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酸与碱检测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章酸与碱检测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3 21:4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章《酸与碱》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⑤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食品久置发生霉变
C.活性炭吸附除异味 D.浓盐酸敞口产生大量白雾
3.某些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碱和氢气,如:NaH+H2O═NaOH+H2↑,则CaH2与足量Na2CO3溶液之间发生反应的产物是(  )
A.CaCO3、NaOH和H2 B.Ca(OH)2和H2
C.NaOH和Ca(OH)2 D.Ca(OH)2、CaCO3和H2
4.下表为在不同温度下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20 60 80
溶解度/g Ca(OH)2 0.17 0.12 0.09
NaOH 91 129 313
A.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60℃时,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6.3%
C.80℃下,氢氧化钠的饱和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氢氧化钙
D.除去氧气中混有的二氧化碳气体时用浓氢氧化钠溶液
5.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A.HCl B.KNO3 C.Na2CO3 D.FeCl3
6.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的清洁剂的pH=12。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 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
C.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 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
7.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H4、H2、CO、CO2和HCl中的若干种气体组成,将此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变浑浊,但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减小,把剩余气体导出后,在O2中能够点燃,燃烧产物不能使白色CuSO4粉末变蓝色。则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A.HCl和CO B.HC1、H2和CO2 C.CH4和H2 D.CO和CO2
8.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人们找到物质变化的证据,下列四组研究化学反应快慢的对比实验中,各组所用溶液浓度相同且适宜、所用固体表面积相同,其中现象最不明显的一组是
A. B.
C. D.
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装置中的现象为B烧杯中溶液变红
B.乙装置中的现象为中心蘸有酚酞溶液的滤纸变红
C.两个实验装置都可以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将甲装置中的浓氨水换为浓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10.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元素 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验证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 D 验证Fe、Cu、Ag的活动性顺序
A.A B.B C.C D.D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雾
B.将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产生红褐色沉淀
C.向硬水中加入肥皂水震荡,有大量浮渣
D.二氧化碳能使被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
12.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氢气通入灼热的氧化铜:黑色固体变成紫红色,试管口有无色液滴生成
C.铁粉加入稀硫酸:银白色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固体减少,放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D.水通电:两极均有气体生成,正极多,负极少,体积比约为1:2
二、简答题
13.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酸”和“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的酸有硫酸、盐酸等,在它们的水溶液里由于存在有相同的________离子(填符号),因此,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写二条即可)。
(2)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氢氧化钠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如:干燥___________
等气体,氢氧化钙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用熟石灰进行处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12汶川大地震灾害发生后,为了灾区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卫生防疫部门要经常对灾区水源进行监测,获得可靠的科学依据。若现有一瓶水样,要获取它的酸碱度,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小博同学用“思维导图”来归纳总结硫酸的化学性质,如图表示硫酸能与a~e的五类物质反应,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a 为石蕊试液,反应的现象是 _____ 。
(2)b 是活泼金属,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例,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
(3)e 是盐,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
(4)c 是金属氧化物,所属反应类型是; _____ ;d是哪一类物质? _____ 。
(5)工业上可用e与d反应制烧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
三、推断题
15.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不同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C、E、F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常温下呈液态,物质C俗称火碱,E的浓溶液是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F由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 _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F→C:______;
E→B:______。
(3)D物质的用途: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16.A-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E是一种碱,它广泛应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它们之间的转化是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C→F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A不可能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_(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
17.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k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H和I的组成元素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K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 。
(2)写出F的一种用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上述转化关系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实验题
18.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从A~F中选填)装置。
(1)仪器①的名称是 ______。
(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 ______(从A~F中选填)装置。
(3)实验室利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实验时长颈漏斗末端要伸入到液面以下,原因是 ______。
(4)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突出优点是 ______。
(5)用G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瓶内盛装的试剂是 ______。
19.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装置______(填“A”、“B”或“C”)。
(3)装置D可以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
(4)收集CO2时,用燃着的木条来验满,是利用CO2______的化学性质。
(5)NH3是一种碱性气体,干燥时不能选用______作干燥剂(填“浓硫酸”或“生石灰”)。
五、计算题
20.某工厂现有废硫酸9.8 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试计算:
(1)该9.8 t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多少t________;
(2)如果用该9.8 t废硫酸去中和处理另一工厂的废碱液(主要成分为NaOH),恰好中和废碱液20 t,求废碱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
21.在实验室中,小明发现了一瓶氢氧化钙粉末试剂瓶盖有破损,取部分粉末作为样品对其变质情况进行分析,实验室温度20℃查阅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并进行如下实验。
氢氧化钙溶解度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0.185 0.176 0.165 0.153 0.141 0.138 0.116 0.106
(1)取1g样品溶于100g水中,出现浑浊现象。小明认为该固体己经变质。你觉得这种说法是否正确?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
(2)小明另取2g样品于大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配制成1850g溶液,并通入CO2.溶液的质量与反应的CO2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该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3)配制的氢氧化钙溶液浓度为______。
参考答案:
1.A 2.B 3.A 4.D 5.C 6.C 7.A 8.D 9.A 10.C 11.C
12.B
13. 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能与较活泼金属反应 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H2(O2) CaO+H2O=Ca(OH)2 H2SO4+Ca(OH)2=CaSO4+2H2O 取待测水样,滴到pH试纸上,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14. 石蕊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复分解反应 碱 ↓
15.(1)H2O
(2) Na2CO3+Ca(OH)2=CaCO3↓+2NaOH H2SO4+Fe=FeSO4+H2↑
(3)金属除锈
16. NaOH 化合

17. CaCO3 改良酸性土壤 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CO2 + Ca(OH)2 == CaCO3↓+ H2O
18.(1)锥形瓶
(2) D
(3)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
(4)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5)浓硫酸
19.(1) 集气瓶 量筒
(2) A
(3)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4)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浓硫酸
20.(1)0.98(2)4%
21.(1)不正确;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很小,导致不能完全溶液而浑浊;(2)92.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