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提优训练】2022年春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将下列各题正确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0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殷商(yīnɡ) 奴隶(nú)
B.蜀国(shǔ) 祭祀(sì)
C.琵琶(pa) 隶书(nì)
D.祭祀(shì) 蕴含(yūn)
2.下列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
A.空、孟、芳、尘
B.种、理、休、松
C.园、阁、闻、辨
D.题、赶、避、本
3.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是( )。
A.罗振玉 B.王懿荣 C.王国维 D.董作宾
4.关于甲骨文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春秋时期使用。
B.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
C.甲骨文主要记录祭祀、战争、狩猎、农事、气象等内容。
D.甲骨文字形图画性较强,字体也不固定,字形线条比较纤细。
5.关于欣赏书法艺术作品的方法,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远观作品,可以感受其整体美;近看作品,要看字的点画结构,感受书法作品的形质美。
B.欣赏作品时,体会字的结构造型、重心稳健,富于变化的优美程度。
C.欣赏作品时,不需要观察每个字长短、肥瘦、宽窄、大小、疏密。那不是欣赏的内容。
D.欣赏作品时,要分析判断,反复体验作品的风格线条内涵,神采意境,节奏构成等系列抽象想象。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 ( )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 )
3.进入隋唐以后,楷书称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直通行至今。 ( )
4.汉字书法是一门放神的艺术。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修创立了楷书中的颇体、柳体、欧体。 ( )
5.我国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 )
三、猜字谜。(5分)
1.一口吃掉牛尾。 谜底:( )
2.一根木棍,吊个方箱,一把梯子,搭在中。 谜底:( )
3.一点一横长,一撇向西方,并排两棵树,长在石头上。 谜底:( )
4.一月一日非今天。 谜底:( )
5.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不照,人人都说味道好。 谜底:( )
四、连线题。(10分)
1.猜一猜,将下列甲骨文与对应的汉字连起来。
羊 狗 蛇 牛 兔 龙
2.将下列作品与字体连起来。
楷书 行书 草书 隶书
五、根据自己了解的《遨游汉字王国》,完成下面的填空。(16分)
1. 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一些周边国家的 产生过重要影响。
2.金文是铸刻在 上的文字,又称为铜器铭文。
3.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可以通过 、 、 等途径查找有关资料。
4.汉字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 、 、 、 、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5.中国汉字的造字方法有 、 、 、 。中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 和 ,但严格的来说这两种应该属于用字的方法。
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
【材料一】丰子恺先生在《书法略说》中说:“世界各国的文字,要算我们中国字为最美术的。别国的字,大都用字母拼合而成,长短大小,很不均齐。只有我们中国的字,个个一样大小、天生成是美术的。”
【材料二】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没有大牌明星,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没有声嘶力竭的歌唱,只有安安静静地书写。节目开播以来,全国刮起了一股汉字听写风潮,还催生了一批“听写族”。
1.对材料一的解息提取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的汉字最均称美观、具有艺术魅力。
B.写中国字就是上美术课。
C.别国的字不如汉字美丽、有魅力。
D.别国的字,大都用字母拼合而成。
2对方料二的信息提取不愉当的项是( )。(2分)
A传统文化类节目走上荧屏,深受观众喜爱。
B.汉字文化的传承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C.《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意在唤起更多的人掌握汉字基本功,了解和学习汉字文化。
D.《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虽然能让人在游戏中领略汉字之美,但是不利于学生学习汉字。
3.有人说,现在是网络时代、电脑和手机打字越来越多地代替了书写,汉字只要认识就行、正确美观地书写并不重要。对这样的观点你怎么看 (3分)
.
.
.
4.作为小学生,你觉得可以为传承汉字文化做哪些努力?(3分)
.
.
七、课外阅读。(14分)
仓颉造字的传说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难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就这样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颉了。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
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说好,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来自《百度文库》)
仓颉最初记忆事物,采用什么方法?( )(2分)
A凭着脑袋记忆 B在绳子上打结
C用不同颜色记事 D用贝壳代表事物
2.仓颉是怎么想到用符号来记住所要管理的事物的?( )(2分)
A仓颉要管理的事物越来越多
B从三个老人找动物人脚印得到启发
C从管理事物中不断总结经验
D三个走路的老人教他怎么认识动物
3.由仓颉造字的过程看,汉字的形成跟什么关系密切?( )(2分)
A劳动的繁忙 B生产的发展
C人类的进化 D动物的增多
4.“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这句话表达什么意思?( )(2分)
A随着时间的推移,仓颉的五官挪位了
B仓颉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看不起他人了
C仓颉只喜欢巴结比他地位高的官员
D仓颉年岁大了看待事物不够清晰了
5.仓颉因为什么事“羞得无地自容”?( )(2分)
A数落仓颉的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
B一百二十岁的老人来虚心求教他
C老人指出他造字的不妥,他竟然无法回答
D仓颉创造了汉字得到老人的夸赞
6.文章开头为什么要用“相传”二字?(2分)
.
.
7.你认为文章中的仓颉是个怎样的人?(2分)
.
.
八、习作展示。(填写研究报告计划表)(30分)
学习了本单元“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我们学会了如何写研究性报告。下面请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完成下面的研究报告。
年 月 日
研究报告
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1. .
2. .
3. .
(三)资料整理
调查统计:
.
书籍、报刊:
.
网络:
.
(四)汇报、交流的方式
.
.
.
(五)研究结论
.
.
.
【参考答案】
【提优训练】2022年春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将下列各题正确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0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
A.殷商(yīnɡ) 奴隶(nú)
B.蜀国(shǔ) 祭祀(sì)
C.琵琶(pa) 隶书(nì)
D.祭祀(shì) 蕴含(yūn)
2.下列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C )。
A.空、孟、芳、尘
B.种、理、休、松
C.园、阁、闻、辨
D.题、赶、避、本
3.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是( B )。
A.罗振玉 B.王懿荣 C.王国维 D.董作宾
4.关于甲骨文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
A.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春秋时期使用。
B.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
C.甲骨文主要记录祭祀、战争、狩猎、农事、气象等内容。
D.甲骨文字形图画性较强,字体也不固定,字形线条比较纤细。
5.关于欣赏书法艺术作品的方法,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C)。
A.远观作品,可以感受其整体美;近看作品,要看字的点画结构,感受书法作品的形质美。
B.欣赏作品时,体会字的结构造型、重心稳健,富于变化的优美程度。
C.欣赏作品时,不需要观察每个字长短、肥瘦、宽窄、大小、疏密。那不是欣赏的内容。
D.欣赏作品时,要分析判断,反复体验作品的风格线条内涵,神采意境,节奏构成等系列抽象想象。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 (√)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
3.进入隋唐以后,楷书称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直通行至今。 (×)
4.汉字书法是一门放神的艺术。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修创立了楷书中的颇体、柳体、欧体。 (×)
5.我国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
三、猜字谜。(5分)
1.一口吃掉牛尾。 谜底:(告)
2.一根木棍,吊个方箱,一把梯子,搭在中。 谜底:(面)
3.一点一横长,一撇向西方,并排两棵树,长在石头上。 谜底:(磨)
4.一月一日非今天。 谜底:(明)
5.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不照,人人都说味道好。 谜底:(香)
四、连线题。(10分)
1.猜一猜,将下列甲骨文与对应的汉字连起来。
羊 狗 蛇 牛 兔 龙
2.将下列作品与字体连起来。
楷书 行书 草书 隶书
五、根据自己了解的《遨游汉字王国》,完成下面的填空。(16分)
1.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一些周边国家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
2.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又称为铜器铭文。
3.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可以通过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等途径查找有关资料。
4.汉字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5.中国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中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但严格的来说这两种应该属于用字的方法。
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
【材料一】丰子恺先生在《书法略说》中说:“世界各国的文字,要算我们中国字为最美术的。别国的字,大都用字母拼合而成,长短大小,很不均齐。只有我们中国的字,个个一样大小、天生成是美术的。”
【材料二】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没有大牌明星,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没有声嘶力竭的歌唱,只有安安静静地书写。节目开播以来,全国刮起了一股汉字听写风潮,还催生了一批“听写族”。
1.对材料一的解息提取不恰当的一项是(B)。(2分)
A中国的汉字最均称美观、具有艺术魅力。
B.写中国字就是上美术课。
C.别国的字不如汉字美丽、有魅力。
D.别国的字,大都用字母拼合而成。
2对方料二的信息提取不愉当的项是(D)。(2分)
A传统文化类节目走上荧屏,深受观众喜爱。
B.汉字文化的传承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C.《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意在唤起更多的人掌握汉字基本功,了解和学习汉字文化。
D.《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虽然能让人在游戏中领略汉字之美,但是不利于学生学习汉字。
3.有人说,现在是网络时代、电脑和手机打字越来越多地代替了书写,汉字只要认识就行、正确美观地书写并不重要。对这样的观点你怎么看 (3分)
书法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种优秀文化在互联网时代尤其需要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汉字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识。写好汉字,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练字即修身,字如其人”,在充分运用好电脑的同时要写好汉字。
4.作为小学生,你觉得可以为传承汉字文化做哪些努力?(3分)
规范使用汉字,不滥用网络语言。
课外阅读。(14分)
仓颉造字的传说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难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就这样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颉了。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
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说好,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来自《百度文库》)
仓颉最初记忆事物,采用什么方法?(B)(2分)
A凭着脑袋记忆 B在绳子上打结
C用不同颜色记事 D用贝壳代表事物
2.仓颉是怎么想到用符号来记住所要管理的事物的?(B)(2分)
A仓颉要管理的事物越来越多
B从三个老人找动物人脚印得到启发
C从管理事物中不断总结经验
D三个走路的老人教他怎么认识动物
3.由仓颉造字的过程看,汉字的形成跟什么关系密切?(B)(2分)
A劳动的繁忙 B生产的发展
C人类的进化 D动物的增多
4.“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这句话表达什么意思?(B)(2分)
A随着时间的推移,仓颉的五官挪位了
B仓颉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看不起他人了
C仓颉只喜欢巴结比他地位高的官员
D仓颉年岁大了看待事物不够清晰了
5.仓颉因为什么事“羞得无地自容”?(C)(2分)
A数落仓颉的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
B一百二十岁的老人来虚心求教他
C老人指出他造字的不妥,他竟然无法回答
D仓颉创造了汉字得到老人的夸赞
6.文章开头为什么要用“相传”二字?(2分)
“相传”二字表明这是一个传说,内容是不是真的,无可考证,这样表达既点出了本文的文体是传说,又避免了人们发生误会把它当作科学依据。
7.你认为文章中的仓颉是个怎样的人?(2分)
示例:仓颉是个很富有创造力的人;仓颉是个知错就改的人;仓颉是个创造人类文明的人;仓颉是个对人类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八、习作展示。(填写研究报告计划表)(30分)
学习了本单元“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我们学会了如何写研究性报告。下面请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完成下面的研究报告。
年 月 日
研究报告
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1. .
2. .
3. .
(三)资料整理
调查统计:
.
书籍、报刊:
.
网络:
.
(四)汇报、交流的方式
.
.
.
(五)研究结论
.
.
.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