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4课《(听赏)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4课《(听赏)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3-24 11:0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森林的歌声》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湖南文艺出版社教材第五册第四课
教材分析:《森林的歌声》是一首由大自然的真实音响与美妙的乐音交织而成的器乐合奏曲,树蛙、昆虫、飞禽等与笛子、提琴、吉他等乐器一起奏响了奇妙的森林之歌。乐曲富有童趣,适合三年级学生听赏。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学习的乐趣,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聆听、模唱、表演、编创、画、奏等活动充分体验音乐。
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熟悉三段旋律,感受乐曲的结构类型ABABCA。
教学设计意图(理念):本课教学始终以《小学生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为依据,以音乐教学基本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现有的水平、经验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充分体现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思维得到发挥,素质得到提高,为学生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用各种表现方法与手段,描绘音乐主题及其变化。
教学准备:
1. 整段、分段音乐。
2. 图谱卡片。
3. 打击乐器响板、三角铁、串铃。座位分三大组。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熟悉主题旋律一。
l.师:孩子们,见到你们真开心!我们一起随音乐玩“青蛙呱呱”游戏。老师随音乐表演一次。你还能用什么动作来表现?(拍手、拍肩、跺脚等等)
2.孩子们把自己编的动作加入旋律表演,第二遍感知主题旋律一。
3.师:同学们,我们要加大难度,把你编的动作加进来还要用“呱”模唱出来。
二、初步感知整体音乐。
同学们要仔细听,我们玩游戏的旋律出现了几次?
师:其实这段音乐有三种不同的旋律,我们玩游戏的其中一种,现在让我们听听第二种主题旋律。
三、学习主题旋律二。
1.第二种主题旋律与我们玩游戏的旋律相比有什么不同?(舒缓、优美)孩子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2.听音乐,老师随乐画图谱。(云朵图)
3.体态动作表现主题旋律二。
四、学习主题旋律三。
1.主题三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老师随乐画图谱。(瀑布图)
2.请学生们随乐画图谱。
3.用体态动作参与听赏。
随着音乐旋律,用动作模仿瀑布从森林高处倾流而下的景象。
五、完整听赏,感知乐曲结构。
同学们听到旋律要手指表示是主题旋律几?第一乐段由老师记录,第二乐段请一位小老师记录,黑板上板出了的乐段旋律出现顺序是121231。
六、打击乐器参与听赏。
《森林的歌声》是大自然的真实音响与美妙乐音交织而成的合奏曲。我们是否能运用一些打击乐器加入这首乐曲呢?瞧,老师准备了三种打击乐器,请你们来分一分,哪些适合表现这次森林的歌声。
1. 第一类;模仿蛙类叫声。(响板)
2. 第二类:表现鸟儿舒展的翅膀。(三角铁)
3. 第三类:模仿溪水流动的声音。(串铃)
七、整体表演《森林的歌声》。
师:晨曦间、朦胧中,我们走进了大森林……
第一乐段用体态动作参与听赏,再现乐段运用打击乐器参与听赏。
八、小结、下课。
《森林的歌声》创作者的目的是要唤醒人类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让我们一起伴随着《森林的歌声》,把欢乐带给大家,把环保的好习惯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吧!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