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整式(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内容与内容解析
1.内容
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2.内容解析
本节课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简单的列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简易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含有字母的式子(整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概念,是今后学习分式、二次根式、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表示.由于字母表示数,因此字母可以和数一样参与运算,这正是理解用整式表示数量关系的核心.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寻找数量之间的关系,并依据数量关系用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感受其中“抽象”的数学思想.
二、目标与目标分析
1.目标
(1)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经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发展符号意识.
2.目标分析
目标(1)是让学生会用字母表示数,认识字母和数一样可以参与运算,能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将字母看成数参与运算,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目标(2)是“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学生需要结合大量的具体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并用式子表示,从中体会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表示数量关系的思想.感受式子中的字母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式子更具有一般性.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主要学习的是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学生习惯用数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由“数”到“式”的过程,是一个抽象的过程.虽然小学学过用字母表示数,对含有字母的数学式子不会感到生疏,但七年级的学生符号意识较弱,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对于如何分析问题、寻找相关数量、确定数量之间的关系、用数学符号表达数量关系,学生会感到困难.教学中要通过大量的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充分展示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的过程,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学习体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四、教学条件支持分析
在章引入时,通过微课程,介绍“青藏铁路”以及引言问题背景,引出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本章研究内容的目的.
在例题中借助几何画板解决问题,更具直观性,一图多用,节省时间.
在练习中借助iPad上传小组讨论结果,节省时间,方便小组展示讨论结果.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章前引入
微课程引入.
青藏铁路线上,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分别为100 km/h和120km/h.请根据这些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时,2 h的路程是多少?3 h呢?t h呢?
(2)在西宁到拉萨路段,列车通过非冻土地段所需时间是通过冻土地段所需时间的2.1倍,如果通过冻土地段需要t h,能用含t的式子表示这段铁路的全长吗?
师生活动:借助微视频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点明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用到本章学习的内容,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引言问题,引出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视频播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借助微课程把引言问题的背景交代清楚.
2.问题探索,学习新知
问题2 我们来看引言中的问题(1),你能求出问题的答案吗?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回答,教师板书.
问题3 100t这个式子与其他式子有什么区别?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回答,教师归纳:本节主要学习含字母的式子.
问题4 t代表什么?它与100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100t表示了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回答,教师归纳:字母可以像数一样参与运算,用含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问题5 100t这个式子与其他式子有什么联系?
追问 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有什么优点?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回答,教师归纳:用含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量关系,更具有简洁性和一般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由数到式的过程,感受从特殊(具体)到一般(抽象)的认识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使学生认识到含字母的式子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关系,更具有简洁性和一般性.
3.巩固基础,学以致用
问题6 怎样分析数量关系,并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呢?
例题
(1)苹果原价是每千克p元,按8折优惠出售,用式子表示现价;
(2)右下图是一所住宅的建筑平面图(图中长度单位:m),用式子表示这所住宅的建筑面积.
师生活动: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在解决例题(2)时借助几何画板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分析实际问题时:抓住关键词,理清语句层次,联想相关概念.强调书写时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发现,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了题目中的和差、相乘等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熟悉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为形成单项式和多项式概念进行铺垫.在用数学符号表示数量关系中,感受其中“抽象”的数学思想.在例题(2)中借助几何画板解决问题,更具直观性,一图多用,节省时间.
练习1
(1)某产品前年的产量是n件,去年的产量是前年产量的m倍,用式子表示去年的产量;
(2)一个长方体包装盒的长和宽都是a cm,高是h cm,用式子表示它的体积;
(3)用式子表示数n的相反数.
(4)一条河的水流速度是2.5 km/h,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 v km/h,用式子表示船在这条河中顺水行驶和逆水行驶时的速度;
(5)买一个篮球需要 x 元,买一个排球需要 y 元,买一个足球需要 z 元,用式子表示买 3个篮球、5个排球、2个足球共需要的钱数;
(6)如左下图(图中长度单位:cm),用式子表示三角尺的面积;
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列式,小组交流,利用iPad上传结果进行展示,教师巡视发现学生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船在河流中行驶时,船速度的公式.
设计意图:熟悉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在用数学符号表示数量关系中,感受其中“抽象”的数学思想.利用小iPad上传并展示小组讨论结果,便于比较小组间结果的差异,方便小组展示交流.
练习2
(1)某种商品每袋4.8元,在一个月内的销售量是 m 袋,则这个月内销售这种商品的收入为多少?
(2)有两片棉田,一片有m hm (公顷,1 hm =10000m ),平均每公顷产棉花 a kg,另一片有n hm ,平均每公顷产棉花 b kg,则两片棉田上棉花的总产量为多少?
5.小结归纳,自我完善
问题7 (1)本节课学了哪些主要内容?
(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有什么意义?
(3)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时要注意什么?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作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形成树形图.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借助树形图,更好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6.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2.1第1,2,7题。
六、目标检测设计
1.(1)一本英汉词典的售价是65元,n本英汉词典的售价是多少?
(2)数x的立方的相反数是什么?
(3)长方形的长为x,宽为y,则长方形的周长为多少?
(4)某校组织学生开展献爱心捐书活动,七年级学生捐书a本,八年级九年级学生捐书的总数比七年级学生捐书数量的2倍还多60本,求八九年级捐书的总数为多少?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用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掌握情况。
2.对式子“0.9x”可以赋予含义为:一支圆珠笔的笔芯价格为0.9元,若买x支,则共付款0.9x元。请你对“0.9x”再赋予一个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开放型问题,检测学生能否对同一个式子给出不同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