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24 09:1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9课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
---汤因比
1.掌握宋代南方农业发展、手工业兴盛和商业贸易繁荣的史实。
2.探究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启示。
3.认识宋代的生产发展和商业贸易的繁荣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目标
农业的发展(表现)
弹棉
秧马
《湘山野录》对宋真宗推广占城稻的记载
耕田
插秧
收割
打场
入仓
灌溉
堆秸
《耕

图》
打谷
灌溉
插秧
入仓
耕地
思考:收割和插秧并存说明了什么?
收割
复种
农业的发展的新水平
从越南引进 优良品种,从而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占城稻
提高了效率
棉花

占城稻
优良的品种
秧马
先进的工具
复种
先进的技术
提高了
亩产

促进经济
作物的发展
1、纺织业:
2、制瓷业:
3、造船业:
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丝织生产发达;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河北定窑汝窑等烧制的瓷器有美感;景德镇成为瓷都;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中心
广州、泉州等的造船业水平高,居世界领先地位;东京郊外有最早的船坞;南宋沿海地区制造海船规模大,设计科学
手工业的兴盛
蜀锦
纺织业












官窑
钧窑
汝窑
哥窑
定窑
瓷都
制瓷业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色调之高雅,工艺之高超,无与伦比
(中国瓷器在欧洲)价值每与黄金相等,且有供不应求之热衷。——《中国陶瓷业 》
制瓷业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残长24.2米,残宽9.15米,载重量200吨,有13个水密隔舱,配备指南针,在世界造船领域中居于领先地位。
造船业
探索与发现:
图中是出土于
福建泉州的宋代
海船,有13
个密封的船舱。
想想看,这种
船有什么优点?
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运用水密隔舱海船制造技术。船上使用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方向。
1.宋代重要商业城市有哪些
东京(今开封)、临安(今杭州)
2.在城里,在哪些地方开设店铺?(空间)
什么时候可以营业?(时间)
除了城市商贸活动还可以拓展到哪些地区
(俗称摆地摊)?
商业之最:市贸、纸币、外贸
商业贸易的繁荣
打破了坊市的限制
依据材料说明北宋城市的特点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四: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
——《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七》
宋朝开封城
材料三:“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散。”
----《唐六典》
唐朝长安城
依据材料说明北宋城市的特点
打破了时间的限制
商人的苦恼
北宋时期,一位商人在四川经营着丝绸生意,每天需要带着大量的金属货币穿行在大街小巷,既不安全,也不方便。
思考:
1.如果你是这位商人,如果不带 金属货币,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使用这种货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什么优点?
轻巧、发行成本低、交易方便等
使用纸币
交子——北宋前期出现在四川成都,是世界最早的纸币。
会子——南宋出现,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使用范围更广。
海外贸易
(1)地位: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2)表现:
①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②朝廷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北方
南方
北方
南方
南方
北方
唐中期
开始南移
南宋
南移完成
魏晋南北朝
奠定南移基础
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经济重心南移”的含义: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从东汉末年以来朝代的更替情况分析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魏蜀吴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北魏






五代十国
西夏

北宋
西夏

南宋
1、政治因素: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安定;
2、经济因素: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南移原因
相关史事:宋朝时的南北气温普遍变低,南方变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唐宋时期,北方湖泊减少。中原地区的森林因长期砍伐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相对完整的森林植被可以发挥调节气候、续保水分和抵御灾害的作用。
根据相关史事及史料探究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帝(宋真宗)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梢)小,不择地而生。
——《宋史·食货志》
3、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4、政策倾向:宋朝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引进优良的水稻品种。
南移原因
经济发展要有安定的社会环境。
  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南方政府重视生产。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
经济发展要重视人才交流。要重视引进先进科技。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资源。
政府的重视。
对今天经济建设的启示
原因
学习启示
魏晋南北朝
唐朝中期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哪些过程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南方超过北方,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开始南移
南宋
苏湖熟,天下足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知识小结








农业发展
商业贸易繁荣
手工业兴盛
南宋:经济重心南移成为定局
南移
开始
结束
唐朝中期
南宋
1、北宋时,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我国从下列哪一个国家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 )
A、越南 B、朝鲜
C、印度 D、日本




2、下列货币中,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美元 B、英镑
C、交子 D、会子
A
C
3、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
宋代针铺商标 清明上河图 交子 南宋海船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科技先进 D.东京闻名世界
A
4、两宋时期,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B、南方战乱较少
C、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D、“苏湖熟,天下足”
5、下列城市是宋代著名港口城市的是( )
A、成都 B、泉州 C、杭州 D、开封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