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压强》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相同容器,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分别缓慢放入两容器中,物体静止时如图所示且液面恰好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比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小
B.物体静止时,两个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一样大
C.物体静止时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比乙对桌面的压力大
D.物体在甲容器液体中受到浮力比在乙中受到的浮力小
2.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平底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两次放置时,瓶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瓶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
A.F甲>F乙 B.p甲>p乙 C.F甲<F乙 D.p甲<p乙
3.关于重力、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越重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就一定越大
B.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重力的大小
C.压强是用来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D.压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4.甲、乙是重为10N和20N的两柱形物体,重叠并置于水平面上,当它们分别受到F1=5N和F2=8N的水平拉力时保持静止(如图a所示);当甲受到F3=15N的拉力时,甲乙一起以1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如图b所示);当把乙单独放在水平面上,用推力F4水平向右推乙,乙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c所示)。已知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200cm2、100c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中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5∶8
B.图a中乙对地面的摩擦力为13N,水平向右
C.图b中甲乙之间的摩擦力小于15N
D.图c中F4的大小为10N
5.甲乙两图分别是根据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冰在BC段处于液态
B.图甲:冰熔化的时间为
C.图乙:水的沸点为98℃
D.图乙:实验地点的大气压强高于1标准大气压
6.图甲中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当水温从0°C升到15°C时,水的密度ρ和水温t关系如图乙所示,此过程水的质量不变,不考虑圆柱形容器的热胀冷缩,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图甲中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和水温t关系的是( )
A.B. C. D.
7.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两烧杯中,当两小球静止时所处位置如图所示,且两烧杯中液面相平,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和,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8.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2∶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A.F;2p B.F;p C.2F;p D.3F;p
9.如图是一个足够长,粗细均匀的U形管,先从A端注入密度为ρA的液体,再从B端注入密度为ρB、长度为L的液柱,平衡时左右两管的液面高度差为 。现再从A端注入密度为ρc液体,且ρc=0.5ρB,要使左右两管的液面相平,则注入的液柱长度为( )
A. B. C. D.L
二、多选题
10.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水面下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所受的液体压强逐渐变小
C.在我国的青藏高原上,水的沸点会低于100℃,所以煮食物需要用压力锅
D.江河大堤与水库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这是利用连通器原理
11.下列从物理学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
A.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杆,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
B.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
C.骆驼的脚很大,可以较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D.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亡,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很多
12.小龙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他将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后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经过一段时间后,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塑料瓶内水面上方是空气
B.将此装置从1楼搬至15楼,盆景底受到的水的压强会变小
C.在一段时间内盆景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不变
D.如果在瓶壁“A”处打一个小孔,水会从小孔向外喷出
13.如图甲、乙所示,利用小桌、海绵和铁块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已知正方体铁块重,单面面积为;小桌重,桌面面积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受力面积
B.本实验用海绵的形变程度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C.甲图中铁块对小桌的压强大小是
D.乙图中小桌和铁块对海绵的压强大小是
14.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 )
A.实验中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反映压力的大小,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转换法
B.甲乙两图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C.甲丙两图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D.乙丙两图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大小相等
三、填空题
15.小徐在高海拔地区旅行时出现了呼吸不畅的轻微高原反应,他查阅资料后知道:(a)从海平面到高空的大气压强变化如图所示;(b)低海拔处,大气压强较高,单位体积氧气质量较大;(c)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呼吸过程中氧气通过肺泡渗透溶进血液,血液中含氧量增加,人会感到呼吸顺畅。
①1标准大气压可近似取为帕,则布达拉宫地区的大气压强约为______帕。
②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为:______。
③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及上述信息,分析小徐在高海拔地区旅行时呼吸不畅的的原因:______。
16.据央广网报道,2021年3月31日18:00,当日最后一艘满载货物的船舶驶向粤港澳大湾区,标志着位于广西桂平市的大藤峡船闸试通航满一年。这不仅加速推进了航道改造升级,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船闸应用了______原理。2020年9月6日18时许,经过综合调度,建设中的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水位首次达到52米高程,这是大藤峡工程全面完工前允许运行的最高水位,此时水对坝底的压强为______Pa。(g取10N/kg,=1.0×103kg/m3)
四、实验题
17.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因素”的实验中。
(1)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液面有高度差,应通过______方法进行调节;
A.从U形管内倒出适量的液体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加人适量的液体
(2)实验时使用的U形压强计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3)图丙两容器中装的液体均为水,根据图丙探究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18.小明想探究图甲中的膜被不同粗细的针(表)刚刺破时所受压强是否相等。A针对膜的压力F随时间变化,膜刚被刺破时,压力达到最大值,F-t图象如图乙所示。
针的编号 A B
针与膜接触面积/m2
(1)膜刚被刺破时,A针对膜的压力FA为______N,压强为______Pa;
(2)t1至t2这段时间,A针对膜的压强是变大 变小还是不变______
(3)B针刚刺破图甲中的膜时,测得针对膜压力为3.5N,此时B针对膜的压强为,则______(选填“>”“=”“<”)。
五、计算题
19.水平桌面上有一底面积为米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水。底面积为米的厚壁柱形杯内装满体积为米的水,竖直放入容器中触底,静止后如图(a)所示。求:
①杯中水的质量;
②接着将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容器内,再把空杯子竖直放入容器中仍触底,如图(b)所示。
(a)判断薄壁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
(b)薄壁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量。
20.学完大气压之后,老师布置了用带挂钩的塑料吸盘估测大气压的大小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小刚实验小组现有带挂钩的塑料吸盘、量程为的弹簧测力计、玻璃板。
(1)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
B.小刚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
C.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至吸盘刚要离开玻璃板
D.测量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d,计算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
E.根据,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
你认为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选填“①”或“②”);
①:DBACE ②:BDCAE
(2)排好序后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拉至最大读数,吸盘仍未脱离玻璃板。若大气压按照约为计算,弹簧测力计量程至少要大于___________N;
(3)因为没有多余的大量程弹簧测力计,小刚运用其它器材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如图乙所示方案测量,保持轻杆水平,在吸盘刚要离开玻璃板时,弹簧秤读数是___________N,可计算出大气压值为___________;
(4)他们发现实验结果明显比真实气压值小,其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答1条即可)
参考答案:
1.C 2.D 3.C 4.D 5.C 6.D 7.A 8.C 9.A 10.BC 11.ABD 12.AC 13.BC 14.AC
15. 6.3×104 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变小。 高海拔处,大气压强较小,单位体积氧气质量较小,血液中含氧量减小
16. 连通器
17. B 不是 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18. 0.7 变大 =
19.①2kg;②(a)薄壁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不变,理由见解析;(b)490Pa
20. ② 10 2.6 吸盘内的气体没有排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