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______猜调______
教学内容 猜调 科目 音乐 授课老师
授课年级 六年级 授课时间
课 型 新授课 教务审核
教材分析 《猜调》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课的第一首歌曲,是云南儿童游戏时唱的对歌,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情趣。对歌由一个具有呼唤性的音调“小乖乖”开始,引出一连串排比式问句。“什么长,长上天……”连珠炮似地向对方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全曲从最高音“1”开始,一直到最低音“5”结束,速度加快,9个小节一气呵成,几乎让你没有喘息的机会和思索的余地;答句同样显示出思路的敏捷、语言的准确和丰富的生活知识。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见识的扩展,自主意识增强,特别是受流行音乐的影响,已经不满足于课堂教学上的曲子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逐渐减弱,他们渴望音乐,却不喜欢书本上的歌曲,因此,培养对音乐课的兴趣和热情一日不可懈怠,六年级的学生音乐知识有了很好的基础,对于节奏的模仿,倚音、下滑音的演唱,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歌曲《猜调》,并从中感受和体验少年儿童嬉戏游玩时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 2.通过学习,感受不同演唱形式的《猜调》,并能将不同的演唱形式运用于实际演唱中,自如地演唱。 3.通过对《猜调》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谜语的乐趣,初步了解民族音乐的韵味,云南音乐的特色,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 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歌曲《猜调》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感受不同演唱形式的《猜调》,并能将不同的演唱形式运用于实际演唱中,自如地演唱。
教法 学法 教法:情境学习法 学法:探究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葫芦丝导入 在上课前教师吹奏一段葫芦丝:《月光下的凤尾竹》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好看吗?老师穿着这么好看的衣服,将为同学们演奏一段音乐,老师演奏完之后请一位同学说说,这是什么乐器?这个乐器来自哪里? 师:老师演奏完了,谁来说说,这是什么乐器来自哪里呢? 生:葫芦丝、云南 师:是的,这也是云南具有代表性的乐器。 师:上节课,老师分组布置了各位同学搜集云南的资料,现在请各组长进行展示吧! 第一组: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乐器种类繁多,我们乐器组将从三类来介绍:吹奏乐器类:葫芦丝(就是刚刚袁老师在上课前吹奏的乐器)、芦笙、巴乌 打击乐器类:象脚鼓、竹筒琴、拨、铜鼓等 拉弦乐器类:三弦、独弦琴等 师:不错,还分了类。有请下一组。 第二组:云南的文化底蕴深厚,美食文化也毫不逊色,在云南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吃到烧豆腐、豆焖饭、糯米肠、过桥米线等等:过桥米线是云南滇南地区特有的小吃,属滇菜系,在我们益阳也可以吃到过桥米线。 师:看到袁老师都流口水了,有请下一组。 第三组: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有84%多的面积是山地,高原、丘陵占10%,仅有不到6%是坝子、湖泊之类。个别县市的山地比重竟然超过了98%。(紧接着介绍美景)因为这种特殊的地形地貌导致我们云南美不胜收。 蝴蝶泉:在洱海之滨的云弄峰下,绿树成荫,每年暮春时节都有大批蝴蝶聚集飞翔,场面十分壮观。 洱海:苍山以雪、云、泉著称,洱海是一个风光明媚的湖泊 丽江古城:丽江古城位于云南西北部,是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从玉龙雪山上流下的涓涓溪水从古城的大街小巷流过,使得古城十分洁净。 西双版纳:在云南的南部,西双版纳有中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气候温暖湿润,树木葱茏,我们组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个傣族舞蹈. 师:这一组准备得很充分。不仅有美景,还有舞蹈。有请下一组。 第四组:云南的民歌丰富,风格多样,较有名的有汉族民歌《小河淌水》、《绣荷包》彝族、撒尼族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其次还有:《弥渡山歌》、《彩云之南》等等。 师:感谢张子瑜同学声情并茂的演唱。 (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ppt播放视频——云南的风景) 师:第二组说到了云南的地形地貌,云南多山地、丘陵,当地山歌盛行,我们的小伙伴站在这个山头想唱歌给那个山头的小伙伴听,所以就形成了对歌。 (出示ppt合唱的引子,教师范唱①) 师:比如袁老师站在这个山头想叫那个山头的小伙伴一起唱歌。(嘿!小伙伴们,我们一起来对歌咯!范唱合唱的引子。) 师:袁老师一个人的呼唤,对面山上的小伙伴可能听不到,想邀请你们一起,可以吗? 生:可以 师:让我们带上lo一起来模唱刚刚袁老师唱的旋律② 师:加入歌词来唱一唱③ 师:同学们我们看到歌谱是不是有两个声部啊,把第二声部加入。第一组唱高声部,第二组唱低声部。④第二声部是不是只有喽喽才有旋律啊!我们先唱一唱,当第一声部唱65,你们唱3232,当第一声部唱42,你们唱16,来我们两个声部一起。 师:恩,非常不错,要是声音再立起来一点就更好了。 师:为了吸引对方注意,光凭我们的歌声可不够,还要加上几个动作,请同学们站起来⑤ 生:好 师:小乖乖呢是呼唤对方,我们可以做这个动作,喽喽!因为土家族的传统的舞蹈摆手舞是这样的,恩是的,大家的动作做得很到位,第二个小乖乖呢?手伸直打招呼。喽喽的动作跟前面的一样。第二声部的两个小乖乖都是打招呼。 师:我们带上动作演唱一次。 师:我们把小伙伴们都喊过来了,那我们要唱歌咯!唱哪首歌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云南民歌《猜调》(板书)我们一起来听听, 师:在欣赏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播放音频) 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明快地、活泼地 师:湘籍歌唱家宋祖英用甜美动听的歌声把我们带到了小伙伴们欢快歌唱的现场,我们也来学一学歌唱家自然轻松的声音吧!来,正确的坐姿准备好! 教唱 模唱音程 师:前面知道了云南的地貌特点是有山有水风景美,这种山水的落差也体现在当地民歌元素里。同学们看到这几组音程,音与音之间的音高距离也不小。大家先试试在小组内自由轻声唱一唱。 生:讨论,交流 嗯,好多同学主动成为了小老师!给他们一个赞!音准是大跳音程最关键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分组唱,带上柯尔文手势,第一组唱音程上面的音,第二组唱音程下面的音。5——7(低音)同时进行,延长四拍。 2.(课件出示歌谱)师:来随老师模唱歌谱中这些有大跳音程的乐句。老师唱一句大家跟唱一句(柯尔文手势继续,慢速唱歌谱) 3.师:大家的乐感不错!试一试跟琴分句模唱歌谱吧! 4.解决强弱 师:老师将旋律弹奏一次,你觉得哪里弹得强一些,请在那里击掌。 生:好 师:同学们对音乐的感受还是不错的,基本上找到了强拍在哪里,但是啊,有一个地方出现了一点点变化,有没有细心的同学发现呢? 生:倒数第二小节。。。 师:是的,(出示ppt)这是切分音,是改变强弱规律的一个特殊划分。(这里要说切分音的专业定义!)请大家带上强弱规律的身势动作唱一唱。 师:歌曲最后一小节,怎么只有一拍呀? 生:弱起,第一个小节与最后一小节相加是一个完整的小节。 念歌词 师:同学们把旋律熟练了,下面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歌词,第一组问,第二组答,轮到哪一组哪组同学站起来,可以加入自己的动作!看看谁最有创意!(分两组读) 师:哈哈,表演得惟妙惟肖,好形象。歌词中提到了小乖乖,是对小孩的爱称,粑粑、米线都是云南的特色小吃,街云南方言说gai 。 唱歌曲 (放伴奏) 师:接下来让我们完整的唱一唱这首云南民歌吧,(放伴奏) 老师特别喜欢看到你们唱歌时候的投入和笑容!既然歌曲是一问一答的形式,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演唱形式来表现呢? 生:对唱 师:恩,这种形式不错,那我们怎么对呢? 生:一组问,二组答。 师:接下来让我们和着伴奏,歌唱起来,老师用鼓声给你们助力。。 师:同学们的歌声真是越来越动听了。 为歌曲伴奏 师:加入伴奏后,歌曲丰富多了,老师知道同学们肯定也按耐不住了,想自己动动手为歌曲伴奏吧,大家一起看到黑板,(板书伴奏型) X x l xx x l X 0 l xx xx l XX 0 l x 0 l Xx X l xx x l 共四组节奏型,我们正好四小组,每组演奏一组节奏型,拿出你们的小手鼓,第一组:(老师先示范,学生在模击)第二组: 第三组:第四组: 师:歌曲分为四段,每组利用本组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其他组的同学为伴奏组的同学伴唱。 生:好! 对比欣赏合唱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另外一种形式的《猜调》——合唱版的《猜调》,听完之后老师要请同学说说合唱的《猜调》与前面的《猜调》有什么不同? 生:合唱的《猜调》声音更加丰满,有层次,表现力更加丰富。 师:其实前面的呼朋引伴来对歌的旋律就取自于合唱版的引子。 表演 师:现在请同学们起立,让我们把从呼唤小伙伴开始到一起对歌的场景模拟一遍。我们先分组站好,站成一个对歌的队形,V字形(把场景模拟表演出来) 生: 师:老师特地邀请了两位同学当我们每组的领头人,由他们带着我们对歌。(给他们带上头饰和项圈) 师:这两位同学呼唤之后呢就是我们合唱的引,引子结束后就课时我们正式的对歌了,那我们为对歌的部分也加上几个动作。 师:我们分成两部分,1、2段,唱的时候,手牵手,前后晃动,没有唱的时候身体左右晃动,3、4段,唱的时候手牵手并提脚,没有唱的时候还是左右晃动。 师:好的接下来让我们完整的演唱一次。 五、总结 1.学生总结 师:今天我们的音乐课到这里就要跟大家说再见了,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说说,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 2.教师总结 师:云南的歌美、乐美、舞美、景美,云南人民多少年来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只是初步了解了云南,云南文化底蕴深厚等待着我们去挖掘、了解、学习。 《猜调》是一首云南儿童游戏猜谜时的对歌,同学们课后能不能自己也编创几个谜语呢?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唱一唱。 今天我我们先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精彩演唱,同时也期待下节课同学们的编创。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初步了解了云南,了解了云南的民歌,掌握了倚音的正确演唱,对对唱这一演唱形式进行了巩固;同时了感受到了云南小朋友猜谜是的开心快乐,《猜调》是一首云南儿童游戏猜谜时的对歌,同学们课后能不能自己也编创几个谜语呢?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唱一唱。
课后作业
继续搜集关于云南的资料, 并编创几个谜语。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