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化学肥料
一、选择题(共16题)
1.下列利用初中化学知识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与核外电子构成的
B.龋齿的形成是由于缺乏碘元素所致,可在生活中增加碘的摄取量加以预防
C.电解水时加入稀硫酸,其作用是增加了生成气体的质量
D.某固体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味,证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
2.属于氮肥的是
A.氧化钙
B.草木灰
C.硝酸铵
D.氯化钾
3.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酚酞溶液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B.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
C.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5%的过氧化氢溶液
D.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4.下列肥料中属于钾肥的是
A.碳酸氢铵 B.草木灰 C.硝酸铵 D.过磷酸钙
5.类比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与氯化铵固体研磨反应放出氨气,同理氢氧化钾也能与硝酸铵反应放出氨气
B.常温下,铝表面的氧化铝能起到保护作用,同理铁表面的氧化铁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同理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
D.浓硫酸有吸水性,同理浓盐酸也有吸水性
6.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K2CO3 B.CO(NH2)2 C.KNO3 D.Ca(H2PO4)2
7.如图是一种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该化肥属于( )
A.磷肥 B.钾肥 C.氮肥 D.复合肥料
8.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干冰冷藏食品优点多
B.铵态氮肥不可与碱性物质混用
C.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
D.焙制面包时可加入适量小苏打
9.化肥中的氮肥很多是铵盐.将硫酸铵和氢氧化钙混合后放入试管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湿润红色石蕊试纸会变蓝色,这是检验铵盐的方法.上述实验现象说明( )
A.氨气呈碱性 B.氨气比空气轻
C.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就是氨气 D.铵盐能和碱反应放出氨气
10.2017年的“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为“人人参与 ,创建绿色家园”。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建筑工地经常洒水降尘 B.禁止随意焚烧秸秆,减轻雾霾影响
C.禁止使用化肥农药,防止水体污染 D.加强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净化处理
11.下表列举了四组待鉴别的物质和对应的鉴别方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烧碱和熟石灰 加入无色酚酞,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B H2、O2、CO2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燃烧情况
C 硝酸铵和生石灰 加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温度的变化
D 食盐水和蒸馏水 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A.A B.B C.C D.D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浓硫酸都需要密封保存,都担心发生化学变化而变质
B.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制取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O2
C.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小
D.将化肥氯化铵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13.某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酸溶液中都含有H+,故酸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②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则单质只含一种元素③胃酸过多的病人可服用氢氧化钠④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溶于雨水形成酸雨⑤复合肥中一定含氮、磷、钾三种元素⑥防毒面具中放置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4.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A.用 NaOH 固体干燥 CO2 气体
B.有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都能放出氨气
D.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15.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
选 项 归 类 物质或现象
A 常见氮肥 尿素、硝酸铵、碳酸钾
B 化石燃料 煤、石油、氢气
C 常见的碱 烧碱、纯碱、熟石灰
D 常见营养物质 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
A.A B.B C.C D.D
16.下列除杂或鉴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氧化镁中的少量碳粉
B.用通入适量氧气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
C.用水可以直接鉴别化肥:氯化钾、硝酸铵、磷矿粉
D.不用试剂可以鉴别溶液:氯化铜、硫酸钠、氢氧化钡、硫酸铵
二、综合题(共6题)
17.2021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生态系统恢复(Ecosystem Restoration)
(1)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可吸入颗粒物
(2)下列措施能减少或控制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是_____。
a.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为燃料
b.开发清洁能源汽车,如太阳能汽车
c.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能充分燃烧
d.使用含铅汽油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含氮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①氨气是由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②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是因为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了碱,请写出这种碱的化学式_____。
③NH4NO3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已知NH4NO3和KCl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混合物中K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
④请完成鉴别氯化铵和硝酸铵两种溶液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18.农作物生长不仅需要阳光、空气和水,还需要多种化学元素。当植物缺乏N元素时,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叶色发黄,严重时叶片脱落直至死亡。
(1)下列可作氮肥的是_________
A.硫酸铵 B.磷矿粉 C.硫酸钾
(2)氮肥的制备,首先涉及氨的合成,其原理是: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得氨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某化工厂为了综合利用废料 CaSO4,与相邻的合成氨厂设计了以下制备(NH4)2SO4 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从滤液中获取(NH4)2SO4晶体,必须的操作步骤是______(填写序号)
A.加热蒸干 B.蒸发浓缩 C.冷却结晶 D.过滤
②该生产过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X是______。
③在生产中,要检查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可选用______(填写序号)
A.稀盐酸 B.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C.稀硫酸 D.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19.图(A-E)是初中化学制备气体常用的实验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写出加热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则用此法制氨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__________(填字母)。
(3)某化学学习小组利用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制备与性质实验,大号塑料瓶内壁两边,分别贴一张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和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①装有石灰石的塑料瓶底部用剪刀戳了一些小孔,则此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
②打开K1、K2、K3,关闭K4,可以看到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的蜡烛先熄灭。
③打开K1、K4,关闭K2、K3,一段时间后,大号塑料瓶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小号塑料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④该大号塑料瓶的容积为2.2L,若需将其充满二氧化碳(密度为2g/L),至少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多少g?___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20.根据所学,回答问题。
(1)实验室有两瓶未贴标签的试剂,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一瓶是稀硫酸。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这两瓶试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区分两瓶试剂。下列药品中能成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
A.氯化钠溶液 B.酚酞试液 C.铁粉 D.氧化铜
②经过区分后,兴趣小组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了过量的稀盐酸,发现有少量气泡冒出,则该气泡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兴趣小组据此得出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请写出变质的原因: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有某固体混合物,已知该混合物中可能含有FeCl3、Na2SO4、NH4NO3、CuSO4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①气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它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色。
②生成蓝色沉淀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固体混合物里,上述四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④实验证明,在溶液D中,肯定存在的酸根离子是(写离子符号)_____。
⑤实验过程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1.实验室现有一瓶含少量水的碳酸氢铵样品,为测定其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B、C中所装药品均足量,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已知: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HCO3NH3↑+H2O↑+CO2↑,NH3能被酸溶液吸收。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I.打开弹簧夹,通入段时间的氮气;
II.关闭弹簧夹,给碳酸氢铵样品加热;
Ⅲ.当样品反应完全,……再停止加热,直到玻璃管冷却;
Ⅳ.实验完毕,测得装置B、C中药品的质量分别增加了m1、m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4HCO3属于____(选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装置B中盛放的液体是_____。
(2)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步骤Ⅲ中,停止加热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4)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用m1、m2的代数式表示)。
22.酸、碱、盐是九年级化学学习的重要知识,并且它们具有广泛的用途。
(1)下列关于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中的说法合理的是( )
A 将氯化铵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B 烧碱既可以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取
C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D 高温煅烧生石灰可以得到熟石灰
(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动力电池领域对氢氧化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氢氧化锂(LiOH)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因是溶液中都有_______(填离子符号)。
(3)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请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粗盐中含有泥沙、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
Ⅰ.在操作①、操作②、操作③中都会用到同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操作③中的作用是什么?____
Ⅱ.写出一个加入Na2CO3溶液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Ⅲ.上述流程中若将过滤和加盐酸的操作顺序颠倒,所得精盐产品中含有哪些杂质?_____(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Ⅳ.如何判断加入盐酸达到适量_____。
(5)10g碳酸钙与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则反应所得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准确到0.1%)?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氢原子中就不含有中子,故错误;
B、龋齿的形成是由于缺乏氟元素,故错误;
C、电解水时加入稀硫酸,是为了增强导电性,不会增加生成气体的量,故错误;
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氨气,闻到了氨味,故正确。
故选D。
2.C
【详解】
A、氧化钙俗称生石灰,不是化肥,故错误;
B、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属于钾肥,故错误;
C、硝酸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正确;
D、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错误。
故选C。
3.A
【详解】
A、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钠和硝酸铵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使温度分别升高、降低,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C、5%的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迅速产生气泡,水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D、稀硫酸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硝酸钡与稀盐酸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A。
4.B
【详解】
试题分析:化学式中含有钾元素的化合物,称为钾肥,草木灰的主要成份为碳酸钾,故答案选择B
5.A
【详解】
A、氢氧化钠与氯化铵固体 研磨反应放出氨气,同理氢氧化钾也能与硝酸铵反应放出氨气,故选项推理正确;B、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但铁表面的铁锈很疏松,不能起到保护作用,故选项推理错误;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后溶质氯化氢挥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A。
6.C
【详解】
A、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C、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C。
7.C
【详解】
由化学式NH4NO3知道,硝酸铵提供的营养元素是氮元素,属于氮肥.
故选C.
8.C
【详解】
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且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所以用干冰冷藏食品优点多,选项A说法正确;
B、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释放出氨气,造成肥效降低,所以铵态氮肥不可与碱性物质混用,选项B说法正确;
C、工业酒精中含有有毒的甲醇,所以不能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选项C说法错误;
D、小苏打受热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焙制面包时可加入适量小苏打,选项D说法正确。故选C。
9.D
【详解】
A、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氨气,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不能说明氨气呈碱性,不符合题意;
B、氨气密度比空气小,但是通过该实验不能得出,不符合题意;
C、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不一定是氨气,也可能是其它碱性物质,不符合题意;
D、铵盐中含有铵根离子,铵根离子可以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和水,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详解】
A建筑工地经常洒水降尘,防止污染,故A正确;B.禁止随意焚烧秸杆,减轻雾霾影响,随意焚烧秸杆会严重污染环境,故B正确;C.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防止水体污染,故C错误;D.加强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净化处理,防止污染空气,故D正确。
11.A
【详解】
A、烧碱和熟石灰的在水中都显碱性,都会使酚酞变红色,现象相同,不能鉴别;
B、燃着的木条在氢气中,氢气燃烧,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在二氧化碳中熄灭,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C、硝酸铵溶解于水吸热导致溶液温度降低,生石灰和水反应导致水温升高.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D、食盐水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蒸馏水不会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故选A.
12.D
【详解】
A、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吸水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氢氧化钠、浓硫酸都需要密封保存,担心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变化而变质,浓硫酸吸水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此选项错误;
B、,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反应前(X除外)有2Sb、3O,反应后有2Sb、7O、4H,则X的化学式为H2O2,此选项错误;
C、4000L氧气能压缩在40L的钢瓶中,说明分子的间隔变小,此选项错误;
D、氯化铵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所以将化肥氯化铵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此选项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
①酸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H+,故①正确;
②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单质一定是只含一种元素,故②正确;
③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③错误;
④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故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溶于雨水形成酸雨,故④正确;
⑤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故复合肥不一定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例如硝酸钾复合肥中含有钾和氮两种营养元素,故⑤错误;
⑥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防毒面具,故⑥正确;
故选:C。
14.D
【详解】
A、氢氧化钠显碱性,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错误;B、有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错误;C、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氨气,不含铵根离子的氮肥不能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放出氨气,如尿素等,错误;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正确。故选D。
15.D
【详解】
A、尿素、硝酸铵属于氮肥,碳酸钾属于钾肥,故A错误;
B、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氢气属于新能源,故B错误;
C、烧碱是氢氧化钠、熟石灰是氢氧化钙,都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故C错误;
D、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属于六大营养物质,纤维素属于糖类,故D正确。
故选D。
16.B
【详解】
A、在空气中灼烧碳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氧化镁没有变化,说法正确;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说法错误;
C、氯化钾溶于水形成溶液、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磷矿粉不溶于水形成悬浊液,可以鉴别,说法正确;
D、氯化铜溶液为蓝色,氯化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蓝色沉淀,硫酸铵和氢氧化钡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硫酸钠和氢氧化钡生成白色沉淀,可以鉴别,说法正确。
故选B。
17. abcd abc
分子 NH3 H2O 20% 取两种溶液少量置于两只试管中,再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无明显变化 是氯化铵溶液,是硝酸铵溶液
【详解】
(1)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故答案为abcd;
(2)能减少或控制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是:a、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为燃料;b、开发清洁能源汽车,如太阳能汽车;c、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能充分燃烧;故答案为abc;
(3)乙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配平即可;故答案为;
(4)①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填:分子;
②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了氨水—NH3 H2O;故填:NH3 H2O;
③设混合物的质量为100g,则其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100g×28%=28g,则硝酸铵的质量为:,含氯化钾的质量为:100g﹣80g=20g,则混合物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故填: 20%;
④氯化铵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而硝酸铵与硝酸银溶液不能反应,所以鉴别时可设计如下实验:取两种溶液少量置于两只试管中,再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则是氯化铵溶液,无明显变化的则是硝酸铵溶液;故填: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两种溶液少量置于两只试管中,再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变化 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铵溶液; 无明显变化的是硝酸铵溶液
18. A N2+3H22NH3 BCD CO2 D
【详解】
(1)A、硫酸铵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B、磷矿粉中含磷元素,属于磷肥;C、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A;
(2)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得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2+3H22NH3;
(3)①从滤液中获取(NH4)2SO4晶体,必须的操作步骤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故答案为BCD;
②根据流程图,该生产过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X是CO2;
③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在生产中,要检查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可选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故选D。
19. 锥形瓶 AC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低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解:
设CaCO3的质量为x
m(石灰石)=
答:至少需要石灰石12.5g。
【详解】
(1)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2)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加热生成硫酸钙和氨气和水的反应:,该反应为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选择A;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故收集装置选向下排空气法装置C。
(3)①装有石灰石的塑料瓶底部用剪刀戳了一些小孔,则此发生装置的优点是关闭弹簧夹,装置气体压强变大,塑料瓶中液体被排出,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液体进入塑料瓶,固液接触反应进行,故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②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打开K1、K2、K3,关闭K4,可以看到低的蜡烛先熄灭。
③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酸性物质能使石蕊变红色;故打开K1、K4,关闭K2、K3,一段时间后,大号塑料瓶中出现的现象是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二氧化碳进入小号塑料瓶中发生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见答案。
20.(1) BCD CO2
(2) NH3 蓝 氯化铁##FeCl3 步骤①加入NaOH时生成的沉淀只有蓝色的 Cu(OH)2没有红褐色的Fe(OH)3,所以混合物中不存在FeCl3 Cl-、
【分析】
(1)
①A、氯化钠和稀硫酸、氢氧化钠均不反应,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稀硫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现象不同,可以区分,符合题意;
C、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产生气泡,铁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无明显现象,现象不同,可以区分,符合题意;
D、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黑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氧化铜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无明显现象,现象不同,可以区分,符合题意;
故选BCD;
②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加入过量稀盐酸,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该气泡的主要成分为CO2;产生气泡,可得出该氢氧化钠已经变质,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2)
向固体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无色气体A、无色溶液B、蓝色沉淀C,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固体中一定含硫酸铜,氯化铁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故固体中一定不含氯化铁,硝酸铵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氨气,故固体中一定含硝酸铵,向无色溶液B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由于固体中含硫酸铜,故溶液B中一定含硫酸根离子,一定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无法得出是否含硫酸钠。
①气体A为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氨气,化学式为NH3;
氨气能溶于水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故它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②生成蓝色沉淀C的反应为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由以上分析可知,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FeCl3,步骤①加入NaOH时生成的沉淀只有蓝色的 Cu(OH)2没有红褐色的Fe(OH)3,所以混合物中不存在FeCl3;
④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硫酸铜、硝酸铵,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氨气和水,向无色溶液B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故溶液D中一定含氯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故填:Cl-、;
⑤实验过程②中发生反应为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 氮肥 浓硫酸(浓H2SO4) CO2+2NaOH=Na2CO3+H2O 打开弹簧夹通氮气 或
【详解】
(1)根据碳酸氢铵含有氮元素解答;根据NH3能被酸溶液吸收及浓硫酸有吸水性解答;(2)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解答;(3)根据必须将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到B、C装置且防止干扰实验解答;(4)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1)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装置B中盛放的液体是浓硫酸(浓H2SO4);(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3)步骤Ⅲ中,停止加热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通氮气;(4)设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为x。
NH4HCO3NH3↑+H2O↑+CO2↑
79 44
x m2
x=
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100%=×100%或%。
22. C OH- 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或) 氯化钙、氯化钡、氯化镁 当不再有气泡出时停止滴加稀盐酸 解:设反应后生成氯化钙质量为x
x=11.1g
答: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10.5%。
【详解】
(1) A 、铵态氮肥和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造成肥效降低,草木灰显碱性,故氯化铵与草木灰不能混合施用,错误;
B 、烧碱是氢氧化钠俗名;纯碱碳酸钠既可以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取,错误;
C 、小苏打可以和胃酸中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正确;
D 、生石灰氧化钙和水反应可以得到熟石灰,错误。
故选C。
(2)碱具有通性的原因是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氢氧化锂(LiOH)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因是溶液中都有氢氧根离子0H-。
(3) 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4)Ⅰ.在操作①、操作②、操作③中都会用到同一种玻璃仪器:玻璃棒;操作③为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晶体,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Ⅱ.操作②中碳酸钠可以和氯化钙及过量的氯化钡反应除去杂质,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或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Ⅲ.上述流程中若将过滤和加盐酸的操作顺序颠倒,那么加入的稀盐酸会和前面生成的氢氧化镁固体、碳酸钙固体、碳酸钡固体分别反应生成引入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钡杂质。
Ⅳ.滤液M中含有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盐酸首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再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当不再有气泡冒出时停止滴加稀盐酸,此时盐酸适量。
(5)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