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振动 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甲所示在一条张紧的绳子上挂几个摆,a、c摆的摆长相同且小于b摆的摆长。当a摆振动的时候,通过张紧的绳子给其他各摆施加驱动力,使其余各摆也振动起来。图乙是c摆稳定以后的振动图像,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 )
A.a、b、c单摆的固有周期关系为Ta=Tc>Tb
B.b、c摆振动达到稳定时,c摆振幅较大
C.达到稳定时b摆的振幅最大
D.由图乙可知,此时b摆的周期Tb小于t0
2.一个做简谐运动的物体,频率为25Hz,那么它从一侧最大位移的中点,振动到另一侧最大位移的中点所用的时间( )
A.等于0.01s B.一定小于0.01s C.可能大于0.01s D.无法确定
3.有一个在y方向上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振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v、F、a分别表示物体的速度、受到的回复力和加速度,关于图甲、乙、丙、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可作为该物体的F—t图像 B.乙可作为该物体的v—t图像
C.丙可作为该物体的v—t图像 D.丁可作为该物体的a—t图像
4.在某一密度均匀的球形星体上,做摆长为l的单摆实验。若星体的半径为R,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该单摆的周期为( )
A. B.
C. D.
5.铺设铁轨时,每两根钢轨接缝处都必须留有一定的间隙,匀速运行的列车经过钢轨接缝处时,车轮就会受到一次冲击。由于每一根钢轨长度相等,所以这个冲击力是周期性的,列车受到周期性的冲击做受迫振动。每根普通钢轨长为L,列车固有振动周期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列车的最佳行驶速率为
B.列车以速率v匀速行驶时,做受迫振动的频率为Lv
C.列车运行的振动频率和列车的固有频率总是相等的
D.增加钢轨的长度有利于列车高速运行
6.图(a)、(b)分别是甲、乙两个单摆在同一地点做简谐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单摆的摆球的质量相等
B.甲、乙两单摆的摆长之比为1∶2
C.甲单摆摆动的最大偏角大于乙甲单摆摆动的最大偏角
D.甲、乙两单摆摆动到最低点时,两摆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7.如图所示,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小物块,物块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物块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时刻,一小球从距物块h高处自由落下;时,小球恰好与物块处于同一高度。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B.0.6 s内物块运动的路程是0.2 m
C.简谐运动的周期是0.8 s
D.时,物块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反
8.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图乙为这个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t=0.6s时,振子位于B点
B.从t=0到t=0.2s时间内,振子的动能逐渐增大
C.在t=0.1s与t=0.7s两个时刻,振子的速度方向相反
D.在t=0.4s时,振子正在向左运动且速度最大
9.一位游客在长寿湖边欲乘游船,当日风浪很大,游船上下浮动。可把游艇浮动简化成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振幅为20cm,周期为3.0s。当船到达平衡位置时,甲板刚好与码头地面平齐。已知地面与甲板的高度差不超过10cm时,游客能舒服地登船。在一个周期内,游客能舒服地登船的时间是( )
A.0.5s B.1.0s C.1.5s D.2.0s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洗衣机工作时机壳的振动频率等于其固有频率
B.为了防止桥梁发生共振而坍塌, 部队要齐步通过桥梁
C.鼓手随音乐敲击鼓面时, 鼓面的振动是自由振动
D.较弱声音可震碎玻璃杯, 是因为玻璃杯发生了共振
11.如图所示,水平轻弹簧左端固定在墙壁,右端与质量为 M 的小物块相连,小物块可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振幅为 A。在运动过程中将一质量为 m 的小物块轻放在 M 上,第一次是当 M 运动到平衡位置时放到上面,第二次是当 M 运动到最大位移时放到上面,观察到第一次放后振幅为 A1,第二次放后振幅为 A2,则( )
A.A1=A2=A B.A1
12.如图所示为单摆在两次受迫振动中的共振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两次受迫振动分别在月球上和地球上进行,且摆长相等,则图线Ⅱ是月球上的单摆共振曲线
B.若两次受迫振动均发生在地球上同一地点,则两次摆长之比为
C.若图线Ⅰ的摆长约为,则图线Ⅰ是在地球表面上完成的
D.图线Ⅱ若是在地球表面上完成的,则该摆摆长约为
13.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水平方向上的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子在A、B两点时的速度和位移均为零
B.振子在通过O点时速度的方向将发生改变
C.振子所受的弹力方向总跟速度方向相反
D.振子离开O点的运动总是减速运动,靠近O点的运动总是加速运动
14.如图所示,弹簧振子B上放一个物块A,在A与B一起做简谐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关于A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弹簧对它的恒定的弹力
B.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弹簧对它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弹力
C.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B对它的恒定的摩擦力
D.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B对它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摩擦力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5.关于简谐运动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简谐运动是非匀变速运动
B.周期、频率是表征物体做简谐运动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C.位移减小时,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
D.位移的方向总跟加速度的方向相反,跟速度的方向相同
16.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动图象的频率是0.5Hz
B.2s末速度为负方向,加速度为零
C.3s末,质点速度为零,加速度为正向最大值
D.5s末速度为零,位移为反向最大值
17.如图所示是一个弹簧振子做阻尼振动的振动图像,曲线上A、B两点的连线与横轴平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子在A点的动能等于在B点的动能
B.振子在A点的势能等于在B点的势能
C.振子在A点的机械能等于在B点的机械能
D.振子在A点的机械能大于在B点的机械能
18.如图所示为两个相同的弹簧振子,但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不同。振动时间图像如下,已知弹簧劲度系数都是k,弹性势能公式为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振动能量是乙的4倍 B.甲的振动频率是乙的2倍
C.乙的振动周期是甲的倍 D.两弹簧振子所受回复力最大值之比1∶2
三、实验题
19.(8分)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以下关于本实验的措施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摆角应尽量大些
B.摆线应适当长些
C.摆球应选择密度较大的实心金属小球
D.用停表测量周期时,应从摆球摆至最高点时开始计时
(2)用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所示的读数是________ mm,用停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停表读数为________ s。
(3)考虑到单摆振动时空气浮力的影响后,同学甲说:因为空气浮力与摆球重力方向相反,它对球的作用相当于重力加速度变小,因此振动周期变大,乙同学说:浮力对摆球的影响好像用一个轻一些的摆球做实验,因此振动周期不变,这两个同学的说法中________。
A.甲正确
B.乙正确
C.都错误
20.(9分)某同学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对测量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由可知,T一定时,g与L成正比
B.由可知,l一定时,g与T2成反比
C.单摆的振动周期T和摆长l可用实验测定,由可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2)为了利用单摆较准确地测出重力加速度,应当选用以下哪些器材___________;
A.长度为10cm左右的细绳 B.长度为100cm左右的细绳
C.直径为1.8cm的钢球 D.直径为1.8cm的木球
E.最小刻度为1mm的米尺 F.秒表、铁架台
(3)然后进行以下必要的实验操作,请将横线部分内容补充完整。
①测量单摆的摆长,即测量从摆线的悬点到___________的距离;
②把此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小角度后释放,使摆球在竖直面内摆动,测量单摆全振动30~50次的时间,求出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即单摆振动的周期;
③适当改变摆长,测量几次,并记录相应的摆长和周期;
④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图像,并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由图像计算重力加速度。
(4)若用停表测得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所示,则单摆的摆动周期是___________s;若实验得到的g值偏大,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
A.组装单摆时,选择的摆球质量偏大
B.测量摆长时,将悬线长作为单摆的摆长
C.测量周期时,把n次全振动误认为是(n+1)次全振动
(5)该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在北京和广州两地做了此实验,比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然后将这两组实验数据绘制了T2-L图像,如图所示,在北京测得的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___________(选填“A”、“B”)。
四、解答题
21.(10分)某一弹簧振子完成10次全振动需要的时间,在此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求此弹簧振子的振幅、周期和频率。
22.(10分)如图甲所示,一个竖直圆盘转动时,固定在圆盘上的小圆柱带动一个T形支架在竖直方向振动,T形支架的下面系着一个弹簧和小球组成的振动系统,小球浸没在水中。当圆盘静止时,让小球在水中振动,球将做阻尼振动。现使圆盘以不同的频率振动,测得共振曲线如图乙所示。(g=9.86 m/s2,π=3)
(1)当圆盘以0.4 s的周期匀速转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球振动达到稳定,它振动的频率是多少?
(2)若一个单摆的摆动周期与球做阻尼振动的周期相同,该单摆的摆长约为多少?(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3. (11分)秋千由踏板和绳构成,人在秋千上的摆动过程可以简化为单摆的摆动,等效“摆球”的质量为m,人蹲在踏板上时摆长为,人站立时摆长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1)如果摆长为,“摆球”摆到最高点时摆角为θ,求此时“摆球”加速度的大小。
(2)人蹲着摆动和站立摆动时如果摆角均小于5°,则时间t内哪一种情况摆动次数多?多几次?
(3)在没有别人帮助的情况下,人可以通过在低处站起、在高处蹲下的方式使“摆球”摆得越来越高。设人蹲在踏板上从最大摆角开始运动,到最低点时突然站起,此后保持站立姿势摆到另一边的最大摆角为。假定人在最低点站起前后“摆球”摆动速度大小不变,通过计算证明。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由单摆周期公式
T=
可知,a、b、c单摆的固有周期关系为
Ta=TcA错误;
BC.因为Ta=Tc,所以c摆发生共振,达到稳定时,c摆振幅较大,b摆的振幅最小,B正确,C错误;
D.受迫振动的周期等于驱动力的周期,所以三个单摆的周期相同,故Tb等于t0,D错误。
故选B。
2.C
【解析】
【详解】
物体振动的频率f=25Hz,则周期
简谐运动中,越衡位置,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如果经过两点时速度方向相同,物体从一侧最大位移的中点运动到平衡位置的时间小于,从平衡位置运动到另一侧最大位移的中点所用的时间也小于,则总时间小于,即小于0.01s;如果经过两点时速度方向相反,则由简谐运动的对称性知,物体恰好运动了半个周期,运动时间为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B
【解析】
【详解】
因为
F=-kx
a=
故图丙可作为F-t、a-t图象;而y-t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v-t图象应为图乙。
故选B。
4.C
【解析】
【详解】
星球表面上的物体有
单摆周期公式为
联立解得,该单摆的周期为
故选C。
5.D
【解析】
【详解】
A.当列车以速率行驶时,其做受迫运动的频率等于列车的固有频率,将发生共振,不利于列车行驶安全,故A错误;
B.列车以速率v匀速行驶时,做受迫振动的频率为
故B错误;
C.列车运行的振动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即受到周期性冲击的频率,故C错误;
D.增加钢轨的长度可以使列车发生共振时的临界速率值增大,有利于列车高速运行,故D正确。
故选D。
6.C
【解析】
【详解】
A.由振动图像无法判断甲、乙两单摆的摆球的质量关系,A错误;
B.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可得单摆的摆长之比为
B错误;
C.摆球的振幅为
由于甲的摆长小,振幅相等,所以甲的摆角大,C正确;
D.摆球在最大位移处的高度为
摆球在最低点的速度为
摆球在最低点的向心加速度为
联立可得
由于甲的摆角大,所以甲的向心加速度大,D错误。
故选C。
7.C
【解析】
【详解】
A.t=0.6s时,物块的位移为
y=0.1sin(2.5π×0.6)m=-0.1m
则对小球
解得
h=1.7m
A错误;
C.简谐运动的周期是
C正确;
B.0.6s相当于,故物块运动的路程是
s=3A=0.3m
B错误;
D.0.4s相当于,此时物块在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故此时物块与小球运动方向相同,D错误。
故选C。
8.D
【解析】
【详解】
A.由图乙知,在t=0.6s时,振子的位移为负向最大,振子位于A点,故A错误;
B.从t=0到t=0.2s时间内,振子的位移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则动能逐渐减小,势能逐渐增大,故B错误;
C.在t=0.1s时,振子向正方向运动,在t=0.7s时,振子也在向正方向运动,即这两个时刻,振子的速度方向相同,故C错误;
D.在t=0.4s时,振子正在通过平衡位置向负方向运动,即振子正在向左运动,此时势能最小,动能最大,即速度最大,故D正确。
故选D。
9.B
【解析】
【详解】
假设t=0时刻船刚好到达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则船的振动方程可写为
在一个周期内的时刻为
,,,
其中满足题意要求的时间范围是、、,所以在一个周期内,游客能舒服地登船的时间是
故选B。
10.D
【解析】
【详解】
A.洗衣机切断电源,波轮的转动逐渐慢下来,在某一小段时间内洗衣机发生了强烈的振动,说明此时波轮的频率与洗衣机固有频率相同,发生了共振。所以正常工作时,洗衣机波轮的运转频率比洗衣机的固有频率大;此后波轮转速减慢,则驱动力频率小于固有频率,所以共振现象消失,洗衣机的振动随之减弱,故A错误;
B.部队要便步通过桥梁,是为了防止出现一致的策动力,避免桥发生共振。故B错误;
C.鼓手随音乐敲击鼓面时鼓面的振动是受迫振动。故C错误;
D.较弱声音可振碎玻璃杯,是因为玻璃杯发生了共振,故D正确。
故选D。
11.B
【解析】
【详解】
第一次,由动量守恒得
所以
此过程中系统的动能变化
机械能有一定的损失,速度为零时弹性势能减小,振幅会减小,即A1< A;
第二次,当M运动到最大位移处C处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轻轻地放在M上时,由于二者水平方向的速度都是0,所以不会有机械能的损失,振子的振幅不变,即A2=A。
综上可知,A1故选B。
12.B
【解析】
【详解】
A.因在月球上重力加速度较小,根据
可知在月球上时的固有周期较大,固有频率较小,若两次受迫振动分别在月球上和地球上进行,且摆长相等,则图线Ⅰ是月球上的单摆共振曲线,选项A错误;
B.若两次受迫振动均发生在地球上同一地点,根据
则两次摆长之比为
选项B正确;
C.若图线Ⅰ的摆长约为,则根据
图线Ⅰ对应的重力加速度为
则该图线不是在地球表面上完成的,选项C错误;
D.图线Ⅱ若是在地球表面上完成的,根据
则该摆摆长
选项D错误。
故选B。
13.D
【解析】
【详解】
A.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水平方向上的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故A、B速度为零,位移值最大,故A错误;
B.振子在通过O点前后速度的方向不发生改变,B错误;
C.由简谐运动规律的定义,振子的弹力方向总跟位移的方向相反,而跟振子的速度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C错误;
D.振子离开O点运动后的运动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故为减速运动,振子靠近O点的运动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故为加速运动,D正确。
故选D。
14.D
【解析】
【详解】
对A受力分析可知,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其中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作为A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与位移成正比,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5.ABC
【详解】
A.简谐运动受到的回复力是变力,加速度变化,所以简谐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A正确;
B.周期、频率是表征物体做简谐运动快慢程度的物理量,B正确;
C.当位移减小时,回复力减小,则加速度减小,物体向平衡位置运动,速度增大,C正确;
D.回复力与位移方向相反,故加速度和位移方向相反,但速度与位移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D错误。
故选ABC。
16.BC
【解析】
【详解】
A.振动图象的周期为4s,则频率是0.25Hz,选项A错误;
B.图像的切线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2s末速度为负方向,加速度为零,选项B正确;
C.3s末,质点速度为零,位移为负向最大,则加速度为正向最大值,选项C正确;
D.5s末速度为零,位移为正向最大值,选项D错误。
故选BC。
17.BD
【解析】
【详解】
CD.由于弹簧振子做阻尼振动,所以振子在A点的机械能大于在B点的机械能,选项C错误,D正确;
B.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的形变量有关,振子在A、B两点时,弹簧的形变量相同,振子在A点的势能等于在B点的势能,选项B正确;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振子在A点的动能大于在B点的动能,选项A错误。
故选BD.
18.AB
【解析】
【详解】
A.甲乙两振子振动的振幅之比为2:1,根据
可知,甲乙振动的能量之比为4:1,选项A正确;
BC.由振动图像可知,乙的周期是甲周期的2倍,则甲的振动频率是乙的2倍,选项B正确,C错误;
D.根据回复力F=-kx可知,甲乙两弹簧振子所受回复力最大值之比2∶1,选项D错误。
故选AB。
19. BC 17.50 100.2 A
【解析】
【详解】
(1)A.在摆角小于5°的情况下单摆的运动可以看做简谐运动,实验时摆角不能太大,不能超过5°,A错误;
B.实验中,摆线的长度应远远大于摆球的直径,适当增加摆线的长度,可以减小实验误差,B正确;
C.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选择密度较大的实心金属小球作为摆球,C正确;
D.用停表测量周期时,应从球到达平衡位置开始计时,这样误差小一些,D错误。
故选BC。
(2)由题图可看出,游标尺上的第25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的4.2 cm刻度线对齐了,则游标尺的零刻度线与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
因
则游标尺的零刻度线应在17 mm~18 mm之间,游标尺读数为
则游标卡尺读数为
由图示秒表可知,分针示数超过了半刻线,秒表示数为
(3)考虑到单摆振动时空气浮力的影响后,物体不只受重力了,加速度也不是重力加速度,实际加速度要减小,因此振动周期变大,甲同学说法正确。
20. C BCEF 摆球球心 1.88 C B
【解析】
【详解】
(1) 由单摆周期公式
解得
测出单摆的摆长l与周期T,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且重力加速度与地理位置有关,与l、T均无关。
故选C。
(2)AB.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择适当长些的细绳做摆线, 故A错误,B正确;
CD.为减小空气阻力对实验的影响,应选择质量大而体积小的球做摆球,故C正确,D错误;
EF.实验需要测量摆长,需要用到刻度尺,实验需要测量单摆的周期,测周期需要秒表,应把单摆固定在铁架台上,故EF正确。
故选BCEF。
(3)① 摆线长度与摆球半径之和是单摆摆长,测量单摆的摆长,应测量从摆线的悬点到摆球球心的距离;
(4)由图可得时间为
所以周期为
[5]A.根据
解得
单摆周期与摆球质量无关,组装单摆时,选择的摆球质量偏大不会导致g的测量值偏大,故A错误;
B.测量摆长时,将悬线长作为单摆的摆长,所测摆长偏小,所测g偏小,故B错误;
C.测量周期时,把n次全振动误认为是(n+1)次全振动,所测周期T偏小,所测g偏大,故C正确。
故选C。
(5)根据
解得
图像的斜率
则
图像的斜率越小,重力加速度越大,由于北京的重力加速度大于厦门的重力加速度,因此在北京所做实验做出的T2-L图像的斜率小于在厦门所做实验做出的T2-L图像的斜率,由图所示图像可知,图线B的斜率小于图线A的斜率,因此在北京测得的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B。
21.0.02m;0.2s;5Hz。
【解析】
【详解】
弹簧振子完成10次全振动需要2s的时间,故周期为
每个周期,振子的路程等于4倍的振幅,故
10×4A=80cm
解得A=0.02m
频率为
22.(1)2.5Hz;(2)3.0m
【解析】
【详解】
(1)小球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所以小球振动达到稳定时的周期为0.4s,它振动的频率是
(2)由图乙可知,单摆的固有频率为0.3Hz,周期为
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可得摆长
23.(1)a=gsinθ;(2)站着摆动时振动次数多;Δn =;(3)见解析
【解析】
【详解】
(1)在最高点时受力如图
此时加速度垂直于摆线沿轨迹切线方向, 由牛顿第二定律:
mgsinθ=ma
所以
a=gsinθ
(2)摆角小于5°,单摆做简谐振动,周期
所以蹲着摆动时t时间内振动次数
站着摆动时t时间内振动次数
因为l1>l2,所以站着摆动时振动次数多。
多了次数
(3)设人在最低点站起前后“摆球”的摆动速度大小为v,根据功能关系(或机械能守恒) 人蹲在踏板上从最大摆角开始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有
保持站立姿势摆到另一边的最大摆角为的过程中,有:
由此可得
因为l1>l2,得
所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