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盐 单元训练-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章 盐 单元训练-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23 22:3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章盐基础练习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
一、单选题
1.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纯净物:氧气、干冰、水银 B.肥料:二氧化碳、硫酸铵、硝酸钾
C.单质:金刚石、铁粉、黄铜 D.盐:氯化钠、硝酸钠、碳酸钙
2.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
C.碳酸钾溶液和盐酸 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3.下列物质既可以做治疗胃酸的胃药,又可以做面点发酵剂的是
A.NaCl
B.NaOH
C.NaHCO3
D.Na2SO4
4.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守恒。应选用的药品是
A.铁粉和稀盐酸液体中
B.硝酸钾晶体和水
C.碳酸钡粉末和稀硫酸
D.铜粉和硝酸银溶液
5.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KCl
B.Ca2(PO4)3
C.KNO3
D.CO(NH2)2
6.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硫酸钾(K2SO4) B.磷酸二氢钾(KH2PO4)
C.硝酸铵(NH4NO3) D.尿素[CO(NH2)2]
7.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的主要流程如下:(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II中分离操作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和漏斗
B.溶液A中溶质是H2SO4、CuSO4
C.上述流程中物质B是锌,物质D是盐酸
D.A~E中都含有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A和C
8.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入某种液体,生成白色沉淀。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滴入的可能是硝酸银溶液
B.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性
C.白色沉淀可能溶于盐酸
D.该反应可能是中和反应
9.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④
10.氯化铵(NH4Cl)是“侯氏制碱法”的一种副产品。已知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下列关于氯化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铵属于酸 B.氯化铵是一种复合肥
C.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 D.氯化铵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会产生白色沉淀
11.甲、乙两化工厂分布如图所示,箭头代表水流方向,如果在a处取水样检测,水中含有少量NaOH、Na2SO4;在c处取水样检测,pH=7且水中只含有少量NaCl.则b处水中含有的一组物质是(  )
A.MgSO4 NaCl B.H2SO4 Ba(NO3)2
C.BaCl2 HCl D.H2SO4 MgCl2
二、简答题
1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化铵与熟石灰加热制氨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用化学知识填空:
(1)铵态氮肥不能和熟石灰同时使用________。
(2)生铁和钢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3)在炎热的夏天,鱼塘里的鱼总是接近水面游动,是因为________。
(4)生活中常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农药波尔多液的配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4.请你判断,下列家庭小实验“能”或“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并说明其理由。
(1)“品尝”:鉴别厨房中的白糖和食盐________________。
(2)“加食醋”:鉴别苏打和食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鉴别黄铜和黄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5.A~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经略去)。已知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物质的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属于碱;E属于盐。则
(1)C的化学式为 ________ 。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__ 。
(3)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 。
16.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由NaOH、Na2SO4、Na2CO3、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化学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已知:BaCO3不溶于水,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1)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是______。
(2)为确定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的物质,还需对溶液甲做进一步探究,请设计简单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______。
四、实验题
17.请根据下图实验回答问题。
(1)图一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现象为_____。
(2)图二中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铁反应,实验前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的目的_____。
(3)图三中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_____。
(4)图四中研磨氯化铵与熟石灰粉末,会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原因是_____与OH-不能共存。
18.甲、乙两组同学为探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分别做了如下相同的四个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D中的现象是____。
(2)以上实验中,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
【继续探究】
实验结束后,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将本组A、B、C、D四支试管中的物质各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
①甲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则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
②乙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红色,则上层清液中一定没有的离子是____。
【拓展延伸】
甲、乙两组同学共同讨论后一致认为两个烧杯底部的白色沉淀为同一物质,请写出本实验过程中产生该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写一个即可)。
五、计算题
19.纯碱(主要成分为碳酸钠)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某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称取了某品牌纯碱样品12g进行了以下实验:将样品置于烧杯中,取50g此稀盐酸分五次加入其中,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 10 10 10 10 1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 20.9 29.8 47.6 57.6
试计算:
(1)表中a的值为______。
(2)实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______。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将200g足量的稀盐酸加入装有20g大理石粉末的烧杯中(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同时测量2分钟内烧杯中物质总质量的变化情况(不考虑气体的残留),结果如下表所示:
时间/s 0 20 40 60 80 100 120
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 220.0 217.6 215.8 214.4 213.4 213.4 213.4
(1)根据以上数据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计算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21.小明用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1)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 g。
(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22.现有50g氯化钙溶液与100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40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g。
(2)求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C
4.D
5.C
6.B
7.D
8.D
9.B
10.D
11.C
12. 4P+ 5O22P2O5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13. 铵态氮肥和碱性物质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含碳量不同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夏天天气炎热水中缺氧 NaHCO3+HCl═NaCl+H2O+CO2↑ Ca(OH)2+CuSO4═Cu(OH)2↓+CaSO4
14. 能,白糖有甜味,食盐有咸味 能,食醋中的醋酸与苏打中的碳酸钠能反应有气泡冒出,醋酸与食盐中的氯化钠不反应,没有气泡冒出; 不能,黄铜和黄金都呈黄色。
15. CuSO4 置换反应 Na2CO3+Ca(OH)2=CaCO3↓+2NaOH
16. Na2CO3、BaCl2 取样品,加足量的CaCl2溶液(或Ca(NO3)2溶液等),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证明含有NaOH;若溶液不变红,证明不含有NaOH。
17. 产生红褐色沉淀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增大与氧气接触面积 NH4+
18. 溶液变浑浊 氯化钙 氯化钠 氢离子
19.(1)38.7;(2)4.4g
(3)根据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设参加反应的HCl的总质量为x。
x=7.3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其他解法合理即可)
答: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0.(1)6.6;
(2)解:设生成6.6 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x=15 g
答: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5 g。
21.(1)4.4;(2)7.3%
22.(1)10;(2)10.6%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