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运动和力选择、填空 练习题(河南地区专用)2021-2022学年下学期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期中复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章 运动和力选择、填空 练习题(河南地区专用)2021-2022学年下学期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期中复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23 13:2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章 运动和力选择、填空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1·河南许昌·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物体用细线拴着,且静止不动。用剪刀把细线剪断的同时,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消失,物体将(  )
A.静止在空中
B.立即匀速直线向下运动
C.静止停留一下,然后匀速直线向下运动
D.静止停留一下,然后加速直线向下运动
2.(2021·河南漯河·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一个小球被竖直拋向空中,上升过程中经过A点到达最高点B点。如果小球到达A点处时,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它将( )
A.立即静止在空中A点
B.继续向上运动一段,最后静止在B点处
C.以A点时的速度匀速直线向上运动通过B点
D.继续向上运动一段,到达B点处后匀速直线向下运动
3.(2021·河南三门峡·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坐在向左匀速行驶的列车上,在他们之间的匀速行驶的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的鸡蛋。如果列车突然刹车,则桌上的鸡蛋(  )
A.向甲滚动 B.向乙滚动 C.静止不动 D.在原地转动
4.(2021·河南商丘·八年级期中)骑自行车下坡的过程中,其惯性(  )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变大 D.不变
5.(2021·河南鹤壁·八年级期中)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要求骑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必须戴头盔,开车必须系安全带。戴头盔、系安全带能保护人的生命安全,其原因是在遇到交通事故时(  )
A.头盔能防止人头由于受惯性力的作用而受伤
B.安全带能防止人体由于惯性飞出车外
C.头盔能减小人头部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
D.安全带能减小人体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的大小
6.(2021·河南南阳·八年级期中)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系上安全带,是为了消除人的惯性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向前倾,是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7.(2021·河南鹤壁·八年级期中)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8.(2021·河南信阳·八年级期中)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力的作用
C.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
D.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车受到的推力小于摩擦力
9.(2021·河南三门峡·八年级期中)如图为“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减小摩擦,可以用硬纸片代替小车
B.为使实验效果明显,应选用质量较大的小车
C.调整两边托盘所放钩码的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D.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再松手,是为了探究二力是否“共线”
10.(2021·河南三门峡·八年级期中)就在4月6日,丁俊晖再夺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冠军!下列关于台球受力及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B.球杆击球时,杆对球的力与球对杆的力是相互作用力
C.台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台球的支持力相互平衡
D.运动的台球在碰到桌边后会改变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1.(2021·河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小辉推着小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辉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小车受到的重力与小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小车受到水平方向推力与小车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12.(2021·河南三门峡·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轴承之间装滚珠
B.写字时用力
C.合页加润滑油
D.滑冰时穿冰鞋滑行
13.(2021·河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期中)下列实例中,有利于减小摩擦的是(  )
A.鞋底上有凸凹不平的花纹
B.矿泉水瓶盖上的竖条纹
C.在拉链上擦些石蜡
D.用橡胶制作自行车的刹车皮
14.(2021·河南漯河·八年级期中)小明和爸爸自驾游,汽车行至多沙山坡,车轮打滑,无法前行。爸爸让小明下车,便于爬坡,小明否定了爸爸的提议,邀请路边的行人上车,车果然不再打滑,开上山坡。下列做法与小明的做法蕴含相同原理的是(  )
A.给机器安装滚动轴承 B.给轮滑鞋的转轴加润滑剂
C.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车闸 D.在二胡的弓毛上涂抹松香
15.(2021·河南信阳·八年级期中)将弹簧测力计右端固定,左端与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现拉动小车水平向左运动,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大小分别是(  )
A.水平向右,2.6N B.水平向左,2.6N
C.水平向右,3.4N D.水平向左,3.4N
16.(2021·河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期中)如图(甲)所示,用手施加F1的力,使A物体沿着竖直墙面匀速下滑,如图(乙)所示,用手施加F2的力,使B物体压在天花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其中GA=GB=5N,F1=F2=15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图甲中,A受到的摩擦力为20N B.在图甲中,墙面对A的摩擦力为15N
C.在图乙中,B对手的作用力为10N D.在图乙中,天花板对B物体的作用力为10N
二、双选题
17.(2021·河南漯河·八年级期中)金属球用细绳挂在车厢内,并相对于车静止,位置如图甲所示。下列选项中能导至球突然从如图甲位置变成如图乙位置的是(  )
A.车向西起动 B.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车向东直线运动时加速 D.车向西直线运动时减速
18.(2021·河南鹤壁·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小明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箱子没有被推动,此时箱子所受推力小于所受摩擦力
B.如果小明推着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箱子所受推力大于所受摩擦力
C.如果小明推着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箱子所受推力等于所受摩擦力
D.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三、填空题
19.(2021·河南鹤壁·八年级期中)三百多年前,意大利物理学家_______通过“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后来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_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________状态。
20.(2021·河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期中)充气的气球轻轻一压就扁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用手轻轻向上一弹就飘起来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如果气球上升过程中所受外力突然消失,气球将做_____运动.
21.(2021·河南三门峡·八年级期中)“阿波罗”登月飞船脱离地球引力后关闭所有发动机,在不受力的情况,由于 ______ 仍可继续飞行,奔向月球;在接近月球时,向前喷气使飞船受到______(选填“向前”或“向后”) 的力而减速,这说明了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
22.(2021·河南许昌·八年级期中)吊车以4m/s的速度将1000N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起,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是______N;若吊车改为2m/s的速度使此重物匀速下降,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是______N。
23.(2021·河南鹤壁·八年级期中)举重运动员正在赛场上激烈角逐最后一块举重金牌,只见某运动员拼尽全力,用力抓住杠铃,使劲向上拉,但杠铃纹丝未动。若杠铃重1000N,运动员向上拉杠铃的力是800N,则这两个力的合力是_______N,方向_______;此时杠铃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___N。
24.(2021·河南漯河·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马拉着雪橇在水平雪地上匀速直线运动,雪橇______(选填“受” 或“不受” )摩擦力,雪橇上米袋______ (选填“受” 或“不受”)摩擦力。
25.(2021·河南·新乡市第一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40N,被50N的水平压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N,在35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为_______N,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为_________N.
26.(2021·河南许昌·八年级期中)电灯通过电线挂在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志,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灯的拉力是一对______,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__________力.
27.(2021·河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期中)某人用25N的力推重200N的物体,使它在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 ___________N,现推力增大到50N,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___________N。
28.(2021·河南·新乡市第十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有A、B两个物体,两物体与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B在A的正前方,B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假设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A、B两物体______(选填“会”或“不会”)相撞。
29.(2021·河南·新乡市第十中学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的是一种爬杆机器人,机器人质量2kg,仅凭电池提供的能量,就能像人一样沿杆竖直向上匀速爬行。在此过程中,机器人所受摩擦力为______N,当机器人对杆的握力增大时,所受的摩擦力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0.(2021·河南漯河·八年级期中)一个重为200N的箱子,放在水平面上,受8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8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2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N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31.(2021·河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期中)劣质橡皮较硬,擦字时易打滑,导致字擦不干净,这是由于物体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________的缘故.小明用橡皮轻轻擦字没擦干净,然后它稍加用力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压力来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橡皮与纸间的摩擦.
32.(2021·河南商丘·八年级期中)用30N的力握住重为15N装油的瓶子悬空静止不动,则手与油瓶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若将手的握力增加到40N,则手与油瓶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将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3.(2021·河南三门峡·八年级期中)图为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向右运动时的频闪摄影照片,所用闪光灯每隔相等时间闪亮一次,拍下此时木块的位置.由照片记录可知木块的速度此过程中 ________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____________ .(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用剪刀把细线剪断的同时,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都消失,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外力时总是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又剪断前处于静止状态,故会一直静止下去,综上。故A正确。
故选A。
2.C
【解析】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我们知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因此当小球上升到A点处时,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即小球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小球由于惯性,以A点时的速度匀速直线向上运动通过B点,故选C。
3.A
【解析】
由于列车原来是向左运动的,当列车突然刹车时,鸡蛋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向左的运动状态,故会向甲滚动。故选A。
4.D
【解析】
惯性是物体自身的一种属性,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骑自行车下坡的过程中,质量不变,所以惯性不变。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5.B
【解析】
A.头盔的作用是在人的头部受到撞击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头部的压强,对驾驶员起一个保护作用;惯性不是力,不能用惯性力描述,故A不符合题意;
B.汽车在紧急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会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容易撞上挡风玻璃而飞出车外,系安全带可以避免人由于惯性飞出车外,故B符合题意;
CD.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所以头盔和安全带不能减小惯性,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A
【解析】
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
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由于人的惯性带来的危害,惯性与质量有关,惯性不能消除,故B错误;
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向前倾,是由于乘客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故C错误;
D.不论是运动的物体还是静止的物体,都具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A。
7.C
【解析】
小球出手之前,和手一起运动,抛出的小球,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小球出手前后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故选C.
8.B
【解析】
A.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不改变,故A错误;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可能受平衡力,也可能不受力,故B正确;
C.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运动方向在改变,处于非平衡状态,故C错误;
D.人用力推车,车未动,说明车处于平衡状态,此时车受到的推力等于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B。
9.B
【解析】
A.为减小摩擦,可以用硬纸片代替小车,纸片和桌面不接触,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质量较大的小车对桌面的压力大,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对实验影响较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
C.调整两边的托盘所放的钩码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可以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可以使二力不在不同一直线上,因此可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C
【解析】
A.球被击打的部位不同,即受到力的作用点不同,旋转方向也不同,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击球时,球杆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杆的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台球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台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而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台球碰桌边后,运动方向会改变,是受到桌边的力的作用而改变了运动状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D
【解析】
A.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地面,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的受力物体是小车,不是同一个受力物体,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而是相互作用力.说法错误.
B.小辉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两个力受力物体都是小辉,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说法错误.
C.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地面的压力,两个力的方向都竖直向下,既不是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说法错误.
D.小辉推着小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车受到水平方向推力与小车受到的阻力的受力物体都是小车,推力水平向左,阻力水平向右,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是一对平衡力.说法正确.
12.B
【解析】
A.轴承之间装滚珠是以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写字时用力,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故B符合题意;
C.合页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滑冰时穿冰鞋,可以增大冰刀对冰面的压强,从而降低冰的熔点,使冰熔化成水,以此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C
【解析】
A.鞋底上有凸凹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矿泉水瓶盖上的竖条纹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在拉链上擦些石蜡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故C符合题意为答案;
D.用橡胶制作自行车的刹车皮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C
【解析】
A.让人坐在车上,车轮就不再打滑,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给机器安装滚动轴承,是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
B.给轮滑鞋的转轴加润滑剂,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故B不符合题意;
C.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刹把,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滑动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
D.在二胡琴弓的弓毛上涂上松香,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滑动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B
【解析】
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6N,即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F=2.6N;拉动小车水平向左运动时,木块相对于小车向右运动,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与木块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由于木块相对于地面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平衡,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f=F=2.6N
故选B。
16.D
【解析】
AB.在图甲中,A处于静止状态,则A受平衡力作用,A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墙面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A受到墙面对A的摩擦力等于A的重力为5N,故AB错误;
C.图乙中,手对B的作用力为15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B对手的作用力也为15N,故C错误;
D.在图乙中,物体B受到竖直向上的压力F2、竖直向下的重力GB、天花板向下的作用力F板对B,如图所示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F2=F板对B+GB
所以,天花板对B物体的作用力
F板对B=F2﹣GB=15N﹣5N=10N
故D正确。
故选D。
17.CD
【解析】
A.车向西起动时,车的运动状态突然改变,小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状态,相对车,小球向东摆动,故A不符合题意;
B.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车与球保持相对静止状态,且状态为平衡状态,挂小球的线保持竖直状态,如图甲所示,故B不符合题意;
C.车向东直线运动时加速,车的运动状态改变,小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状态,且车的速度大于小球的速度,相对车,小球向西摆动,故C符合题意;
D.车向西直线运动时减速,车的运动状态改变,小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状态,且车的速度小于小球的速度,相对车,小球向西摆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CD。
18.CD
【解析】
A.箱子没有运动,此时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
BC.小明沿水平地面推着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是平衡力,所以推力等于摩擦力,故B错误,C正确;
D.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CD。
19. 伽利略 牛顿 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1]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错误观点。
[2][3]牛顿在前人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推理概括总结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20. 形状 运动状态 匀速直线
【解析】
[1]气球轻轻一压就扁,是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用手轻轻向上一弹就飘起来了,是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如果气球上升过程中所受外力突然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气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1. 惯性 向后 相互的
【解析】
[1][2][3]关闭发动机后,在不受力的情况下,飞船由于惯性仍可继续飞行,奔向月球;在接近月球时,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向月球喷气使飞船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而减速。
22. 1000 1000
【解析】
[1][2]货物静止或匀速上升或匀速下降,都处于平衡状态,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两种情况中,钢索对重物的拉力都为
F=G=1000N
23. 200 竖直向下 0
【解析】
[1]杠铃重力G=1000N,方向竖直向下,对杠铃的拉力F拉=800N,方向竖直向上,杠铃所受二力的合力
F=G-F拉=1000N-800N=200N
[2]杠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及向上的拉力,二力方向相反,合力的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即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3]此时杠铃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所以杠铃所受合力大小为0N。
24. 受 不受
【解析】
[1]马拉着雪橇在水平雪地上匀速直线运动,雪橇与地面发生相对滑动,有压力,接触面粗糙,因此雪橇受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方向水平向后。
[2]雪橇上的米袋随雪橇一起匀速直线运动,米袋与雪橇相对静止,且无相对运动趋势,米袋不受摩擦力,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
25. 40 35
【解析】
第一空.以物体甲为研究对象,甲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压力和墙壁的支持力,竖直方向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由于甲物体静止,因此这两对力都是平衡力,所以f甲=G甲=40N;
第二空.以乙物体为研究对象,乙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水平方向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由于乙向右匀速运动,因此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乙=F乙=35N.
26. 相互作用力 平衡
【解析】
灯对电线的拉力作用在电线上,电线对灯的拉力作用在灯上,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所受的重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
27. 25 25
【解析】
[1][2]用25N的水平推力推物体,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的大小是25N;若将推力增大到50N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还是25N。
28.不会
【解析】
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小车表面光滑,A、B两物体与小车之间没有摩擦,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右运动,不会相撞。
29. 20 不变
【解析】
[1]机器人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在竖直向上匀速爬行时摩擦力与重力平衡
受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2]机器人在竖直向上匀速爬行时摩擦力与重力平衡,重力不变,握力增大时摩擦力不变。
30. 等于 12
【解析】
[1]箱子8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说明箱子处于静止状态,则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与摩擦力相互平衡,摩擦力等于推力,等于8N。
[2]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2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此时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等于12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N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仍为12N。
31. 越小 增大
【解析】
劣质橡皮质硬,擦字时打滑,由于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字擦不干净;小明用力擦,增大了橡皮对纸的压力,从而增大了摩擦力,字就擦干净了.
32. 15N 不变
【解析】
[1]手握装油的瓶子悬空静止不动时,瓶子受到的重力与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手与油瓶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瓶子的重,即15N;
[2]只要瓶子静止,则瓶子受到的重力与受到的摩擦力始终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不会因为手的握力增加而变化,所以握力增加到40N,手与油瓶之间的摩擦力不变。
重点是静摩擦力的特点,注意理解静摩擦力中的静字,即物体有运动的趋势,但仍保持静止,为平衡状态,受合力为零,我们遇到的问题中,一般与另外一个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相等。
33. 减小 不变
【解析】
[1]比较速度两种方式,相等时间比路程,相等路程比时间,频闪照片时间相等属于前者,我们发现路程越来越短,因此速度减小;
[2]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题目中这两个相关量没有变化,故摩擦力不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