
C. D.
9、 2021年11月23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遥三十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三号”02星。该卫星的成功发射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卫星海陆观测能力,服务海洋强国建设和支撑“一带一路”倡议。已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线速度大小为v,引力常量为G,则地球的质量为( )
A. B. C. D.
10、设想从山上水平抛出一块石头(如图所示),由于重力的作用,石头会沿着弯曲的路径落到地上,并且石头的抛出速度越大,石头飞行的距离越远。由此推想,当石头抛出的速度足够大时,它将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而不再落向地面,成为人造地球卫星。则这个足够大的速度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
11、“中华文明”号宇宙飞船,在探索神秘浩瀚的宇宙空间过程中,曾经发现两颗密度均匀的球形天体A和B,这两个天体,各有一颗卫星绕其表面附近飞行。经过测量发现,天体A、B自转可忽略,且两颗卫星的绕行周期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颗卫星的线速度一定相等
B.两颗卫星的角速度一定相等
C.天体A和B的密度一定相等
D.天体A和B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等于天体A、B半径之比
12、“嫦娥三号”探月卫星于2013年12月2日顺利发射升空,已知“嫦娥三号”探月卫星绕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飞行N圈用时为t;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半径为r,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为L,则( )
A.“嫦娥三号”绕月球表面匀速飞行的速率为
B.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C.“嫦娥三号”的质量为
D.月球受地球的引力为
13、某同学在地球表面做如下实验,把物块放在一固定的水平木板上,用水平力F拉物块,用传感器测得物块的加速度a随F变化关系如图中直线P所示,P与纵轴交点纵坐标为d。某宇航员在另一星球上用同样的装置做以上实验,得到物块的加速度a随F变化关系如图中直线Q所示,Q与纵轴交点纵坐标为e。若该星球视为均匀球体,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忽略该星球的自转。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B.该星球的质量为
C.该星球的平均密度 D.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14、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假设“嫦娥五号”在月球着陆前,先在距离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t时间内转过的圆心角为θ,已知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嫦娥五号”的线速度大小为 B.“嫦娥五号”的运行周期为
C.月球的质量是 D.月球的质量是
15、为了研究某彗星,人类先后发射了两颗人造卫星。卫星A在彗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速度为v,周期为T;卫星B绕彗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是彗星半径的n倍。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彗星的半径为 B.彗星的质量为
C.彗星的密度为 D.卫星B的运行角速度为
三、解答题
16、祝融号火星车在着陆火星之前,需经历动力减速、悬停避障两个阶段。在动力减速阶段可视为匀减速运动,速度大小由96m/s减小到0,历时80s。在悬停避障阶段,火星车将启用最大推力为7500N的变推力发动机,在距火星表面约百米高度处悬停,寻找着陆点。已知火星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m/s2,求:
(1)在动力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和下降距离;
(2)在悬停避障阶段,火星车能借助该变推力发动机实现悬停,若已知火星车质量为240kg,求火星车能携带物资的最大质量。
17、电影《火星救援》的热映,激起了人们对火星的关注。若宇航员在火星表面将小球(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竖直上抛,取抛出位置的位移,从小球抛出开始计时,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小球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a、b均为已知量)。火星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忽略火星的自转。求:
(1)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
(2)火星的质量M及其第一宇宙速度v。
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第2节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C C B B B C A
二、多选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CD AD BC BC ACD
三、解答题
16、(1)1.2m/s2,3840m;(2)1635kg
17、(1);(2),
PAGE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