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10 老王
杨绛
在我们身边有着很多生活艰难但心灵美好的人,他们平凡、普通,不引人注意也不被人注意,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
导入新课
作者简介
杨绛:钱锺书心中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1911—2016)
,江苏无锡人,生于北京。原名杨季康,著名的女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钱锺书夫人。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著有《堂吉诃德》,著名作品有《我们仨》,小说《洗澡》。
本文写于1984年,是一篇回忆性文章。选自《杨绛散文》。记叙了作者从前跟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作者夫妇被认作“反动学术权威”,被下放到干校劳动锻炼。但这并没有影响老王对作者夫妇的尊敬和关心。老王和作者身上散发出的人性的光辉给刚刚从动乱中挣扎出来的人们以希望和信心。
背景介绍
钱锺书(1910—1998),字默存,江苏无锡人。作家、学者。代表作有小说《围城》,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篇》等。
钱钟书、杨绛
和女儿钱瑗
2016年5月25日,105岁的杨绛走了,
人间再无“女先生”,天堂团圆“我们仨”!
dēng
bēng
shāo
huáng
zhǒng zhàng
pì
dì
xiāng qiàn
zhì
wǔ
kuì zuò
课本60页
读读写写
蹬
绷
捎
惶恐
肿胀
荒僻
取缔
降格
镶嵌
门框
滞笨
侮辱
愧怍
伛
攥
翳
骷髅
琢磨
塌败
yǔ
zuàn
yì
kū lóu
zuó
tā
补充
读读写写
塌败:塌陷破败。
伛:弯(腰)曲(背)。
滞笨:呆滞笨拙。
愧怍:惭愧。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荒僻:荒凉偏僻。
课本
词语解释
补充
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思考:
1.本文叙事线索是什么?
本文的线索是:“我”与老王的交往。
2.勾画出与老王有关的信息。
走近老王
朗读1—4段,思考:
1.作者给我们介绍老王的哪些情况?(从职业、生活、身体、居住条件等方面来看)
职业:
生活:
身体:
居所:
精神:
三轮车夫(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
孤苦伶仃,打了一辈子光棍。
眼睛残疾,瞎了一只。
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
单干户,孤独,被人瞧不起。
走近老王
2.老王的基本情况用一个字来概括,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3.课文后面还有一段写到老王的“苦”,你认为是哪一段?
第7段。载客三轮被取消、生病总不见好。
生病不见好暗示了老王的不幸结局。
苦
老王是一个穷苦卑微、凄凉艰难的普通人。
走近老王
4.“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这一句有什么作用?
体现了“我”与老王之间的关系融洽。
走近老王
5.“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句中两个“也许”和“更深”有何含义?
两个“也许”表明作者的猜测,从中可以看出老王的身世无人知晓,他从不被人重视。“更深”一词从侧面再现了老王生活的艰辛,有病没钱治,只能承受眼瞎的痛苦。
10 老王
杨绛
第二课时
品味老王
1.阅读5—16段,思考:作者回忆了与老王交往中的哪几个生活片段?这些片段体现出老王怎样的性格特征?
老王为作者送冰,车费减半,冰比前任送的大一倍。
——忠厚老实
老王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
——心地善良
老王临死前给作者送来香油和鸡蛋。
——知恩图报
善
老王是一个忠厚老实、心地善良、知恩图报的好人。
品味老王
2.这些片段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时间顺序。
3.赏析: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他拿了钱却不大放心。
语言描写。表现了老王善良淳朴、老实厚道(憨厚仁义)的性格。
品味老王
3.文章哪件事情写得最详细最感人?
临死前送香油、鸡蛋。(8—16段)
4.这一部分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描写老王?勾出具体语句并分析作用。
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品味老王
外貌、神态描写: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老王病情的严重和他身体极差的情状,为下文写老王的死作铺垫,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老王的同情和关心。
品味老王
外貌描写:
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句中的“镶嵌”能否换成“站立”,为什么?
不能。“镶嵌”用在这里,是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换成“站立”则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品味老王
外貌描写: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夸张,再次强化老王临终前的形象,表现他生活上的苦恼,表现他人性上的善良。
品味老王
动作描写: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
“攥”“滞笨”“直着脚”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老王病情的严重,已到了行动不便的地步,为下文写老王的去世埋下了伏笔。
品味老王
“攥”字是表现老王贪财吗?
“攥”字表现了老王对作者的感激之情,并非贪财。
品味老王
语言描写:
他只说:“我不吃。”
语言描写,简短的话语中透露出老王的朴实、憨厚。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语言描写,临死也不忘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足见其善。
品味老王
5.老王在病入膏肓之时为什么还支撑着来给“我”送鸡蛋?
因为作者一家对老王很关心,所以他在临死前也要来答谢,说明老王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6.老王送东西给“我们家”表达谢意,本“不是要钱”的。可最终又收了“我”的钱。这个情节对全文介绍老王的性格特点做了哪些补充?
老王怕“我”真的托人给他送钱,平白给“我”添麻烦。他理解“我”不愿意白接受礼物的想法。
这个情节进一步介绍了老王朴实、心地善良、体贴他人的性格特点。
品味老王
品味老王
小结
老王穷苦卑微,处境凄凉艰难,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幸者;但是老王老实憨厚、心地善良、知恩图报,是值得我们敬重的一个好人。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
10 老王
杨绛
第三课时
善待老王
1.面对老王的遭遇,作者一家为他做了什么?
①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
②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③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④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⑤作者的女儿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是夜盲症。
善待老王
由此可见,作者一家人也是善良的。
作者的性格特征:富有爱心,具有同情心,尊重别人。
善待老王
2.再读课文8—16段。思考: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怎样理解“强笑”一词?
“强笑”一词,准确而含蓄,透露出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善待老王
3.老王送给“我”的鸡蛋也就一二十个,为何“我”觉得“多得数不完”?
因为这鸡蛋凝聚了老王真挚的情意,体现了他善良的性情,这情意是无法计量的。
善待老王
4.“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他病得皮包骨头、浑身无力,滞笨地转身,直着脚走路。“我”觉得他都要散架了。
心理描写,表现“我”对老王的关心和同情,体现了“我”善良的品质。
善待老王
5.8-16段是如何体现“我”的善良的?
接了鸡蛋、香油后给老王钱;
担心他摔倒,目送他下楼;
对没请他坐下喝茶感到抱歉;
心里不安。
善待老王
6.老王去了,在他生前,经常关心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
愧怍。
7.其他人是怎样对待老王的?
关注“老王”
1.为什么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
关注“老王”
2.“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中的“幸运者”和“不幸者”分别指谁?你认为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幸运的人”指作者,“不幸者”指老王。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他们改善处境。作为一个幸运者,作者回想起来,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关注“老王”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这句话是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
本文主旨
本文通过描写老王艰难、凄惨的生活情况,记叙了“我”与老王交往的几件小事,突出了老王善良、淳朴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不幸者深切的关怀和同情,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关注“老王”
老王生前,作者经常帮助他,但她仍觉得“愧怍”,关爱不够。在我们身边,也有许许多多的“老王”,我们又该怎样对待呢?
《让世界充满爱》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爱心是洒落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场甘霖,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爱心是飘荡在夜空里的一首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请以下面的句式,把你的心愿表达出来。
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他人送去温暖。
假如我是一朵花,就为他人送去芬芳。
假如我是 ,就为他人 。
假如我是 ,就为他人 。
一棵树
带来阴凉
一盏灯
带来光明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当常怀关切之心。眼泪要为别人的悲伤而流;仁慈,要为善良的心灵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