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中国的能源安全课件(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2中国的能源安全课件(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23 19:40:54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情境导入
2019年9月14日全球主要石油输出国沙特的两处石油设施遭到无人机袭击,引起中国及全世界的关注。
思考:该事件给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什么影响?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中国的能源安全
人教版 选必3 第二章 第二节
课程标准 我国石油开发利用现状,并了解石油供需安全对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1.通过图表判读,了解我国能源供需现状及我国能源分布现状。2.通过图文资料和实例分析,认识我国石油开发利用现状,并了解石油供需安全对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
3.通过图文资料,了解我国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性,理解煤炭资源的利用过程,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4.通过图文数据,认识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趋势。
目录
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
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
3
2
1
4
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能源
资源
矿产
按性质
可再生能源
非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潮汐能、太阳能
煤炭、石油、天然气
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
按利用状况
常规能源
新能源
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地热、核能
资源
矿产
能源的分类
按形成
和来源
太阳辐射
日月对地球的引力
地球内部
太阳能、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
地热、核能
潮汐能
按能源
转化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矿物能
水电 、火电、汽油
能源的分类
1
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自主学习
请阅读课本第一段,并总结出为什么说能源安全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1)化石能源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提供了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85%以上的能量。
(2)化石能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其供应的紧张程度日趋增加。
(3)化石能源消费带来了环境污染与全球气候变化等严重环境问题。
探究1:我国能源供需特点
特点1: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大、增长快
读图文材料概述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量的特点。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大
2、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增速快
3、能源消费量总量大于生产总量
3、V能源消费大于V生产总量
探究1:我国能源供需特点
特点2: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读图回答: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有何特点?
1、图显示我国煤炭消费占61.8%,说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此外水电所占比重也较高
2、世界的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合计50%以上,而我国油气只占25.2%。
探究1:我国能源供需特点
特点3:油气资源相对短缺
读图回答: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有何特点?
我国石油、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不断增大,石油对外依存程度已经远超50%的安全警戒线
探究1:我国能源供需特点
特点4: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错位
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错位
形成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空间格局。
大规模、长距离的运输使能源输送环节的安全保障十分重要
总结:我国能源供需特点
特点 说明
①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大、增长快 21世纪以来,我国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消费量的增长大于生产量的增长
②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煤炭消费为主,约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60%;水电所占比重较高;石油和天然气等比重较低。
③油气资源相对短缺
④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错位 主要消费区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煤炭和石油“北多南少”;天然气和水能“西多东少”
能源供需特点
能源供需战略
以煤为主自给
以引进油、气为重心
石油是我国能源安全的“晴雨表”
石油是现代世界第一大能源和世界经济发展“晴雨表”。由于我国“富煤、少油、缺气”的资源禀赋,我国能源资源安全的主要风险为结构性短缺,石油是否短缺对我国能源供需关系具有指示作用,因此,石油是我国能源安全的“晴雨表”。
2
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
自主学习
读文连线我国石油的供需变化的发展历程
时间
20世纪上半叶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供需特点
生产量的增长明显低于消费量的增长,再次成为原油进口国,且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
成为自给有余的净出口国
“中国贫油论”盛行,我国的石油和石油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由于大庆油田等大油田的开发,实现了石油基本自给
20世纪60年代后我国石油资源供需关系变化
20世纪60年代初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实现石油基本自给
成为自给有余的净出口国
再次成为原油净进口国
一方面我国对石油的需求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传统大油田经过长期开采,面临战略储量减少、稳产难度加大等问题,石油新增探明储量有限。
思考:
1.1990-2015年我国石油生产量和消费量有哪些变化?
2.对比供给与消费,我国存在怎样的石油安全风险?
石油生产量逐年增加,但增长缓慢,消费量则快速增长。
石油生产的增长远远满足不了消费的增长,自给率下降,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石油安全风险越来越大。
中 国 原 油 进 口 路 线
我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是哪些国家和地区?
俄罗斯、西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
石油进口主要途径?
中东航线、拉美航线、非洲航线、东南亚航线
我国石油进口量大,马六甲海峡是我国海上运输交通要道,但马六甲海峡是海盗劫船发生的重灾区,使我国石油面临运输安全威胁。
石油进口运输线路安全系数差
中东和非洲地区动荡将对我国石油进口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出口国社会动荡导致中国进口石油数量不稳
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垄断导致进口成本增加
1、国内石油资源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2、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垄断)
3、国际石油资源竞争激烈进口来源单一,过分依赖中东和非洲(安全系数差,动荡不稳影响石油进口量)
4、运输方式和运输通道较单一,过分依赖海洋运输,单一的运输路线缺乏石油战略储备
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面临挑战
1、降低对石油的依赖性
①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多元化战略,以煤炭为主、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
②提高石油利用率,节约使用加强石油的勘探开发
③加强石油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措施
2、积极拓展石油的国际市场,保证石油来源的多元化和石油运输的多元化
3、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降低石油供应突然中断的风险,规避油价的严重影响
应对措施
知识点掌握小结
我国能源供需特点
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措施
2
1(共23张PPT)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中国的能源安全
人教版 选必3 第二章 第二节
目录
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
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
3
2
1
4
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1
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
中国煤炭探明储量(亿吨)及占全球总量比例
2016年世界主要产煤国煤炭产量占比情况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在数量上足以满足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需求。
2016年,我国探明的煤炭储量1.6万亿吨,全球占比达21.4%,排名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煤炭产量全球占比达45.1%,位居世界第一。
想一想:在我国有关煤炭能源安全方面存在哪些风险?
与煤炭相关的能源安全风险的表现
1.供需空间明显错位导致的运输安全风险
思考:我国为什么修建运煤专线?煤炭长距离运输会给我国能源安全带来什么影响?
与煤炭相关的能源安全风险的表现
2.煤炭生产和消费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占用耕地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地表塌陷。
破坏和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产生粉尘、甲烷等废气,污染大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与煤炭相关的能源安全风险的表现
2.煤炭生产和消费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有毒汞等污染物。
造成酸雨和严重雾霾,危害人体健康。
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
针对煤炭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可以采用哪些措施?
煤炭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保措施
活动:分析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
主体 各类能源所占比例/%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非化石能源
2016年中国能源结构 61.8 19.0 6.2 13
2016年世界能源结构 28.1 33.3 24.1 14.5
1.消耗相同数量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时,煤炭、石油、天然气碳排放的比例关系怎样?试简要计算。
2.根据表2.1的数据,排放系数的大小与C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怎样?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果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到世界平均水平,可减少多少比例碳排放
在消耗相同数量能源的情况下,不同类型能源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存在差别。燃烧单位能源产生的碳排放数量称为碳排放系数。碳排放系数越大,排放量越多。优化能源结构,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
表2.1 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活动:分析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
主体 各类能源所占比例/%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非化石能源
2016年中国能源结构 61.8 19.0 6.2 13
2016年世界能源结构 28.1 33.3 24.1 14.5
1.消耗相同数量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时,煤炭、石油、天然气碳排放的比例关系怎样?试简要计算。
在消耗相同数量能源的情况下,不同类型能源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存在差别。燃烧单位能源产生的碳排放数量称为碳排放系数。碳排放系数越大,排放量越多。优化能源结构,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
表2.1 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煤炭为0.7,石油为0.54,天然气为0.39,非化石能源为0
活动:分析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
主体 各类能源所占比例/%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非化石能源
2016年中国能源结构 61.8 19.0 6.2 13
2016年世界能源结构 28.1 33.3 24.1 14.5
2.根据表2.1的数据,排放系数的大小与C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怎样?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果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到世界平均水平,可减少多少比例碳排放
在消耗相同数量能源的情况下,不同类型能源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存在差别。燃烧单位能源产生的碳排放数量称为碳排放系数。碳排放系数越大,排放量越多。优化能源结构,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
表2.1 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答:
①排放系数的大小指示能源消费过程中CO2排放的多少,相同能源消费水平下,排放系数越大,排放越多。
②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③能源结构调整是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

2
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思考:
1.我国主要能源消费类型的未来变化与我国资源特点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煤炭的使用预期何时达到峰值?煤炭消费减少对改善我国环境有哪些意义
思考:
1.我国主要能源消费类型的未来变化与我国资源特点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水能资源及除水能以外的可再生能源都比较丰富,因此我国主要能源的消费类型未来仍以煤炭为主,且水电及水能以外的可再生能源的所占比重均有所上升
思考:
2.煤炭的使用预期何时达到峰值?煤炭消费减少对改善我国环境有哪些意义
图中显示,煤炭的使用预期约在2020~2025年间达到峰值。煤炭消费减少,可以减少煤炭开采、运输、消费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有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建设
1.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增长,但增速降低。
2.煤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最主要能源,但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不断降低,消费总量也将在率先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
3.核能、水电、太阳能和风能等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显著提高。
4.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但受我国油气资源储量和生产能力限制,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国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高度依赖的状况可能难以得到根本改善。
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特点
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安全的主要措施
(1)充分发掘常规能源的资源潜力,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技术、提倡节约消费等途径,提高能源利用率。
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安全的主要措施
(2)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水、风、光、生物质、地热、海洋能、垃圾能源化利用等)、核能和天然气等。
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安全的主要措施
(3)开辟多源、稳定的国际能源供应市场,确保能源运输通道畅通;加强国家战略能源储备,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
本节小结
知识点掌握小结
我国煤炭能源安全方面存在的风险
我国未来能源消费的特点
3
2
1
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安全的措施
4
我国针对煤炭能源安全风险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