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
解 题
“传”记述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 、史彦琼、郭从谦等人败政乱国的史实。
“序”则通过对这一史实的论述,总结经验教训,这是一篇史论。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常用字词及文言句式。
2、了解庄宗盛衰的历史过程,
理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
亡身”的历史规律。
一读课文
自主理解 交流解疑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人力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
……的原因
知之矣。
研读课文第一段,解释重点字词,
并翻译本段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
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
订立盟约
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
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
盛以 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梁国是我的仇敌
判断句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
判断句
用丝织的口袋装着
状后
研读课文第二段,解释重点字词,翻译划线句子,并判断何种特殊句式。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 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研读课文第三段,解释重点字词,并翻译划线句子,有句式的判断何种特殊句式。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
状后
把报仇成功的消息告诉晋王时
省略句,状后
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考察他成功与失败的迹象,都是由于人为吧?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
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使动用法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
没有人
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状后) (被动句)
人生的祸患常常在极细微的事情上累积而成,智勇的人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所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被天下人耻笑
被动句
研读课文第一段,解释重点字词,翻译划线
句子,并判断何种特殊句式。
二读课文
强化巩固 检测提升
相信你一定还记得!
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名词,原先)
B契丹与吾约为兄弟(动词,订立盟约)
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商量语气,还是)
D负而前驱(名词,前面。 )
B
对加点字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皆背晋以归梁 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④与其所以失之者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
{
加油! 你真棒!
D
请选出与“盛以锦囊”句式相同的一项(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夫晋,何厌之有
C、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D、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好极了! 再接再厉!
C
三读课文
合作探究 课堂延伸
得天下 —— 15年—— 盛
失天下 —— 3年—— 衰
为 什 么?
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封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伶官出入朝廷,作威作福,使朝政日坏,后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 ,庄宗亲征败回, 众叛亲离,伶官郭从谦又乘危作乱,带人围困庄宗,并用乱箭射死庄宗,李克用谪亲子孙全被诛杀。
都是伶人惹的祸?
看看作者怎么说?
1问: 欧阳修从庄宗的成败中得出了什么历史教训?
明确:
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 困于所溺
合作探究 拓展延伸
2问:从欧阳修的这些名言警句中,大家得到什么启发?
明确:
(1)学习中要戒骄戒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虚心向他人学习。
(2)要有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山更比一山高,强中自有强中手,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3)注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口吃不成胖子,不能一步登天,“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古人云,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我们要谨记“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再重复古人的悲剧!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