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课堂实录
重点探讨:
悟文析法,探寻细节写人之技巧,这最能抓住特点来写人
(一) 锤炼词语求精准环节
师:怎样才能抓住细节刻画人物呢 咱们先来看看作家是怎么做的。还是刚才那个描写杨二嫂的细节,老师改动了一个字,哪位同学能最先找出
展板:
1.A.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故乡》
B.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放在裤腰里,出去了。
生1:老师,您将A句的“塞”字改成了“放”字。
师:真棒!你的目光真敏锐!能再评析一下这两个字吗
生2;“塞”突出了杨二嫂顺手牵羊、做贼心虚的性格特点。因为是偷着拿别人的东西,不敢光明正大地拿,所以要快速地塞到裤腰里。“放”字则不能突出其特点。
师:分析得太好了!作者抓住“塞”这个细节,一字传神,突出了杨二嫂顺手牵羊、爱占便宜,但又有些心虚的性格特点。咱们再来齐读一个有关细节描写的句子。
展板:
2.A.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阿长与<山海经>》
师:想一想,如果将句中的“摆”字换成“睡”字行不行 为什么
展板:
B.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睡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生3:不行,因为“摆”字突出了阿长粗俗,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
生4:我认为“摆”字有故意的意思。小时候的“我”认为阿长是有意而为之,故意摆成“大”字,“挤”得我没有翻身的余地,而“睡”则说明阿长是不知道这件事,是无意识的。因此,换了的话就不能突出她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
(师生鼓掌)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分析得太好了!一字之差,天壤之别。“摆”,用词准确,含义深刻,突出了阿长粗俗的性格特征,彰显了细节之妙。
卜面通过改句和原句的对比,请大家说说要想更精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我们应该在用词方面注意什么
生5:在词语上下工夫,注意锤炼推敲,使用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刻画,从细微处突显人物性格特征。
生6:我认为是将捕捉到的细节,运用准确的词语进行刻画。
师:说得真好!咱们班的同学都善于思考和总结。这一招,老师称之为锤炼词语求精准。
(板书:锤炼词语求精准)
[插评1这一环节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巧妙通过“炼字”的手法,替换词语,引导学生辫析词语的妙处,感悟细节刻画的作用。设计巧妙,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达成教学效果,做到了心中有学。
(二) 细化动作写具体环节
师:抓住细节,锤炼词语,可突出人物的特征,写活人物。那么,怎样才能将捕捉到的细节描写得更细致、具体呢
咱们一起来重温一下《背影》中“父亲爬铁道买橘子”的经典细节,看看朱自清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哪位同学能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 (略)
(出示展板,一学生朗读)
师:你的朗读很有感情,震撼了老师的心灵!那么现在再来听听谢老师版本的“父亲爬铁道买橘子”。
展板(老师同时朗读):
父亲克服重重困难,过铁道,爬月台,为我买橘子。看着父亲的背影,我感动得哭了。
师:大家说说,是朱自清版本的描述还是谢老师版本的描述打动了你
众生:朱自清版本。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运用很多动词进行了细节描写,比方说“探”“穿”“爬”“攀”“缩”“倾”等。
师:在谢老师看来不就是过铁道、爬月台吗 但作家却分解成了“探”“穿”“爬”“攀”“缩”“倾”这一系列动词。这些动词用得好吗,为什么
生2:这些动词用得好,它们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将父亲过铁道、爬月台的动作进行了细化,将慈爱的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艰难呈现在读者面前,表现了父亲对JL子的爱。
师:分析得真好!作家是怎样将这些动作描写得具体细致的呢
(众生思考,一学生举手)
生3:通过设问,把一个动作分解,然后按先后顺序把它们组合起来,就可以了。 师:说得真好!那哪位同学能总结一下呢
生4:细化动作写具体。
师:一语中的!将捕捉到的经典细节采用慢镜头特写的方式进行分解,具体深刻。这一招,我们称之为细化动作写具体。
(板书:细化动作写具体)
[插评1这一环节设计运用了“经典片段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品读、感悟,找到细节描写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在“比较”中,学生经历了“发现—评价—收获”三个过程,也是一个学生自我内化的过程。
(三) 巧借修辞活形象环节
师:请大家自读下面的句子,思考一下,作家是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将细节描写形象化的
(出示展板,学生互动)
展板:1.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芦花荡》
生1:用了一个比喻句把老头子比作老了的鱼鹰。
师:很好!能不能将鱼鹰换成干柴
生2:不能。我认为“老了的鱼鹰”更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老头子干瘦的模样,突出了他目光犀利、干练勇猛的性格特点,而干柴只能突出他瘦的特点。
师:你的分析太全面了!看来运用比喻时,我们还应该抓住人物的特征。咱们请一位同学来读另一个句子,其他同学想一想作家是怎样将细节描写形象化的
展板(一学生朗读):
2.可是,一分钟过去了,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 —《王几何》
生3:巧借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王老师身材矮胖的特点,也突出了他平易近人的性格特征。
生4:还有“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这句,突出了王老师“笑”的姿态之特别,以及爱笑、幽默、和蔼可亲的性格特点。
师:说得太好了,谁来总结一下这种小技巧
生5:巧借修辞写形象。
师:说得很好!老师想换一个字,改为“巧借修辞活形象”如何
众生:好!
师:为了将抽象的描写形象化,可借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描写。这一招我们称之为巧借修辞活形象。
(板书:巧借修辞活形象)
【插评】
这一环节是修辞手法的运用,体现了课堂环节的层递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理。其中“活形象”中的“活”是一个很好的总结,提示细节刻画不仅需注意用词的准确具体,还要注意修辞手法的巧借用。
师:同学们,现在咱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通过阅读经典向作家讨到了哪几种细节描写的技巧
小结
1.锤炼词语求精准
2.细化动作写具体
3.巧借修辞活形象
一试身手,运用细节描写之技法
师:抓住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们悟到的技巧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其他技巧等着我们去发现和总结。课后作业,该大家一显身手了。
四、归纳总结,明晰写活人物之途径
师:同学们,我常说语文对人的影响是终身的。老师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当你们运用细节刻画人物的时候,能运用到今天我们一起学到的技巧,这样老师就会感到特别幸福。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把这三种技巧整理成了顺口溜,咱们一起读一读(展板):
塑造人物很简单,细节描写巧把关。
捕捉生活细微点,锤炼词语特征显。
细化动作写具体,认真刻画是关键。
巧借修辞神韵现,人物形象驻心间。
人们都说,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生活是由无数涟漪构成的。细节虽小,看在眼里,却是风景;写进笔端,便是精彩。同学们,只要我们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细节,必能抓住人物特点,让笔下的人物鲜活起来。
作业设计
片段写作:
一、在成长的路上,你一定有被爱的经历,可能是妈妈的呵护,爸爸的安慰,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关怀……请拿起手中的笔,运用习得的一种或者几种方法,描绘一下你印象最深的一次被爱的细节。
学生一:夜深了,我依然拿着手电筒,抱着那本童话书藏在被窝里悄悄地看。正看到精彩处,突然听到了爸爸的脚步声,我慌忙将书和电灯藏在枕头下面,闭紧眼睛,假装睡觉。渐渐地,爸爸的脚步声近了。他掏出手机,照出了一片昏暗的光晕,看着我凌乱的被子,小声地说:“多大了,被子还是盖不好。”然后轻轻地将被子整理好,严严实实地裹在我的身上,又把我脚头的被子塞了塞,并把我的棉袄铺在被子上,静静地注视了我几秒钟后,悄悄地离开了。
老师点评:细化了爸爸给他盖被子的情景,很感人。它勾起了同学们的回忆,让大家想起了妈妈在寒夜为自己盖被子的情景。细微之处见真情。
生2:下课铃响了,老师仍然坐在书桌前,微微地低着头,认真地修改着我的作文。只见她额前滑落的发丝不时被风吹动着,手中的红笔不曾停下,就像一只飞舞的蝴蝶,在我的作文本上来回地“盘旋”着,又像是一把农夫用的锄头,在我的作文本上不停耕耘着。只见她一边圈点,一边耐心地给我讲解。看着老师那被红墨水染红的中指,我的心不禁有了莫大的触动。
老师点评:细心的孩子,觉得她写得特别好,巧借比喻将老师为同学们批改作文的情景再现了出来,还有那句被“红墨水染红的中指”,很真实。观察得如此认真,被红墨水染红中指的,何止是一个老师,天下的老师都是这样。
二、几乎天天相处的同学呢?
我的同学
我有一个同学,他是一个不卫生的同学,不对,是非常不卫生。
我来告诉你们吧:他上课的时候总是拉前面女同学头发,鼻子上经常出现“面条”,而且还用擦PP的纸擦鼻涕,他的手都粘起泥巴了都不舍得洗。你们别看他光欺负前面的同学,后面的同学也会遭殃:他常常把后面的女同学的文具盒放在自己的裤子里,到上课了才拿给她。
最可恶的是他把鞋子和袜子都脱了,把他的脚气都“释放”出来,我们班的打架高手都拿他没办法。
你们还不知道他的名字吧,他叫,叫什么名儿呢?我不会忘了吧。
老师点评:写同学能抓住人物特点来写,注重细小事件。私下交流吧,因为都是缺点,友情提醒,建议私下交流。缺点:少具体细节。
我的同学
那位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她一张圆圆的脸,一双明亮的眼睛,一条乌黑的辫子,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就是我的同学张雨。 记得一次在吃午饭时,一位同学不小心把饭弄洒了,张雨凡见了,连忙走过去,热情地对那位同学说:“你的饭洒了,我的饭给你吃吧!”说着她把饭递给那位同学。那位同学看着手里的饭,惊讶地说:“你把饭给我,那你吃什么呢?这饭还是你吃吧!”说完把饭还给了张雨。张雨真挚地说:“我不饿,还是你吃吧!”说着又把饭塞进那位同学的手里。那位同学看着张雨凡说“你不吃饭,下午会挨饿的,我不能把你的饭吃了。”说着又把饭还给张雨。张雨说:“你不吃饭,下午也会挨饿的,这样吧我们把饭分着吃。”说完把大部分的饭菜分给了那位同学,那位同学看着张雨感动地说:“谢谢,谢谢!”张雨这种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她是我的好同学,好伙伴,还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老师简要点评:注重语言描写,通过小事反映人物品质。
我的同学
星期六,同学约我到她家聚会,妈妈早早把我带到她家小区门口--骏景园。我们给她打完电话后,一个留着滑冰鞋,身穿蓝衣服的小女孩东张西望的向我们的方向滑过来,我老远地喊着:“孙娜,孙娜......”她抛了一下可以做广告的头发。圆圆的脸上露出了美丽的笑容。 “胡彦茹,你怎么才来呀? 她就是我的同学:孙娜,一个平时成绩优秀,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兴趣广泛的女孩。 到了她家,书房里摆放着各种书籍:笑话书,故事书,科技书......叔叔,阿姨都没在家,我心里纳闷,谁来招待我们啊?这时,孙娜拿出点心,给我们倒上水......她以小主人的身份招待着我们。每一个动作都像个小大人。吃过零食,他又招呼我们看电脑,在电脑上我们一起搜集学习资料,然后去打羽毛球。一中午时间很快过去了,他把我们送出小区门口,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 从他家出来我就感概:想一想早上出门时,我还让妈妈给我穿外套,拿鞋子,再看看孙娜今天的表现,真是惭愧,我以后要向孙娜学习,快快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这篇作文的大概是我去我同学家聚会的事情......
我的同学
我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同学。
他,红红的脸蛋,刺猬似的头发,单眼皮,调皮的眼睛中显出几分倔强。一张爱说话的嘴巴,笑起来脸上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走起路来有时慢有时快,总让人琢磨不透。他就是我的同学——张宏博。
他很聪明。上课,老师一提问,他就把手举得高高的,每次都能答对。老师一布置练习,他都第一个做完,并且都对。大家都叫他“小神童”。
不过,有时候他也很淘气。有一次,老师提了一个深奥的问题,大家都不会回答。这时,他把手举起来,老师让他站起来。我们都等“小神童”把答案说出来,没想到他说:“我想撒尿了”笑得我们前俯后仰。
他不但聪明、淘气,而且很会做事。有一次,张宏博同学发现有一同学在抄班长的作业,他便不慌不忙地走到李笑身旁,故意用手敲了几下桌子,然后挤眉弄眼地走出教室,向老师办公室走去。他的这一举动,被别的同学发现了,告诉这一同学。弄得他一下子慌了手脚,赶忙停止了抄作业的“小动作”。事后才知道,张宏博同学并没有到老师那“检举揭发”,只不过去洗手而已。
张宏博真是既聪明,淘气,会做事,又惹人喜欢。
绝大多数同学在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活形象方面欠缺,需要努力。